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2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东昆仑祁漫塔格山西段向北凸出的弧形转弯处的白干湖钨锡矿田是近年在我国西部地区勘查发现的一处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矿田,包括柯可.卡尔德、白干湖、巴什.尔希和阿瓦尔4个矿床。其中,柯可.卡尔德钨锡矿床勘查程度最高、规模最大,钨金属量达20余万吨,WO3平均品位0.29%,本文重点以其为对象开展控矿构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  相似文献   
62.
合肥盆地中南部肥西县磨墩水库南岸防虎山组侏罗系砾岩下发育一套石墨片岩系,两者之间呈断层接触.该石墨片岩不同于钻井揭示的合肥盆地石炭纪一二叠纪沉积岩,亦不同于河南固始县杨山煤系.经分析认为该石墨片岩应属于北淮阳佛子岭群岩系,原岩为炭质泥岩或炭质粉砂岩.石墨为有机成因,石墨化程度较低,但变形强烈,部分已糜棱岩—超糜棱岩,反映出俯冲—碰撞带变形变质特征.通过对白云母、石墨XRD衍射和电子探针测试分析,认为石墨片岩为绿片岩相,估算其变质温度为450~ 500℃,压力0.55 ~0.8GPa.根据显微构造特征和变形—变质条件推断,该石墨片岩为扬子板块北缘的沉积盖层(佛子岭群部分),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过程中受到强烈挤压,变形—变质成糜棱岩、石墨构造片岩.该变形带暗示了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缝合带的位置,即石墨片岩出露区及其附近,部分被新生代沉积所覆盖.  相似文献   
63.
唐爽  张晋瑞  姜灵  魏春景  初航 《地质学报》2023,97(3):705-724
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宝音图群,主要由云母片岩、斜长角闪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其中云母片岩中发育典型的巴罗式递增变质带,目前对于该递增变质带的研究非常薄弱。本文对宝音图群的云母片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化学、相平衡模拟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岩相学研究结果显示,三个云母片岩样品具有不同的峰期矿物组合,分别为石榴子石+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十字石+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钛铁矿+石英,石榴子石+蓝晶石+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钛铁矿+石英。此外,样品LS93和LS07存在晚期红柱石的叠加。相平衡模拟研究限定三个云母片岩的峰期温度压力分别为:577℃、0.73 GPa, 620℃、0.78 GPa和670℃、0.8 GPa,具有递增型特征,其峰期温度压力指示的地热梯度为18~20℃/km,为典型的中压相系;此外,三个样品的P-T轨迹均显示早期升温升压直至峰期阶段,随后降温降压的顺时针型,反映地壳加厚和后期抬升的演化过程。云母片岩中的锆石发育典型的变质边结构,变质边的Th/U=0.004~0.02,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该变质年龄为398±6 Ma,代表峰期或近峰期阶...  相似文献   
64.
矿床成因,多年来争论的焦点系成矿作用问题。本文通过地球化学、矿物中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资料,提出了成矿元素主要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少部分为正常陆源物质;成矿溶液的来源,主要成矿期为变质水、原生水和部分岩浆水,晚期为大气降水。结合矿床形成时代、空间上与桃园岩体间的不可分割关系,矿石中角砾具片理和自然银沿一定标高有规律分布等事实综合分析,提出了该矿床系花岗岩化作用、变质作用和淋滤作用的联合产物。矿床成因为层控中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65.
西伯利亚阿纳巴尔地盾和波罗的地盾的拉普兰德两个地区的麻粒岩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研究其麻粒岩的岩石成分,包含原始岩浆的不同系列,与现代原始基性的玄武岩浆比较,认为拉普兰德麻粒岩产出的环境比阿纳巴尔麻粒岩产出环境要深,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是多次花岗岩化交代作用的结果。因此,两地区的麻粒岩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从岩石及矿物的变质—变形关系和化学成分研究证明,龙江岩系①中蓝片岩与绿片岩的共存不是单一变质事件的产物,而是构造变动和不连续变质作用叠加的结果。早期蓝片岩形成在一种高压低温,高氧逸度环境。后经构造变动,转变为地热梯度较高的变形环境中,遭受韧性变形和以增温为主的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叠加。其间,钠质闪石向钠钙质闪石的转变,代表一种不连续的增温事件,而钠钙质闪石向钙质闪石的转变反映一种连续的增温过程。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