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41.
采用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对吐哈盆地艾试1井的泥岩和煤岩进行了低温热解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别求取了干气(C1)、湿气(C2~C5)生成过程的初始动力学参数,然后将单一活化能的动力学参数进一步优化为具有高斯分布的活化能,优化后的动力学参数能较好拟合实验数据。利用优化后的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吐哈盆地丘东凹陷八道湾组天然气早期生成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地质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低温恒温热解动力学,能有效评价早期生气过程;在丘东次陷发现的天然气,与八道湾组源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2.
全热解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衍生  周采菊 《岩矿测试》1992,11(3):236-239
研究了热解涂层和全热解石墨管中Sr的原子吸收信号形状和原子化行为,讨论了CaCl_2、FeCl_3和HClO_4,抑制Sr吸收信号的原因。采用EDTA铵盐作基体改进剂,全热解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河泥中痕量Sr,方法的特征量为6.9pg/0.0044A。  相似文献   
43.
【研究目的】热解温度和原材料对秸秆基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性能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文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作为原料,在限氧条件下,通过热解法于中温(450℃)和高温(600℃)下制备秸秆基生物炭S450、S600、Y450和Y600,研究不同类型生物炭的材料表面特性差异及对溶液中Pb2+、Cd2+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理化性质影响明显,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产率下降,碳元素含量增大,氮、氢和氧元素含量有所降低,而且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均有所减小。4种秸秆基生物炭对Pb2+和Cd2+的吸附以化学沉淀反应为主,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对Pb2+、Cd2+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也随之增大,而且玉米秸秆生物炭对Pb2+、Cd2+的吸附量明显高于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吸附量。【结论】4种生物炭对溶液中Pb2+和Cd2+的吸附分别为多层吸附和单分子层吸附,而...  相似文献   
44.
不同岩性的岩体侵入不同初始煤级的煤,形成不同宽度的接触变质带,带中煤的光学结构发生大小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本文强调了热变煤的特征标志是孔隙的存在,并着重探讨了热变煤中新生有机组分-热解碳与小球体光性与成因,指出热解碳具有指热意义,表示近处岩体存在,而小球体分其生成的各向异生体并非表明一定有岩体存在。  相似文献   
45.
干酪根类型划分的X图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X-diagrammatic method and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 for kerogen are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pyrolytic analytical data on 416 samples from 14 wells from continental sediments in China. The evolution of kerogen types during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geochemical eharaeters of standard humic keroge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6.
岩石热解地球化学录井技术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以分析生油岩为主要的目的的地球化学录井方法,此项技术引进后对我国各油气盆地的生油岩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分析,评价,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并在热解评价技术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末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对赋矿围岩的有机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热液作用下,岩石中的Au+、Au3+等组分被有机质还原,有机质转变为二氧化碳。未蚀变岩石、钨矿化蚀变岩石和金锑矿化蚀变岩石的有机质热解色谱谱形、有机质热解参数、有机质成熟度等都有一定差别。未蚀变岩石的热解烃呈一次突发式释放,有机质的最高热解温度、产率指数、降解潜率和烃指数较低,有机质的成熟度最低(位于未成熟区)。钨矿化蚀变岩石的热解烃呈两次缓慢式释放,有机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指数较低,有机质的成熟度较高(位于油区)。金锑矿化蚀变岩石的热解烃呈一次缓慢式释放,有机质的最高热解温度、可溶烃量、产率指数、有效碳、降解潜率和烃指数都较高,有机质成熟度最高(位于气区)。  相似文献   
48.
49.
本文用近代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如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和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研究了阜新煤田主要煤层中的镜煤和丝炭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具有共同的高等植物母质来源,但形成于不同的环境,尤其是在氧化还原条件上:丝炭形成于相对氧化环境;而镜煤则在相对较还原的条件下形成的。镜煤和丝炭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烃类主要是甲烷和其他气态烃,C_5~+-烃类的含量一般不超过10%,从而证实镜煤和丝炭可以是良好的生气母质,但不是好的生油母质。  相似文献   
50.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原油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塔东2井原油为高密度、粘度大,δ13C相对较重的稠油.原油中轻烃、环状萜类、甾烷及芳香甾烷组成与分布均具有海相原油的特点.具有时代意义生物标志物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该原油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具有自生自储特点.高反射率热解沥青的存在、芳烃馏分中高含量的多元稠环芳烃及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相对较重的特点,表明原油在成藏后经历了短期高温热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