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514篇
测绘学   27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49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9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文章分析了采空塌陷作用下油气管道的受力特征,将采空区地面塌陷过程中塌陷土体与管道的相互作用分成了下塌土蠕变、管体局部暗悬、管体完全悬空外露和土体突发沉陷4个阶段。基于抗大变形钢特性及应变设计理念的管体应力—应变关系,对Ramberg-Osgood本构关系进行了二次开发。结合急倾斜煤层开采实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了塌陷宽度相同条件下,不同土体下沉变形时管体与地表土体相互作用及变形的关系,验证了管道在受采空塌陷作用下经过的各个阶段及受力特征。  相似文献   
992.
采空区的塌陷、涌水等地质灾害因素给煤矿正常采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威胁煤矿设备及其人员的安全。大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勘查解释较倾斜、缓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勘查解释复杂。通过正演模拟验证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大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可行性,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贵州六盘水某煤矿和遵义某煤矿大倾斜煤层进行采空区勘查,从理论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大倾角煤层采空区勘探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1 当前的找煤任务我国经过40多年的煤田普查与勘探工作,目前勘探基地紧张,今后的任务主要是寻找新地层覆盖下和缓倾角断裂构造面下的隐伏煤层。  相似文献   
994.
Classopollis花粉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陇煤田焦坪矿区侏罗纪煤层中抱粉组合为例,探讨了Classopollis花粉及其母体植物所代表的古气候。指出产生Classopollis的植物的古生态环境是多样的,至少部分生长在潮湿的、适于成煤的气候条件下。   相似文献   
995.
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当煤层倾角大于60°时,常作立面投影图和立面等距线图。但当勘探区褶曲发育且产状直立倒转、走向倾向产状变化都很大时,这些图都难以充分反映煤层形态,也给储量计算带来麻烦。这时可以作立面展开图,其实质是把褶曲各翼部投影到基准面上,然后按连续性再拼接起来。从立面展开图上可以看出各煤层投影面积的大小、褶曲和断层的影响范围,更能一目了然勘探工程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分析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对新疆大黄山一号井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对井田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含煤地层埋藏-抬升史、煤层变质作用、瓦斯生成与赋存特征等开展研究,为大黄山一号井瓦斯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井田地处博格达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之山前弧形逆冲断褶带,受高角度叠瓦状逆冲断层及南北向构造挤压应力控制,井田主体构造表现为一南北翼被NE、NW向共轭走滑平移断层切割的轴面南倾的弧形紧闭倒转向斜。井田含煤地层沉积后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Ⅰ阶段为快速沉降,并于晚侏罗世至最大埋深4 000m左右,煤层达到气煤变质阶段,煤层瓦斯大量生成;第Ⅱ阶段为持续挤压抬升形变,煤层瓦斯大量逸散。受切向应变主动褶皱作用控制,井田向斜南北两翼向核部,煤层所受挤压应力越来越大,导致煤层孔隙率、透气性系数愈来愈小,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愈来愈高。受东西差异性挤压弧形构造背景控制,北翼西部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普遍高于东部,且表现出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的趋势。受走滑斜移断层控制,断层附近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出现局部高值。  相似文献   
997.
张和伟 《地质与勘探》2020,56(4):809-818
大小及方向对深部煤层气开发影响显著。以鄂尔多斯东缘临兴西区为对象, 基于实 验测试、井壁崩落法和断层摩擦系数地应力法,分析了三向主应力方向与大小,阐释了基本特征及其空间发育规律。结果显示:8号煤层垂向应力介于44.94 ~ 50.46 MPa,平均48.47MPa;水平最大主应力介于35.16 ~ 44.53 MPa,平均40.62MPa;水平最小主应力介于28.79~39.45 MPa,平均33.02MPa。9号煤层垂向应力介于45.03~ 50.46 MPa,平均48.57MPa;水平最大主应力介于35.33~44.53 MPa,平均40.69MPa;水平最小主应力介于29.01 ~ 39.45 MPa,平均33.11MPa。误差分析显示此地应力计算结果可靠。三向地应力大小与埋深呈正相关关系。在垂向上,三向地应力相对大小表现出明显分带性,即埋深<1000m左右为Sh<Sv<SH为特征的剪切型地应力带、埋深介于1000~1800m 表现为Sh<SH<Sv过渡带、埋深>1800m左右表现为Sh<SH<Sv为特征的正断型地应力带。在平面上,地应力在平面上总体呈西北部低、中部与南部高、其余地区适中,主要在T-23-2井和T-19井区存在应力低值带。最大水平主应力地应力方向主要以EW-NEE向为主。地应力场的阐释将为研究区深煤层储层物性评价、勘探选区及钻完井工程设计提供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物质平衡法在煤层气藏生产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煤层气井的生产特点,综合考虑煤层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煤岩基质膨胀/收缩特性和储层有效应力的影响,通过引入等效半径模型,结合真实气体拟压力函数,建立了基于物质平衡法的压裂直井与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物质平衡法的压裂直井与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能够利用少量现有数据完成生产动态预测,并对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减少计算所需参数,降低计算量。通过对比煤层气压裂直井和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结果发现,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水平井的单井产能高于压裂直井(前者约为后者的2.3倍),且水平井的开采周期比压裂直井短。因此,在针对具体储层条件选择井型时,应在经济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两种井型的适用性,优选完井参数。   相似文献   
999.
煤层自燃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家沟煤矿煤样为测试煤样,利用自主研发的煤层自燃实验系统,对煤层的自燃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对煤温与供气量以及实验过程的各个指标气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柴家沟煤矿煤层自燃的临界温度、瓦斯脱附温度等各个指标参数,其结果对预测和防治煤层自燃火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决逆断层参与下煤层顶底板不易生成TIN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以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为理论基础,一方面使生成TIN满足约束Delaunay原则,另一方面又很好地解决了逆断层生成TIN的问题。通过大量煤层正/逆断层和多期叠加断层数据的检验,该算法容易实现,稳定可靠,效率高,并对将来自动生成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