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本文通过地震正演模型和面波振幅数据对比分析了天然地震、爆炸,与核试验数据,以探索改进辨别天然地震与爆炸的方法。所提方法是基于波数域和频率域的双积分变换解。用于研究的地震事件都发生在北朝鲜,其中包括2001年6月26日(39.212°N,125.383°E)和2001年10月30日(38.748°N,125.267°E)所记录的爆炸数据,2006年10月9日(41.275°N,129.095°E)所记录的一次核试验数据、以及2002年4月14日(39.207°N,125.686°E)和2002年6月7日(38.703°N,125.638°E)所记录的两次天然地震。基于这些数据通过地震波分析与理论模拟表明爆炸引起的地震与天然地震有着不同的波型特征。爆炸引起的信号特征是P波的能量较S波强,在爆炸记录上0.05-0.5Hz频率之间Rg波清晰呈现,而在然地震记录上没有。这是由于爆炸地震记录上P波是优势波,与SH成分发生了耦合。  相似文献   
52.
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地震反射剖面(INDEPTH)先导性试验剖面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起西藏康马县的萨马达,南到西藏帕里。近南北向的剖面长约100km(INDEPTH-1),东西向横剖面长为8.6km(INDEPTH-2)。每隔2km测一次低速带。与反射地震工作一起还开展了“宽角反射”及“三维地震”测量。最大的震源一接收点偏移距为140-150km。由于地形条件十分困难,INDEPTH-1取弯线,INDEPTH-2取直线。  相似文献   
53.
5月10日,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了解到,该局近十年先后完成各类煤层气井近4000口,成井数量连年保持全国煤层气钻井总数1/3的地位。煤层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同时它又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对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新兴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反应,本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UTO-DYN对一个典型的钢筋混凝土底层框架柱进行了爆炸分析.设定了1m、3m、5m三种比例距离,各比例距离分别设置10 kg、50 kg、100 kg三种量级的TNT炸药.分析得到了各爆炸工况下柱子的动力响应及损伤形态.研究表明:柱子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于比例距离的改变十分敏感;当炸弹在地面爆炸时,柱子最终破坏的区域总是在柱底到柱高的三分之一处;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大,柱子最终的破坏形态由剪切型转变为弯曲型.  相似文献   
55.
化工储罐爆炸产生的抛射碎片击中并破坏相邻罐体后,将引发多米诺效应。N guyen破坏概率模型认为,当罐壳受撞击后,残余壁厚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就会被破坏,并假设该临界残余壁厚为定值,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基于储罐壳体损失面积安全评价方法AP I 579,把撞击形成的复杂凹坑简化为圆锥形,分别针对圆柱储罐、球罐推导出圆锥形凹坑剩余强度系数的求解方法,并根据塑性失效理论确定了罐壳的临界剩余强度系数,由此建立了新的破坏准则。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模拟,建立了新的爆炸碎片对目标储罐的破坏概率模型,与N guyen模型相比,得出的破坏概率偏大,结果更为安全保守。通过对剩余强度系数与无量纲撞击深度和凹坑锥角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证明N guyen模型中临界残余壁厚为定值的假设并不合理,而新的基于剩余强度系数计算的破坏概率更为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56.
近日,平邑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集中整治第二次调度会召开,平邑县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全体人员参加会议。县政府分管县长参加会议并听取汇报。调查组从环评、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爆炸物品使用证及炸药使用、国地税缴纳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爆炸条件下不同垫板形式锚杆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现场试验中选择了平板和碗形两种不同的垫板形式。通过抗爆试验,对锚固洞室宏观破坏形态、洞壁位移特征、拱顶位移与比例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爆心两侧拱顶各点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垫板形式在爆炸条件下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爆炸条件下,碗形垫板可以充分发挥锚杆抗拉能力高的特点,拱部围岩经碗形垫板加固后,整体刚度能够得到较大提高,对岩体的加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8.
地下爆炸地震耦合效应的静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号锋  靳平  肖卫国 《地震学报》2010,32(2):234-241
首先修正了地下爆炸地震耦合效应的准静态理论,然后利用改进之后的理论对剪切模量、材料强度、围压以及孔隙率不同的介质中地下爆炸的震源强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密实硬岩介质来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介质的剪切模量越大,震源强度越低;介质的强度越大,震源强度越低;震源强度随着埋深的增加而降低.而干燥多孔介质中的干孔隙率也对震源强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9.
爆炸波在高饱和度饱和土中传播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 2.5×5 m模拟爆炸装置中进行饱和土爆炸试验,得到了变埋深条件下饱和土中的压力实测波形,实测到了冲击波和弹性波,二者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分界,爆炸近区和远区荷载形式具有较大的区别。通过综合分析给出了饱和土中波的传播规律,揭示饱和土中爆炸冲击波传播时出现流体动力区和冲击波形成等性质,建立了饱和土双线性递增硬化本构关系,确定了由冲击波向弹性波转换的分界压力。  相似文献   
60.
爆炸荷载下土石坝动力响应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石坝在爆炸荷载下的力学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力学问题,相关研究甚少。在LS-DYNA软件框架内,以两河口土石坝为研究对象,把坝体材料简化为混凝土、心墙、反滤层与堆石体等4种,用500 kg TNT在坝顶接触爆炸时的瞬态荷载作为荷载源,针对不同材料建立适合于爆炸高加载率特征的本构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土石坝在潜在爆炸荷载下的破坏与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由于土石坝材料组成的多样性,应力波传播规律异常复杂,土石坝的力学响应呈现出显著的分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