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624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大奎山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风化壳剖面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通过对剖面观察实测及铸体薄片观察、全岩矿物组成分析、黏土矿物分析、主量元素测定以及物性测定等手段,研究风化淋滤对碎屑岩储层的改造作用。研究表明,经过风化淋滤改造,风化壳上部长石等抗风化能力弱的矿物已淋滤殆尽,转化为高岭石等黏土矿物,K、Ca、Na等易迁移元素流失,Fe、Ti等难迁移组分沉淀析出。依据风化程度及元素分布特征,识别出大奎山下石盒子组剖面遭受中等—强风化。通过纵向分带的储集性能研究,表明风化淋滤作用对砂岩物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孔隙度平均9.49%,渗透率平均1.59mD,相比未风化同地层储集物性有很大改善,强风化带砂岩层储集物性好,中等风化带砂岩层次之。同时,风化黏土对砂岩层产生强烈的胶结作用,导致强风化带黏土层和砂岩层交界处储集物性异常,除此之外,越靠近风化壳顶部,风化淋滤作用进行得越彻底,储集性能越好。风化壳强风化带砂岩层为优良储层发育位置,强风化带黏土层可作为局部盖层。  相似文献   
832.
西南印度洋中脊(Southwest Indian Ridge, SWIR)热液区具有潜在发育的大规模硫化物矿床,当前正在开展SWIR硫化物矿产资源评价。测量分析硫化物和不同围岩的声速等物性特征是硫化物近底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基础。该文对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的硫化物和围岩等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物性测量,结合岩石物性(包括密度、孔隙度、P波速度)与矿物组成,深入分析了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岩石声速变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WIR热液区围岩的P波速度受到岩石骨架矿物、孔隙和围压的影响。由于岩石孔隙度总体偏小,对P波速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围压的增加使岩石微裂缝和孔隙逐渐闭合,P波速度呈非线性指数变化。蚀变作用导致了矿物成分改变,是影响围岩声速的最关键因素。单一物性参数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多解性,联合波速、密度、磁性和电性等多物性参数测量有利于岩性区分。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识别硫化物和围岩,为我国西南印度洋合同区多金属硫化物地震勘探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33.
以往陡倾型金属矿勘查钻孔的见矿率较低,查找无矿钻孔出现的原因及提高钻孔见矿率成为陡倾型隐伏金属矿勘查的关键.本次通过陡倾型隐伏铜矿的勘查,对陡倾型隐伏金属矿的无矿钻孔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以后陡倾型金属矿床的高效勘查.根据岩矿石的物性特征,选择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综合物探方法,进行钻探验证,分析发现无矿钻孔主要是...  相似文献   
834.
开展有效厚度下限研究,对研究区储层精细评价、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和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9口井岩心资料综合分析确定海子塌区长6储层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利用11口井126个试油试采数据综合确定长6油层含油性下限为油迹级。利用自然伽马与组合参数构建交会图技术有效地识别出油层、水层和干层。用经验统计法、压汞参数法和类比法对72口井440个分析化验数据综合分析确定长6油层组常规油层孔隙度下限为7.5%,渗透率下限为0.20×10-3μm2;声波时差下限为215μs/m,深感应电阻率下限为14.5Ω·m,自然伽马68API~110API;长6低阻油层孔隙度下限为8.5%,渗透率下限为0.25×10-3μm2;声波时差下限为220μs/m,深感应电阻率为6Ω·m~18Ω·m,自然伽马下限为98API。这些参数值为该区块储集层评价和开发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5.
渤海湾盆地A油田是与火成岩相关的大型油田,目的层碎屑岩储层与火成岩交织分布。为明确研究区火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综合应用岩芯、井壁取芯、测录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岩矿分析、薄片观察、地震相分析等手段对火成岩类型、发育模式、分布范围以及火成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爆发相、火山通道相、溢流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沉积相5种火山岩相,以中心式和裂隙式2种喷发模式为主;(2)受断层根部低洼区溢流相及火山通道周边侵入相影响,研究区断裂系统复杂带、火山通道发育区储层物性变差。基于上述认识,利用火山岩体精细识别追踪结果,将火山岩体嵌套进地质模型中,实现了火成岩的形态建模。该研究成果较好指导了油田开发井的实施,规避了储层风险。为油田下一步综合调整及高效开发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36.
综合利用常规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电阻率成像测井及地层测试数据,并结合岩芯实验分析结果对琼东南盆地松涛凸起区低阻油藏的储层特征进行精细表征,从宏观及微观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低阻油藏的成因及主控因素并定量确定低阻油藏的储层下限。结果表明,低阻油藏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含少量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生屑砂岩,孔隙度及渗透率值变化较大,电阻率增大系数<1.5。研究区沉积环境主要为滨岸相环境,细粒物质含量偏高,较小的粒间孔隙及较差的孔隙结构造成地层中束缚水含量偏高,是造成研究区储层电阻率偏低的重要因素,泥浆侵入、导电矿物及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等对储层电阻率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对低阻油藏储层下限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研究区低阻油藏储层孔喉半径、孔隙度、渗透率、电阻率、含油饱和度及泥质含量的下限值。此研究为琼东南盆地松涛凸起区低阻油藏的识别及勘探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加速了研究区低阻油藏的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837.
激电测量为寻找隐伏金矿的有效地球物理手段。通过在招平断裂带上山后矿区萌山矿段的成功运用,建立了激电测量在招平断裂带上山后矿区萌山矿段寻找隐伏矿资料解译模型,运用找矿模型对深部隐伏矿体是否存在进行判定,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