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285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431.
432.
对测区岩石地层系统进行了重新划分厘定,正式填图单元33个、非正式填图单元20个;在南羌塘板片内首次发现晚三叠世磨拉石建造,并新建亭共拉组;将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南侧的接奴群解体为多仁组和日松组;证实竟柱山组与江巴组应为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江巴组应恢复其岩石地层单位,并在竟柱山组之上;发现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硅质岩建造被沙木罗组陆源碎屑岩角度不整合覆盖,从而揭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关闭上限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证实郎山组与下伏地层之间存在一大型海侵超覆界面;在古昌蛇绿混杂岩带内首次发现斜长花岗岩,获128Ma(Ar-Ar)年龄。证实拉布错一带有一条蛇绿岩带存在,并在蛇绿岩中获141Ma(Ar-Ar法)年龄,表明其构造侵位时期为侏罗系。  相似文献   
433.
郭卫英  单新建 《内陆地震》2005,19(2):142-148
以1997年11月8日发生在西藏玛尼的Ms7.5地震为例,应用多种红外遥感影像处理方法,提取地震发生前后的红外辐射的时空演变信息。结果发现,在震前4天震中所在的玛尔盖茶卡断层以及东昆仑断裂带,出现3—5℃的增温现象,该异常在地震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434.
东昆仑造山带清水泉南部的龙什更公玛混杂岩(新元古界万保沟岩群-下古生界纳赤台岩群)按岩性可分为3类岩片:复理石岩片、碳酸盐岩岩片、玄武岩岩片,其中复理石岩片根据其形成年代不同分为新元古界复理石岩片和下古生界复理石岩片.对复理石岩片、玄武岩岩片的沉积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龙什更公玛混杂岩中的新元古界复理石岩片为洋盆斜坡浊积扇环境的产物,新元古界玄武岩岩片为火山岛弧环境的产物,下古生界复理石岩片为有限小洋盆浊积扇远端相或远洋环境的产物.研究区龙什更公玛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混杂岩建造代表东昆仑造山带晋宁-加里东阶段陆壳裂解-闭合的洋陆转化过程,新元古代-加里东早期为洋盆裂解期,加里东中晚期洋盆由扩张状态转交为汇聚收缩状态,加里东晚期的中志留世末为小洋盆碰撞闭合期.  相似文献   
435.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包裹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华  唐菊兴  董树义 《矿床地质》2006,25(Z3):407-410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矿物中包裹体丰富,类型多样,有晶质熔体包裹体、流熔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3大类,其中流体包裹体又有气体包裹体、液气包裹体、气液包裹体、含金属矿物和/或石盐子晶的气液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本矿床是在较浅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成矿温度主要为246~300℃;盐度w(NaCleq)最高为31.3%~42.2%,而且其矿体均产于高盐度包裹体分布的范围内;流体成分以Na+、Cl-和H2O为主。在含矿斑岩的石英中发现了流熔包裹体,它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存在的直接证据,它说明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是花岗斑岩在演化过程中分异出来的岩浆热液形成的。  相似文献   
436.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中流熔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矿物中包裹体丰富、类型多样,有晶质熔体包裹体、流熔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三大类。其中,流体包裹体又分气体包裹体、液气包裹体、气液包裹体、含金属矿物或石盐子晶的气液包裹体。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该矿床是在较浅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成矿温度主要为246℃~300℃,盐度最高为31.3wt%~42.2wt%NaCl,而且其矿体均产于高盐度包裹体分布的范围内,并且流体成份以Na 、Cl-和H2O为主。在含矿斑岩的石英中发现了流熔包裹体,这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存在的直接证据,该证据说明了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是花岗斑岩在演化过程中分异出来的,由岩浆热液形成。  相似文献   
437.
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Mw75级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Peltzer等认为该形变场体现了地壳的非线性弹性形变响应,挤压象限和拉张象限的杨氏模量比值为2.相同的情形并没有在其他地震同震形变场中发现,通常用线弹性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考虑到他们所用断层模型的简化程度和纯走滑约束等,本研究认为非线性弹性解释是牵强的.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采用卫星观测得到的地表断层位置,去除倾滑为零的约束,基于非线性优化反演方法寻求拟合雷达观测的最佳断层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参数.结果表明,线弹性模型能够满意解释观测数据.断层在朝阳湖以东的段落最深达到165 km,随着断层向两侧延伸,深度逐渐减小;反演得到的断层倾  相似文献   
438.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交通辅助洞施工控制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雅砻江锦屏水电站辅助洞17.5 km交通隧道工程重点介绍洞内施工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了其中两次复测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采用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方法改善导线的点位精度,削弱旁折光等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影响,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分析表明加测陀螺方位角大大提高了导线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39.
为查明雷琼火山群中九斗洋干玛珥湖的第四纪地层空间展布,以及埋藏古火山形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地质背景资料,采用高效、便捷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对九斗洋干玛珥湖湖盆区进行勘测,并结合钻孔岩芯的研究进行验证。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盆地深部地层最高电阻率可达到300 Ω?m以上,盆地中央基岩以下存在高阻地质体,推测为岩浆通道位置。岩浆经过通道溢出后横向展布,覆于沉积地层上,随后在火山口内形成湖泊,堆积第四纪湖相沉积,其火山机构与玛珥湖型火山一致;2)九斗洋干玛珥湖第四纪松散沉积地层的电阻率通常<60 Ω?m,泥炭层电阻率最低;3)第四纪沉积总厚度为25~50 m,盆地松散沉积的岩浆岩基底总体平整,但尚有波状起伏。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钻孔验证是研究火山机构形态及火山口湖第四纪沉积空间展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0.
利用海洋模式POM模拟了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对历经其上的2011年8月1111号台风南玛都的响应过程。基于2个方面进行了模拟实验,其一是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对固定大小及位置的台风风场响应;其二是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对台风南玛都移动期间的响应。并分析了台风南玛都的风场和海洋响应南玛都的表层流场、SST及SSS。研究结果表明:(1)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对台风风场结构不对称的响应表现出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右侧的流速要远大于左侧,海流和台风一样具有右偏特征。海洋表面温度(SST)下降2~7℃,下降的空间范围直径在百公里,表现为右强左弱的不对称性。(2)上层海洋对驻台风的响应过程中,海洋流场及SST达到能量的极值后,会触发1个反气旋流场控制吕宋海峡,SST经过约10d时间恢复到初始态。(3)上层海洋对台风移动过程的响应表现为1个随台风移动的海洋流场,海流的强度和SST下降的幅度都较小,海流气旋式结构沿着路径有一定的拉伸,并且在路径后方出现尾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