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144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4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已在中国南部地区形成疫情高发区,并对中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形成了一定的威胁。登革热主要受到区域内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探究登革热疫情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流行风险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是有效开展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收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2010-2014年的登革热病例资料和土地利用、人口密度两种社会经济要素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回归(LUR)模型以分析登革热疫情与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并结合SLEUTH模型获取的2030年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基于人口密度预测模型获取的2030年人口密度数据,预测珠江三角洲地区2030年登革热疫情风险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社会经济要素对登革热疫情空间分布的影响在不同范围内存在差异,半径分别为10、7、10、2和1 km的缓冲区内的人口密度、草地、城镇用地、林地和耕地进入LUR模型并对疫情有显著的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779、-0.473、0.818、-0.642和-0.403),所构建的LUR模型效果较好(调整R2为0.796,F=390.409,P<0.01),留一交叉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7046,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拟合精度达到0.7101。2030年城市空间扩展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以及广佛的交界地区,而登革热风险预测模型表明2030年登革热疫情风险较大的区域与珠江三角洲城镇用地占比、人口分布较高的地区有高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广佛地区。因此,LUR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登革热疫情的空间分布,从而为当地卫生部门防控登革热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43.
海鸥沙是珠江三角洲一个极富特色的沉积砂体。本文基于钻孔资料并结合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 从沉积学和地貌动力学角度对全新世以来海鸥沙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海欧沙在全新世的沉积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河流相、河口湾浅海相和三角洲相。全新世海侵盛期以来, 虎门涨潮射流和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是影响海鸥沙形成演变的主要动力。6000—2500a BP, 受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的影响, 海鸥沙中北部地区一直处于冲刷无沉积状态, 由虎门涨潮射流带来的泥沙主要在海鸥沙南部沉积, 沉积速率约为0.67mm·a -1; 2500—1700a BP, 随着番禺平原的发育, 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逐渐消弱, 海鸥沙进入一个快速沉积期, 平均沉积速率约为15mm·a -1, 沉积由两端向中间发展; 1700—600a BP, 随着沙湾水道的形成, 海鸥沙中部迅速发展, 至600a BP左右, 海鸥沙基本形成并出露水面。  相似文献   
44.
文章就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劣势进行综合分析,用辩证的观点,找出改善以及修补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发展不足之处的基本思路,以期对其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5.
文章通过对海南海洋资源与产业现状的调查,结合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状况的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和探讨了海南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次并作出了排序,然后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6.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福建省煤田地质局随即出台了18条贯彻实施意见,提出要努力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提交煤炭资源储量2.8亿t以上,超额完成提交2.2亿t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提交煤炭资源储量2.5亿t以上;  相似文献   
47.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1):F0002-F0002
11月27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质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就国土资源系统如何推动参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座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郑金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张训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柏贵生、张庆坤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有关处室负责人、有关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沿海7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及省地勘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48.
在文献统计的基础上,对海峡城市群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定位研究表明,未来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的专题研究在诸多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9.
方华 《地图》2009,(2):66-71
现行的省级区划承继自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建立后,改“山川形变”为“犬牙交错”,打破过去以山川河流为分界的自然地理区划,采用省际边界交错分配的办法。从历史上看,传统省级建制(省制)意在“镇抚”而非“牧民”。它从空间上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某些省份凭借山川天险成为“行塞之国”,发展地方割据实力。但是,人为对自然经济区完整性的破坏也牵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商品交流日益频繁,地域分工协作加强,犬牙交错的省级边界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0.
环渤海经济区旅游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继续推进旅游资源深度整合和开发,打造环渤海旅游"金项链"成为当前环渤海经济区面临的主要任务.在分析地区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环渤海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的思路、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