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4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我国大量堆存和正在排放的煤矸石,既是一种矿业排量最大的废弃物,又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可利用的巨型资源。阜新煤矸石主要由石英、长石、伊利石等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含60%~67%SiO2,13%~18%Al2O3,具有高硅低铝特征,属于目前难以利用煤矸石。本文实验采用了C3S—C4A3S—C2S—C4AF体系,利用煤矸石的Al2O3煅烧成无水硫铝酸钙而不是铝酸三钙。添加BaSO4、CaF2和铬渣,使硅酸三钙和无水硫铝酸钙能在1300-1360℃共生,制备出了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水泥熟料在1360℃,保温1小时烧成。研制的煤矸石水泥3天和28天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34.7~36.8MPa和52.2~54.4MPa,达到了525#早强型高性能水泥指标。  相似文献   
172.
龙泉镇曾是一个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城镇,先前遗留下来的由煤矸石、煤渣、焦宝石渣堆成的一座座小山随处可见。近年来,龙泉人在党委政府的倡导引领下,以煤矸石、煤渣、焦宝石渣为材料废物再利用工程正式启动。找技术、找资金、办手续、调剂土地,在镇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卧虎山煤渣砖厂、锦岳砖厂、云川煤矸石砖厂等一批煤矸石、废渣制砖项目相继投产达效,年产煤矸石砖约2亿块,消耗煤矸石等废弃物50余万吨,新增产值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73.
声明     
<正>本刊2013年第4期刊登的《煤矸石复垦地土壤质量变化研究》一文作者章如芹未经第三作者黎炜同意发表署名文章,对此,向黎炜诚恳致歉!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4.
煤矸石中汞、砷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可以为煤矸石发电过程中汞、砷的脱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逐级化学浸提法将3个不同产地煤矸石中汞、砷的赋存形态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采用不同的浸提溶液得到对应结合态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煤矸石中汞、砷的赋存形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煤矸石中汞、砷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其质量分数占总汞的67.66%~72.68%,占总砷的56.71%~79.36%;其次为残渣态,其质量分数占总汞的23.70%~28.06%,占总砷的11.47%~18.02%。另外在煤矸石中砷还以少量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75.
露天堆积的煤矸石遭雨淋滤后易污染环境。以陕北矿区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淋滤仪器,模拟降雨工况,尝试不同降雨强度及矸石粒径条件下淋滤试验,结果表明:淋滤液电导率随时间表现为“快降—缓降—趋稳波动”3个阶段,Cr浓度随时间表现为“快降—缓降(或趋稳波动)”2个阶段;降雨强度增大68%时,大、小粒径组的电导率平均值分别降低18.9%、24.6%,Cr浓度平均值分别降低18.8%、22.0%;平均粒径增大50%时,大、小雨强组的电导率平均值分别降低4.0%、10.7%,Cr浓度平均值分别增大34.5%、29.2%。主要结论:矸石可溶元素释放呈指数衰减规律,雨强对可溶元素整体淋出水平更为敏感;Cr淋出过程与其他可溶物相似,遵循淋出浓度分段降低逐渐趋稳的规律,粒径对Cr淋出水平更为敏感;矸石风化面较新鲜面更早达到Cr释放峰值,导致淋滤后期浓度波动;可溶元素的整体释放水平决定于试样总表面积,但Cr主要由矸石风化表面淋出。   相似文献   
176.
煤矸石是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体废弃物,其长期露天堆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为探究煤矸石在自然条件下降水淋滤过程中敏感性元素的淋出特征,选取山东省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兖州煤田某典型煤矿的煤矸石作为研究对象,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动态淋滤试验对煤矸石中的9种敏感性元素淋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淋出液的pH值均偏碱性,介于9.3~9.8,且随着淋滤次数的增加逐渐增高并趋于稳定。F,As元素具有较强的淋出活性,其淋出率分别为2.60%,1.06%,且全部时间段的淋出液浓度均超出了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水限值。Cd,Cr,Cu,Hg,Ni,Pb,Zn元素的淋出率均低于0.05%,反映了相对较弱的淋出活性,其各时间段的淋出液浓度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的要求。9种敏感性指标均呈现有间歇性快速释放规律,且随淋滤时间的延长,各元素在淋滤后期逐步稳定慢速释放。大量露天堆放以及直接充填于采煤塌陷区内的煤矸石对周边水环境的长期污染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7.
龙泉镇曾是一个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城镇,先前遗留下来的由煤矸石、煤渣、焦宝石渣堆成的一座座小山随处可见。近年来,龙泉人在党委政府的倡导引领下,以煤矸石、煤渣、焦宝石渣为材料废物再利用工程正式启动。找技术、找资金、办手续、调剂土地,在镇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卧虎山煤渣砖厂、锦岳砖厂、云川煤矸石砖厂等一批煤矸石、废渣制砖项目相继投产达效,年产煤矸石砖约2亿块,消耗煤矸石等废弃物50余万吨,新增产值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78.
充填技术是绿色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成本低廉、性能可靠、低碳环保的充填材料,是发展充填技术的关键。采用煤矸石(CG)和煤系偏高岭土(MK)为原材料制备煤系固废基绿色充填材料,探讨配合比和碱激发剂对充填材料强度以及流动度的影响,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表征手段,揭示充填强度发展机理。综合强度、流动性和环境指标,优化充填材料配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充填材料体系中,煤系偏高岭土通过碱激发水化反应起到胶凝作用,体系强度随偏高岭土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磨细的煤矸石充当惰性填料,协同Na2SiO3改善流动性。该充填材料主要水化产物为N―A―S―H和沸石,Si―O―Si发生聚解,随即四面体Al―O键部分取代Si―O键,由(SiO4)4-变成(AlO4)4-,进一步聚合形成Si―O―Al基团。当碱激发剂中Na2SiO3与NaOH比例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