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储层沉积-成岩过程中物性演化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鄂尔多斯盆地Y25、Zh40区块长6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发现,胶结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胶结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储层的抗压实能力,也为后期的次生溶蚀提供物质基础,但胶结物的产生也占据一定的孔隙空间.两区块储层成岩作用是物性演化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储层类型为次生低渗透储层(或成岩型低渗透储层).Y25区块表现为早期胶结作用和后期的溶蚀作用强;Zh40区块表现为早期压实作用强,后期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强.储层形成过程中物性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沉积环境基础上,成岩场和构造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鄂东地区的志留纪地层为一套碎屑岩相沉积,因出露不佳且化石稀少,研究程度较低.本文报道了近期在武汉东部原划为"坟头组"的地层中新识别出来的一套紫红、红褐色夹少量黄绿色的碎屑岩组合,并将其厘定为清水组,相当于扬子地区的"下红层",根据该组中新发现的三叶虫、腕足类、棘皮类和鱼类等化石,其时代相当于埃隆中晚期至特列奇早期.武汉...  相似文献   
63.
张章  朱玉双  全洪慧 《地下水》2012,34(6):147-149,152
芦子沟地区长6油层组属于特低渗透储层,井网系统的合理性直接制约着该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好坏。通过对研究区进行生产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区出现的单井产能下滑等一系列开发矛盾与井网适应性相关。结合油藏工程论证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研究区的井网系统进行评价,得出研究区最佳井网形式为菱形反9点注采井网,井排方向应与主裂缝方向一致(北偏东70度),合理井网密度为35.02口/km2;通过对排状注水进行论证,得出目前研究区不适宜进行排状注水。  相似文献   
64.
田颜锋  刘晓刚  孙文  朱军 《测绘工程》2011,20(3):9-11,20
为提高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处理精度,在分析厄特弗斯改正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飞机的速度误差、方位误差和位置误差对厄特弗斯改正的精度影响,进一步研究模型中平方项对滤波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误差是影响厄特弗斯改正精度的主要因素,另外,厄特弗斯改正不需要进行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65.
再论华南志留系红层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形刺P.eopennatus带的确立和P.celloni带、P.amorphognathoides带的细分,使华南Llandovery统的划分和对比发生了变化,以往归入P.celloni带的地层,极大多数都要归属到P.eopennatus带,层位变低。依据牙形刺生物地层的分析,溶溪组(下红层)的时代可能为埃隆期晚期,...  相似文献   
66.
黄铁栋  王平  李慧  陈俊  周欢  韦欣 《新疆地质》2011,29(3):324-326
通过对主煤层煤岩组分对比发现,沙尔湖煤田煤显微煤岩组分以惰质组分为主,组分因埋深不同有差异.利用镜质组与惰质组组份含量比例关系,推测煤层在沼泽积水较深还原环境中形成.煤中惰质组分含量较高,说明成煤期地壳缓慢上升,沼泽积水变浅的氧化环境.煤田自西向东主煤层形成时期沼泽积水深浅(地壳升降)变化韵律一致,早期深水中心偏向东部(葛洲坝煤矿方向),晚期深水中心偏向西部(格鑫煤矿方向),东部持续缓慢抬升使成煤阶段处于氧化环境,惰质组含量逐渐增高,并明显高于西部.同时,煤中无机质含量较高,反映当时为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成煤环境.据巨厚煤层产出、聚煤中心赋存(直接在二叠系老地层上)和煤层稳定性及变化趋势多方煤层特征,认为沙尔湖煤田巨厚煤层的形成具异地成煤特点.  相似文献   
67.
周强  张毅  高长岭 《河南地质》2011,(10):34-34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获悉,河南省找矿重点项目——睢县西部煤整装勘查项目首个钻孔顺利结束,喜见4.6米厚的煤层。这标志着河南省首个煤炭整装勘查项目实现了开门红。  相似文献   
68.
煤厚的分级主要是从煤炭开采的角度来确定的,大于8m的厚煤层一概以巨厚煤层来称之。世界上,煤层总厚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总厚达到700多米;加拿大哈溪煤田二号露天区则为单层煤厚最大的矿区,煤厚达510m;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煤田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单层(6煤层)厚达244.7m,总煤厚达320.65m。从沉积、层序地层与构造诸角度出发,依据现代泥炭堆积与阴沉木堆积等现象进行厚煤层的成因研究,对异地成煤及一些超厚煤层的成因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9.
梁子 《地理教学》2011,(4):1+65-F0002,F0003
要说,我所见过的穷人已不计其数。 可是,见过穷的,也见过穷开心的,却没见过穷得一无所有,却乐得欢欣鼓舞的。  相似文献   
70.
川西拗陷丰谷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层属致密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在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段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成岩储集相及其成岩演化序列进行研究,探讨须四段优质储层成因机制.结果表明:须四段储层成岩储集相可以划分成4类,即弱压实强溶蚀残余粒间孔-溶孔成岩储集相、压实溶蚀溶孔成岩储集相、中强压实弱溶蚀溶孔-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