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1篇
  免费   1420篇
  国内免费   2099篇
测绘学   1312篇
大气科学   724篇
地球物理   821篇
地质学   5925篇
海洋学   781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1088篇
自然地理   120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783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化学背景与异常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同时表现在浓度和变差两个方面。在划分背景与异常时,把这两方面信息提取出来并作显化处理,使背景与异常的差别更大,以利划分,这就是C型转换的基本思想。介绍了C型转换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条件模拟和实际金矿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多重划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60个大体均匀分布于华北地台的地层剖面为基础,以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整体性为依托,对华北晚古生代地层进行多重划分研究,在岩石地层方面,研究了地层分区、划分了18个岩石地层单位“组”,分析了组的穿时性,在生物地层方面,重点介绍了蜒、古植物和孢粉生物地层,划分了各个组合带、延限带和顶峰带,分析了生物演化系列,空间展布和对比,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认识,在年代地层方面,应用界线层型概念以及与首要门类生物地层单  相似文献   
93.
与中上地壳相比,对下地壳组成、结构的认识受限于样品的获取,然而天然火山作用携带的下地壳捕虏体可以为了解下地壳提供关键样品。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显生宙以来的火山作用携带有丰富的下地壳捕虏体,为探测华北下地壳组成、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提供了可能。通过对这些捕虏体定深、定性及定年的综合研究,构建了以信阳,莒南,汉诺坝和女山等典型地区为代表的下地壳组成、结构剖面模型。这些剖面表明,华北克拉通下地壳具有分层的特点,且上老下新,暗示可能与底侵作用有关。其中捕虏体的锆石U- 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研究,揭示了该克拉通下地壳复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最古老的组成部分可能老至~4. 0 Ga冥古宙,此后经历了3. 80~3. 65 Ga古太古代的再造作用,2. 8~2. 5 Ga 新太古代和2. 3~1. 8 Ga 古元古代的增生与再造共存,同时还经历了显生宙以来包括462~220 Ma,140~90 Ma和47~45 Ma的增生与再造事件。  相似文献   
94.
含煤层地质环境下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含低速煤层地质环境下弹性波场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对人工边界反射进行了有效处理,频散效应得到了有效的压制,对几种不同激发与观测排列方式下的弹性波资料进行了模型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以成因地层分析理论、盆地分析理论为指导,参照地震地层学思路,重新厘定了华亭煤产地地层划分与对比,探讨了富县组、延安组沉积环境,结合煤岩学特征阐述了华亭煤产地巨厚煤层是由“填积型”煤层、“退积型”煤层叠加形成的。  相似文献   
96.
矿井瓦斯危险程度与煤层中瓦斯赋存状况及其泄出方式有关,并取决于多种地质条件和采掘工艺。其中,煤特征条件特别重要。本文分析了湖南省的5种矿井瓦斯危险类型以及相应的煤特征条件,提出了“煤特征指数(I_c)”这一概念。I_c是一项评价矿井瓦斯危险程度的综合指标。研究表明,矿井瓦斯危险愈严重,则其I_c值愈高。应用该项成果预测了16对矿井的瓦斯危险类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As is well known, a high content of sulphur in coals is an effect of the post-depositional history of coal seams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of its use as a fuel. Sulphur in coals can cause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 during their utilization. This problem is very actual for the Donetsk Basin because 734 mined seams out of the total of 1009 (73%) are comprised of coals with sulphur content -2%. The chemical pre-treatment as a first stage in their processing is widely use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obtain the thermal destruction products of coals (such as semi-coke, coke, adsorbents, etc.) and to simultaneously utilize coal wastes. Development in pre-treatment methods for high-sulphur, low-rank coals is especially desirable for reducing the sulphur contents of the solid product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oal pre-treatment on the yield and composition of thermal destruction products, and the sulphur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coals of different genetic types by reductivity (low-reduced LRC and reduced RC coals).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coal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Fisher method (heated to 520℃, at a rate of 7℃/m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emi-coking gas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 VTI gas analyzer. The coal samples were chemically treated directly before thermal destruction by the introduction of 1-% solutions of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 AAD (acrylic acid dinitrile C8H12N4) and products of coal-tar distillation (absorber oil). Coal pre-treatment increases the semi-coke yield and its coking ability, and changes the liquid/gaseous product ratio.  相似文献   
98.
99.
陈金华  秦耀辰 《湿地科学》2006,4(4):280-285
中国的部分滨海湿地是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和人地矛盾非常尖锐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开展当地居民对资源、环境的感知研究有利于确定滨海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重点,引导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的积极参与。以中国东南沿海河口海湾重要湿地——泉州湾湿地为例,采用野外实地考察、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分析居民对滨海湿地资源和环境的感知,调查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因教育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较淡薄,对滨海湿地资源和环境感知状况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0.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文章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都市带等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