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50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270篇
海洋学   17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浅谈阿舍勒黄铁矿型多金属矿的垂直分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舍勒黄铁型多金属矿床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的中泥盆统安山质—英安质火山—沉积岩中.矿体充填在火山管道内或火山口近侧,主矿体隐伏地下.矿化元素有铁、铜、铅、锌、金、银、硫、钡等,伴生有锗、镓、铟、硒、镉、铋等.矿体上部形态复杂并有分枝,向深部连成一体,是一个向北东侧伏的筒状体.矿体自上而下具垂宜分带,依次为:重晶石—硅化带;黄铁矿—多金属带;黄铁矿—铜、锌带等…  相似文献   
92.
苏格兰西北部马尔地区Loch Ba环状岩墙系由条带状流纹溶结凝灰岩组成。该流纹岩含有大量暗色隐晶质包体。根据流纹岩及其暗色包体的结构构造特征、斑晶矿物及组合、含量、化学成分特征和全岩的常量元素变化特征,认为Loch Ba岩墙之深部存在着一强烈分带的岩浆房,岩浆房上部为流纹质岩浆,其下为强烈分带区,由英安质至底部至少是镁铁质安山岩浆组成。岩浆的分异结晶作用、深部岩浆对来自上部岩浆的捕获晶的同化作用及蚀变作用是造成岩石主要元素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是对黑钨矿类质同象系列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测试结果表明在中红外区及远红外区的某些吸收谱带,其频率和强度的变化与黑钨矿中两端员组份FeWO_4和MnWO_4的相对含量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文中给出了频率变化的相关方程和相关图,并讨论了频率位移和强度变化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95.
镜质组的荧光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6.
97.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部沙一段和沙二段烃源岩主要处于成岩演化阶段,本文通过对其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的研究探讨了它们与过渡带气之间的关系,发现可溶有机质与同一样品的干酪根之间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生源组成,前者以Ⅱσ—Ⅲ型有机质为特征,而后者主要属Ⅰ—Ⅱ.型母质。在埋深1850~3060m的范围内,沥青A、非烃和沥青质的红外特征吸收及其有关参数呈一致的变化规律。由此划分出三个明显不同的演化阶段.并指出2200~2770m左右为沥青A、非烃和沥青质急剧降解的阶段,2500m左右达到高峰,其结果与过渡带气的形成密切相关。干酪根在该阶段虽然也表现出脱氧、脱脂基因特征,但以生成解聚沥青为主,与过渡带气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认为可溶有机质,尤其是其中的非烃和沥青质是东部凹陷过渡带气最主要的母源物质。  相似文献   
98.
江淮地区北部晚太古宙TTG质片麻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江淮地区北部的灰色片麻岩是深成侵入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以高铝型为主,具弱的负Eu异常或不明显。从英云闪长岩到奥长花岗岩,TiO_2、FeO、Ca0、MgO减少,而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增加。形成于晚太古宙华北陆台南东大陆边缘挤压的构造环境下,由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99.
江苏北部开敞淤泥质海岸的侵蚀过程及防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虞志英  张勇 《地理学报》1994,49(2):149-157
开敞淤泥质海岸是淤泥质海岸的主要类型,其自然演变过程,主要受沿海河流泥沙供应条件的制约,一旦泥沙供应消失,海岸往往进入不可逆转的侵蚀过程。江苏北部淤泥质海岸的侵蚀过程,起自1855年黄河入海口北归利津入海以后,主要是在近岸破波对岸滩物质的冲刷和潮流的输移扩散作用下进行的。通过对淤泥质海岸动力和沉积物性质的认识和概化,对海岸侵蚀过程作出定量模拟,并对该地区海岸防护工程作出评价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