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拉隆穹隆出露于西藏北喜马拉雅带的东段,位于康马穹隆和错那洞穹隆之间。通过1∶5万矿产地质填图和精细剖面测量,在拉隆穹隆核部和围绕穹隆核部呈环状发育的滑脱系中发现一套含Be、Nb、Ta等稀有金属的钠长石花岗岩。拉隆花岗岩由内向外呈现出规律性的岩性变化,依次为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伟晶质花岗岩、钠长石花岗岩、伟晶岩及石英壳,表明其是一套岩浆分异程度极高的花岗岩。岩相学研究显示,拉隆钠长石花岗岩的矿物成分以钠长石、石英、钾长石和白云母为主,含少量石榴石,可见少量绿柱石和铌钽族矿物。岩石化学分析表明,该钠长石花岗岩以富含Be、Nb、Ta、Li、Rb、Cs等稀有金属元素及富含H_2O、P、F和B等挥发分为典型特征,其中稀有金属Be、Nb、Ta的含量均已达到工业品位,构成了Be-Nb-Ta稀有金属矿体。本文对拉隆穹隆核部的钠长石花岗岩进行独居石U-Pb测年分析,获得21.3 Ma的独居石结晶年龄,与区域上的淡色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拉隆含Be-Nb-Ta稀有金属钠长石花岗岩的发现,丰富了北喜马拉雅带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类型,对在北喜马拉雅地区寻找钠长石花岗岩型Be-Nb-Ta稀有金属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内蒙古准格尔煤田是煤系金属富集的典型,可以作为新的稀土元素来源,燃煤产物是煤型稀有金属提取冶炼的直接原料。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能谱扫描电镜(SEM-EDX)等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准能矸石电厂流化床燃煤产物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1)准能矸石电厂炉前煤稀土元素含量190.42μg/g,与世界煤相比表现为轻度富集,但在燃烧后,在粉煤灰和底灰中发生明显的分异,煤中稀土元素约80%进入粉煤灰,使得粉煤灰中稀土元素含量达到865.37μg/g,换算为稀土元素氧化物(REO)含量约为1 081μg/g,参照《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4—2002)规定的稀土元素工业品位要求,具有开发利用价值;(2)准能矸石电厂燃煤底灰与粉煤灰中的矿物种类基本一致,仅存在含量上的差别。燃煤产物的主要组成矿物包括莫来石、石英、赤铁矿、玻璃体等。其中莫来石含量16.3%~19.8%,非晶质玻璃体含量65.7%~69.1%,粉煤灰矿物中莫来石含量与附近的国华电厂(原准格尔电厂)及其他电厂相比相对较少,而非晶态玻璃体含量较高,可能的原因是其炉前煤(黑岱沟6号...  相似文献   
73.
河口地层独居石Th(U)-Pb年龄对长江贯通时限的约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代长江水系调整、东西贯通时限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长江发展演化的复杂性在近一个世纪的河流沉积地貌学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认识,但在贯通时限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河口地层中碎屑独居石的电子探针Th(U)-Pb年龄较好地限定长江东西贯通的时间在2.58MaBP前后。随着碎屑矿物微区分析技术的发展,锆石、独居石年代学和微区特征将成为研究流域演化、构造运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4.
新疆冲乎尔地区的蓝晶石-夕线石型递增变质带由绿泥石-黑云母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石榴石-十字石带、十字石-蓝晶石带和夕线石带组成;递增变质作用峰期温度、压力分别为T=520~640℃,p=(4.5~5.8)×108Pa;十字石-蓝晶石带和夕线石带变质岩中含有丰富的独居石,而且Th-U-Pb含量比较高,适合电子探针独居石CHIME法定年,独居石CHIME法确定的变质时代为268±10~261±20Ma,与阿勒泰地区发育的红柱石-夕线石型(低压型)变质带形成时代(262±10~264±22Ma)一致,说明阿尔泰造山带蓝晶石-夕线石型和红柱石-夕线石型递增变质带是同一次大规模的构造热事件的产物,时代为二叠纪中期。  相似文献   
75.
