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探讨了百万吨级大气核爆炸对臭氧天然浓度局地短期变化的影响,其中考虑到了核爆炸火球紫外线和γ射线辐射,核爆炸蘑菇云中的光化学反应以及在其上升过程中和稳定之后的漫射扩散等对大气中臭氧生成的影响。本文对北半球平流层臭氧含量在核爆炸尘埃和氮氧化物注入情况下的变化进行了估算,其中考虑到了爆炸尘埃对平流层大气的加热因素和大气天然的自洁作用。  相似文献   
32.
33.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壳深界面的反射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人工作簡介地壳与壳下层的分界面--莫霍洛維奇界面,簡称莫霍界面或是M界面,是地球内部一級的不連續界面。自从A.莫霍洛維奇(Mohorovii)在天然地震的資料中,首先鑑別出这个界面的首波以后,利用天然地震或是人工爆炸的方法,在很多地区都能肯定地得到这个界面的首波。  相似文献   
34.
徐伟伟  张黎明  李鑫  杨宝云 《测绘学报》1957,49(10):1295-1302
像点提取精度是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几何定标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轻小型、自动化反射点源的像点提取方法,以参数化高斯模型拟合获取点源影像的像点坐标。在轨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反射点源法所提取的像点坐标的共线误差小于0.001像素,比例常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优于5‰,与质心法等常用方法提取的点源像点坐标相比较,精度优于0.05像素。反射点源不仅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像点提取,而且还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高精度几何定标与像质评价,对提高我国航天遥感立体测绘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冀战波  王宝善 《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1):4097-4113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的强烈化学品爆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天津爆炸产生了清晰的大振幅面波信号,分析结果表明这组信号由基阶和高阶面波组成,可以追踪到约135 km外的远处台站.利用这组面波信号分别开展了以下研究:(1)利用附近三个台站记录的四个单频基阶Rayleigh波信号对爆破事件的绝对位置进行了网格搜索,结果与利用GPS测量的位置相差仅0.498 km;(2)分别利用网格搜索和主事件定位法,对两次子事件的相对位置进行了确定,距离约75 m左右,与前人研究结果吻合;(3)从面波记录中测量到36条基阶Rayleigh波、49条第一高阶Rayleigh波、9条基阶Love波和29条第一高阶Love波的频散曲线,并进一步反演获得研究区域地下4 km内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显示地表处S波速度低至0.375 km·s-1,在小于1 km的浅地表速度梯度较大,符合典型的盆地结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类似爆炸等突发事件快速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灾后救援的迅速展开;同时得到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浅层精细的速度结构,对于地震灾害评估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6.
动载作用下饱和土壤液化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壤液化的机理、影响因素、液化的判别、液化的分析方法以及液化后土壤的性质等方面详述了动载(地震荷载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饱和土壤液化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是近十年的研究),并对其作出了述评。最后,对今后土壤液化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展望,认为以下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研究:⑴液化分析中的土骨架的动力本构模型;⑵Rayle igh波对地震液化的影响;⑶建构物的存在对液化的影响;⑷液化后土的性质和液化引起的建构物破坏;⑸尤其爆炸液化问题。  相似文献   
37.
爆炸固结法是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方法。为了分析爆炸作用在土中的变化规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单孔条形药包在土中爆炸的数值模拟,在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地基中单孔条形药包在上覆压力和药量两组爆炸参数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以解决在不同上覆压力和药量条件下条形药包爆炸作用在土中的显著影响范围。针对条形药包土中爆炸问题,运用ALE算法解决了炸药网格的畸变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压力发挥作用的主要时间不是在爆炸瞬间,而是在爆炸以后的时间段,主要的贡献是对爆炸产生的孔隙水压的消散作用。而炸药的药量对于布置爆炸孔和竖向排水通道的间距影响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8.
本文研究II型超新星瞬发爆炸模型中的铁星核在坍缩、反弹和激波传播过程中的对流不稳定性.发现在铁星核内区出现中子指状对流,外区出现Schwarzschild对流,而在声速点和中微子俘陷球之间的过渡区出现Ledoux对流.在0.74-0.91M间的区域是对流不稳定的活跃区域.  相似文献   
39.
本文概述了在西藏高原长达45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测线上取得九次湖中水下爆炸地震记录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处理、拟合和反演等计算,得出了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速度分布。 结果表明,该区整个沉积岩层厚约3-5公里,雅鲁藏布江以北到当雄地带,地壳巨厚达70-73公里;江南地区为68-45公里,并逐渐向南翘起。在成层地壳介质中发现下地壳中存在低速层,厚约10公里,速度为5.64公里/秒。分析认为,高原地形与巨厚地壳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长期挤压和内部物质运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天文视点     
“一生只有一次”——震撼人心的恒星爆炸 超新星的搜寻者最近几周显得相当活跃。然而,当我们考虑到不断深入地认识恒星的消亡理论背后隐藏的巨大的益处的时候,这种表现也就变得不奇怪了。一方面,超新星是星系中众多最明亮的独立天体中的一员,在星系中超新星的风头有时候甚至盖过了整个星系——因此它们可以在很遥远的距离外被观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