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61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的补充和修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文芳 《气象》1998,24(10):47-51
从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出发,结合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种烟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贵州省优质烤烟气候区划指标。得出表征热量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不仅要考虑日平均温度和持天数,还要考虑积温、昼夜温差、地温及叶面温度等。通过分析,对原指标中成熟期平均温度。大田生长期温度、旺长-成熟期天数等指标进行了修正。补充≥10℃活动积温≥2200℃,移栽期日平均气温≥14℃,月平均日较左≥8℃等指标。  相似文献   
72.
气候资源的特性及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河南省气候资源工作的思考林俊英卢广建(河南省气象局,郑州·450003)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同其它自然资源一样,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明确地把气候作为一种资源的概念是1979年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73.
北京一次积层混合云系结构和水分收支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陶玥  李军霞  党娟  李宏宇  孙晶 《大气科学》2015,39(3):445-460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对2007年10月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 研究了积层混合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降水特征, 并分析了云系的水分收支及降水效率。结果表明:积层混合云是导致此次北京降水的主要云型;积层混合云降水分布不均匀, 云系中微物理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都不均匀, 具有混合相云的云物理结构。冷云降水过程占主导地位, 雪的融化对雨水的形成贡献最大。北京区域降水过程的主要水汽源地为黄海海面及蒙古国, 两支气流在陕西北部汇合后的西南气流将水汽输送到华北地区, 北京区域以外, 水汽和水凝物主要从西边界和南边界输送到域内。北京区域降水主要时段内, 水物质通量在水平方向上为净流入。对北京区域水汽、水凝物和总水物质的水分收支各项的估算表明, 水物质基本达到平衡。北京区域从2007年10月5日20时至6日14时, 总水成物降水效率、凝结率、凝华率及总水凝物降水效率分别为5.6%、4.77%、4.19%、44.9%。  相似文献   
74.
一次江淮强暴雨过程的湿有效能量及其收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辨率的WRF模式模拟结果,采用基于格点的湿有效能量计算方案,对一次江淮梅雨期强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湿有效能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探讨了能量方程转换项、平流项和垂直输送项对强暴雨过程中湿有效能量的输送和积聚作用。结果表明,强暴雨过程中湿有效能量的时空特征与强暴雨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低层800 h Pa湿有效能量40×104J·h Pa-1·m-2的等值线范围和该等值线伸展至500 h Pa附近可作为判断强暴雨发生的必要条件。暴雨发生前2~3 h的能量快速积聚及其对暴雨区移向的引导,对强暴雨预报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湿有效能量的水平和垂直输送及转换确保了能量的积聚和对流层中层能量的增加,为强暴雨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相似文献   
75.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陆面辐射和热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宏宇  张强  王胜 《地球科学进展》2010,25(10):1070-1081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夏季陆面辐射和热量收支的特征.通过研究不同典型天气条件对陆面过程微气象特征的影响,发现地表反射率在晴天会出现早晨偏大的不对称结构;晴天与多云天气相比不平衡量较大,而阴天时的阵性降水会使局地能量收支出现不平衡.利用最小二乘法(OLS)线性回归得到的夏季平均不闭合度是19.6%.在半干旱区云和降水对辐射和能量收支的影响不容忽视,达到约25%的削弱程度,比极端干旱的敦煌荒漠区要大,又进一步证明了半干旱区夏季的平均气候特征与云量较多的多云天气(5≤Mean total cloud amount<8)接近.另外,7月日平均波恩比最大是4.1,平均是1.95,比极端干旱区的敦煌波恩比小1个数量级,说明榆中所处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比敦煌所处的极端干旱区在气候上要湿润很多.  相似文献   
76.
《浙江地质》2010,(1):24-24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审计署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不折不扣地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保障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和缴入地方国库。《通知》要求,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租赁合同、划拨决定书中,  相似文献   
77.
用估算热收支的方法评价热棒制冷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青藏铁路路基地质钻孔资料和地温资料,通过计算随地温变化的热收支、来自近地表的热量、来自深部的热量、以及冻土上限变化引起的相变热,来估算测温孔在水平方向的热收支.通过对比热棒路基、普通路基的右路肩孔以及天然孔水平热收支的差异,来描述热棒的工作效果.之后,对比了热棒路基左路肩孔(阳坡)和右路肩孔(阴坡)水平热收支的差异,并给出解释.最后,以热棒路基右路肩孔水平热收支为基础估算了整个路基的水平热收支,进而给出了单个热棒的平均"产冷量".  相似文献   
78.
现场热响应试验是获取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为试验场区地源热泵工程地埋管换热器类型及长度的选择,浅层地热能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该文系统介绍了现场热响应试验的目地任务、试验装置、原理、内容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并以位于汶泗河冲洪积扇中上流地区的兖州市南郊试验场松散层现场热响应试验为例,介绍了试验场区水文地质条件,试验过程、试验数据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不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和温度(21℃、27℃和33℃)对军曹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约10g)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并建立了生长-摄食/温度关系和不同摄食水平和温度条件下的氮收支方程。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军曹鱼幼鱼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生长-摄食关系在33℃时表现为线性相关,在27℃和21℃时表现为减速增长趋势,采用对数函数定量描述;在实验的摄食范围内(饥饿组除外),军曹鱼特定生长率随温度增加呈增长或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两者间的关系均采用二次函数定量描述。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随摄食水平增加,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在水温33℃和21℃时呈增长趋势,在水温27℃时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实验的摄食范围内(饥饿组除外),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温度增加呈增长或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饱食时虽然食物转化效率最大值出现在33℃时,但方差分析显示33℃和2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他摄食水平组在27℃时有最大值。在实验的摄食水平和温度范围内,军曹鱼幼鱼的排泄氮随摄食水平和温度的增加均呈显著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0.
2009年豫南一次强暴雨过程的位涡方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尺度WRF模式、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9年8月28—30日河南省南部一次强暴雨过程进行中尺度数值模拟,借助模式输出的模拟数据计算位势涡度及位势涡度方程收支,并利用位涡收支方程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暴雨强度及落区与实况较一致,位势涡度能够较好地反映此次暴雨过程的动力及热力特征。位涡异常高值区与暴雨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中心大致位于位涡高值中心东南侧。位涡收支方程中各收支项同样能够反映此次暴雨过程的动力、热力性质。暴雨发展过程中大气中低层位涡局地增加,位涡局地变化大值中心驿应暴雨中心。各收支项中,引起中低层位涡局地变化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潜热加热作用、水平平流作用、垂直输送作用及摩擦作用。其中潜热加热与水平平流作用对暴雨中低层正变位涡起正贡献作用,潜热加热作用有利于位涡局地增加,水平平流作用易于低层位涡向流场辐合区聚集,引起局地位涡增加;垂直输送及摩擦作用对中低层位涡变化表现为负贡献作用,垂直作用易于将中低层位涡向高层输送,使得低层位涡减小,高层位涡增加。在摩擦作用下,低层位涡被大量耗散,使得中低层位涡局地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