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1195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以金矿为例探讨了区域化探异常评价标志,提出筛选评价主要准则是异常面积、强度和元素组合。收集了中国金矿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化探成果80个、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52个、土壤测量成果46个,提出一个有经济价值金矿异常面积为:1:5万〉2km^2,1:1万~1:2.5万〉0.2km^2。认为金异常强弱不影响找矿,但必须有浓集中心才能找到矿。同时提出Au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u、As、Sb、Ag、Pb,其次为Cu、Hg、Zn、Mo、Bi、W、Cd、Sn。金元素浓度分带,元素套合关系是判别金矿剥蚀程度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212.
罗孝桓 《贵州地质》1999,16(4):325-331
通过若干矿产勘查信进和采矿实践的实例分析,本文论述了地质研究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有关矿产勘查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13.
水泥路面脱空是导致路面板块断裂的主要因素,及早确定脱空区域的范围,可为水泥路面结构安全性的力学分析提供依据,避免断板现象.以水泥路面脱空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了脱空形状和深度对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GPR)响应信号的影响.使用连续小波变化(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提取脱空区域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并用CWT时频特征重构脱空区域的3D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小波基对脱空特征的影响,并在室内模型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正演模拟与室内模型的脱空特征一致,且脱空与正常路面的GPR信号在时频域差异明显,CWT图谱能量集中区域可表征脱空的深度和范围;不同小波基函数的CWT处理结果不同,相比于morse小波和bump小波,amor小波的CWT的处理结果更精确,更能反映脱空的时频特征;CWT时频特征可实现脱空病害的3D可视化,为分析脱空区域范围提供参考,这为后续开展道路养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4.
阳关断裂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断裂系向北扩展的前缘位置,对其几何学和运动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向大陆内部扩展的机制。文章通过卫星影像解译、探槽开挖、差分GPS及无人机测量等对阳关断裂开展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阳关断裂东段发育多条正反向断层陡坎,断层陡坎高度在0.4~8 m之间,平均约2.2 m,探槽揭示断裂倾角约60°,形成高角度逆断层,局部发育正断层;西段断裂向北西前缘扩展,形成一组弧形分布的断层陡坎,陡坎高度多在0.9~2.4 m,平均约1.9 m。同时自南向北,逆冲断层陡坎形态由多级陡坎转为单一陡坎。对探槽剖面分析,显示断裂断错晚更新世冲洪积砾石层,发育的断层倾角较缓,以低角度逆冲为主要特征,约26°,有的甚至沿地层向前推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阳关断裂可能为本区阿尔金向北扩展的北边界,与三危山断裂共同协调吸收了阿尔金断裂东段的部分应变量。  相似文献   
215.
2016年2月,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地表出现多个“冒泥浆”异常点,且几乎线性展布于1条近NW—SE向条带上。采用浅层地震纵、横波反射联合勘探方法,结合浅层探槽挖掘、土壤检测、周边环境调查等方法,进行系统勘探和研究。纵波反射勘探结果表明,埋深约为220 m的基岩顶面在横向上连续,不存在基岩断裂;横波反射勘探结果表明,近地表40—140 m埋深范围内无断裂构造迹象,且不存在明显的垂向地层落差。在纵波的正、反支共炮集单炮记录上发现,近地表有低速异常体存在,后由小型探槽剖面证实,地层深度2 m的位置存在淤泥层。浅层地震勘探结果不仅为异常落实工作提供了依据,还体现了地震纵、横波联合勘探方法在隐伏区地质异常体探查中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216.
受仪器设备和环境的影响,使用探地雷达(GPR)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会引入各种不同的噪声,从而干扰目标体反射信号,对数据处理及解释造成困难.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GPR剖面数据噪声压制及双曲线异常识别的变分自动编码器(VAE)神经网络结构.首先,详细阐述了模型结构、数据集建立及网络参数选择;然后,通过合成数据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及模型的泛化能力,相比于深度卷积自动编码器(CDAE),本文算法在噪声压制能力和双曲线识别能力上均表现更优;最后,通过对隧道衬砌和管线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17.
针对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信号信噪比低、背景杂波强,事先对探测目标的信息所知甚少,近乎处于“盲”状态,因而实际处理难度大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将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这种盲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GPR信号处理,并利用ICA中的Fast-ICA算法,对ICA法在GPR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实现了GPR信号中弱目标信号和强背景杂波的有效分离,并初步解决了对所分离目标信号的正确排序,以及由ICA方法本身带来的所分离目标独立分量信号符号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使GPR信号信噪比大幅提高,从而使GPR的目标检测性能也得以显著改善。在对诸如地雷、地下管线等局部目标的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仿真GPR数据和室外试验观测GPR数据进行ICA处理后,都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8.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带唐山口段山前断层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蔚广盆地是山西地堑系北端京西北盆岭构造区内的一个半地堑盆地,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带为控制该盆地形成的边界断裂。该断裂带位于唐山口段的山前断裂在冲洪积扇体上形成了线性特征显著的断层陡坎。横跨断层陡坎开挖的探槽表明该条山前断裂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探槽揭示了2条活动断层以及相应的3次古地震事件。在距今约9ka时其中一条断层首次活动,之后在距今约7.3ka时该条断层再次活动并引发了另一条断层的形成与同步活动。最后它们又发生了第三次活动,而最新一次活动的时间由于相应地表沉积的缺失而无法获得。这3次古地震事件的累积垂直位错约为8.1m。估算出整条山前断裂的平均复发周期约为1.7ka、平均滑动速率约为1.6mm/a。此外还依据经验公式估算出了各次古地震的参考震级。  相似文献   
219.
复频移完全匹配层(Complex Frequency-Shifted PML,CFS-PML)在长时间时域计算中对凋落波、倏失波具有好的吸收效果,并被广泛应用于时域有限差分模拟中.而本文采用卷积方法将CFS-PML应用于时域有限元求解GPR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中.论文以TM波为例,推导了基于CPML(Convolutional PML)边界的时域有限元GPR波动方程求解公式,采用Newmark-β方法对时间导数进行离散,有效改善了时域有限元GPR数值计算程序的稳定性.并以狭长模型为例,开展了CPML边界中关键参数m、R和κ的选取实验,通过对比反射误差大小确定了综合最优参数组合.相同时刻UPML与CPML波场快照、3个检测点的反射误差比较,说明CPML较UPML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最后,采用非规则四边形网格对1个复杂GPR模型进行剖分,应用加载CPML边界条件的FETD程序对该模型进行了正演,得到了二维剖面法、宽角法正演GPR剖面图,说明非规则四边形对复杂模型的良好适应性,基于CPML边界条件的FETD可有效减少边界反射误差,能实现对任意复杂不规则模型的正演模拟.  相似文献   
220.
邹欣欣  吴波 《西部资源》2023,(3):147-148
金、铜、铁、多金属矿产为国家急需矿种,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其需求日趋强劲。对研究区充分研究和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和物化探相结合的方法,对化探异常中心部位(即矿化集中地段),在地表和浅部进行工程控制了解,在物探视电阻率异常区进行了钻探深部验证,发现多处铜金矿(化)体,并预测了盲矿体的赋存部位,推测了找矿远景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