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闽西南聚煤盆地是在前泥盆纪变质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晚古生代残留盆地,二叠系童子岩组为其主要含煤层位.该盆地自形成后遭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形成现今复杂的构造格局.根据盆地的形成背景、沉积演化、后期改造及找煤方向等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寻找隐伏煤矿方向.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早白垩世营城组煤系与营城子组有关的岩浆岩、构造,煤盆地地球物理特征,煤矿床概况,煤矿床类型,煤炭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73.
报道了本内苏铁类植物化石——特尔姆叶(Tyrmia)在黑龙江鸡西含煤盆地早白垩世城子河组的新发现。介绍了特尔姆叶属的研究简况。根据新发现化石的外部形态及角质层解剖等特征,建立了新种——鸡西特尔姆叶(Tyrmia jixiensissp.nov.),并讨论了其在研究鸡西含煤盆地早白垩世时期古气候及古环境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煤盆地形成之后,受地应力作用产生的各种构造现象,改变了原始煤盆地的形态,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研究成盆后构造对煤田的改造作用,对煤炭资源的预测和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部分实例,论述了断层和褶皱对煤田的改造作用,并对今后的找煤方向提出认识。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塔里木西南缘含煤盆地侏罗系内沉积物的厚度,岩相,沉积相及其组合分带特征研究,结合岩石(层)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古生物,垂直层序以及空间形态等成因标志,进行沉积相分析,总结了含煤盆地古地理类型属于内陆山间盆地型的山间湖盆亚型,聚煤规律为富煤,带,即相当于煤层聚集带,富煤中心与凹陷中心一致,煤层累计厚度与地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另一规律是砂泥岩比值低的地区即为成煤有利地带,累计厚度与砂泥岩比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6.
西北地区侏罗纪含煤盆地的构造性质与构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盆地基底性质,地层层序结构,沉积组合特征,盆地性质等,将西北地区残余侏罗纪含煤盆地划分为9个盆地类型区,通过对侏罗系火山岩,早燕山期碱性花岗岩类,侏罗纪盆地的伸展构造及正反转构造和侏罗纪的古地温梯度的系统研究,对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的构造性质进行了讨论,明确提出早中侏罗世西北地区整体处于一种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最后讨论了西北地区侏罗纪盆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并提出西北地区侏罗纪盆地的形成演化受控于中国西部侏罗纪特提斯洋盆的张开与闭合。  相似文献   
77.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能源尤其是煤在藏东地区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对日西煤盆地的研究,一方面可望帮助解决藏东人民生活,生产中的能源问题,另一方面对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8.
构造样式的模型功能,可作为判别煤田构造的参照系:机制功能,可做为探讨煤田构造成因和板块动力背景的导引。煤田地质构造可概括为逆冲推覆、挤压褶皱、伸展、重力滑动、直剪、旋剪等类样式,建议以煤田构造样式作为煤田构造分类的基础,结合其它学科研究成果,建立新的煤田勘探模式,更新现行的煤田勘探工作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79.
文中介绍了我国各地区晚三叠世含煤盆地的地质特征及资源概况,并根据其沉积、构造及其演化特点等,提出了中国晚三叠世含煤盆地分类,划分出陆缘断拗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内盆地、山间盆地及弧后盆地等不同的盆地类型  相似文献   
80.
松辽盆地南部发育了一系列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含煤盆地,呈规律性展布。以辽河断裂为界,可分为东西两个不同的沉积区:东部以河流相沉积为主,以铁法、宝力盆地为代表;西部以湖泊相沉积为主,以协尔苏、长城窝棚盆地为代表。通过对已知盆地构造、沉积环境、聚煤特征分析,提出今后找煤工作方向:在辽河断裂以东优先考虑铁法矿区东北部、亮中、觜鹭树盆地;以西应优先考虑与兰傲、钱家店两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