中条山和吕梁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是华北克拉通中部带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变质作用及其相关的花岗质岩浆作用是我们全面认识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性质与演化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条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两个样品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Pb化学法定年表明,永济和横岭关岩体变质二长花岗质岩石记录了两个主要峰年龄范围,分别为1884.7~1849.9Ma和1743.5~1738.8Ma;前者为变质年龄,后者为流体活化的年龄。吕梁山五个样品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Pb化学法定年表明,石榴石二云母片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的记录了>1902Ma、1883.3~1865.6Ma和1731.3Ma。>1902Ma年龄代表早期岩浆和深熔事件,1883.3~1865.6Ma代表峰期变质事件,1731.3Ma代表晚期流体活动事件。石榴石花岗岩记录了1882.8~1850.9Ma深熔岩浆事件。未变质花岗岩脉记录的1742.6Ma和石榴石二云母片岩记录的1731.1Ma为晚期岩浆-流体活动事件。综合上述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的结果,不难看出中条山—吕梁山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1885~1849Ma,并伴生有同期的S-型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恒山—五台山—阜平杂岩的变质变形作用同时发生,进一步证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拼合作用发生在古元古代晚期。  相似文献   
76.
大连地区前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自生独居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天锐 《沉积学报》1999,17(12):663-667
自生的稀土元素矿物一独居石在前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尚属首次。产地是大连地区金县金石滩,地层是震旦系的十三里台组。自生在石发现于灰绿色产化伊利石泥岩中,泥岩作为铁质浸染的红色叠层石灰岩的支也包含有针铁矿的细脉,因为许多独居石聚晶是被包裹在针铁矿细胞脉中。可以确定蓝细菌的生物矿作用对于自生独居石和铁质杂的形成都起作用。电镜扫描和电子探针的能谱、波谱分析证实,自生独居石为10μm左右的半自形柱单晶。单晶的  相似文献   
77.
独居石是华南产铀花岗岩中常见的含铀副矿物.龙华山岩体是粤北诸广山复式岩体中一个重要的产铀花岗岩,该岩体的独居石具有蚀变晕圈现象.但是,该岩体中独居石蚀变晕圈的结构和成分特征以及对铀成矿的指示意义尚未开展研究.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龙华山岩体的独居石蚀变晕圈开展结构和成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独居石蚀变晕圈是从内到...  相似文献   
78.
青藏高原东北缘茶卡北山地区发现了伟晶岩型Li-Be矿床,然而该地区尚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花岗岩类侵入体,这也制约了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的开展。本文报道了茶卡北山地区新识别的阿斯合塔花岗岩的锆石、独居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全岩Nd同位素资料。阿斯合塔岩体由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花岗岩组成;含石榴子石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分散分布,主要介于248~232Ma,独居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3.0±1.1Ma和246.3±1.0Ma。岩石具高SiO2(76.56%~77.70%)和K2O+Na2O(7.81%~8.50%),低Fe2O3T(0.50%~0.73%)和MgO(0.003%~0.072%)的特征,分异指数(DI)为94~96,铝饱和指数(A/CNK)为0.98~1.09,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  相似文献   
79.
在黑龙江东部鸡西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鸡D7井679.19 m井段,首次发现了一含金古砂矿层,其中所含重砂矿物有:自然金、自生独居石、碎屑独居石、磷钇矿、锆石、方铅矿、闪锌矿、金红石、钛铁矿、磷灰石、黑云母、绿泥石、黄铁矿、黄铜矿、白钛石、榍石、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铁锰矿、勃姆石、氧化铀矿、自然铜和自然铜-锌金属等.矿层厚度约为4.14 m,在砂岩薄片中目估重砂体积分数为10%~24%.含金古砂矿层的发现为金的来源提供了新线索.该古砂矿层疑似海岸带沉积环境中形成,如能证实则该矿床远景可观,笔者提出用磁化率测井的方法圈定隐伏古砂矿的建议.此外,由于发现莓状黄铁矿、自然铜-锌金属和自生独居石等,认为古砂矿是在有利于生物成矿作用的沉积环境中形成.  相似文献   
80.
刘燕学  宋天锐 《沉积学报》2009,27(5):1018-1026
系统测试和研究了辽东半岛复州湾十三里台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结果表明:Fe2O3/FeO均大于或接近于2,δEu均小于1,Ceanom除一个样品外,均小于0,U/Th比值均小于0.75,V/Cr比值均小于2,Ni/Co比值均小于5,反映强氧化环境,表明十三里台组沉积时水体很浅。其中十三里台组中的泥岩是一种富K、SiO2和LREE的特殊泥岩,为自生独居石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泥岩的CaO含量极低,小于0.68%,CaO/MgO小于0.6,Sr/Ba小于0.33,反映成岩时盐度十分低,为淡水沉积,沉积环境可能为叠层石礁后的淡水潟湖。从大地构造演化、沉积发展史和稀土元素元素特征分析,十三里台组沉积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处于Rodinia超大陆形成到裂解之间的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