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78篇
地质学   665篇
海洋学   100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永泰县名山室一天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名山室-天湖风景区的资源调查、定性分析,进行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适宜性评价及前景预测,将其定位为福建省的区域娱乐观光性风景区,并对其开发的区域形象设计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952.
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与焉耆盆地绿洲开发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章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自1958年以来博斯腾湖环境变化。认为:近40年来,自然因素对湖水位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人为活动对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绿洲开发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和大量的高矿化度农田排水排入湖区使得博斯腾湖区迅速演变为微咸湖,控制着博斯腾湖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和形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与恶焉煮盆地绿洲开发和绿洲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出尽管近10几年来绿洲环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但整个焉耆盆地环境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控制绿洲开发利用规模。适宜的绿洲发展规模,可保证绿洲环境和博斯腾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3.
新疆主要尾闾湖演变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亚洲中部大地构造格局及地貌轮廓均以山盆体系为特征,所有封闭性盆地中都发育有尾闾湖。晚第三纪以来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强烈碰撞和右旋挤压,将板内构造激活并以冲断、走滑方式将早第三纪晚期准平原化的大部分山地和相关地段再次抬升,形成了现代亚洲中部的山盆体系,同时导致了湖盆的形成演化和湖泊的变迁。湖盆演化包括湖盆联合、分解、迁移和变形等。湖泊不仅随湖盆的构造演化而变迁,而且构造对水系的调控也直接影响湖泊的物理、化学、水文和生态特性。亚洲中部尾闾湖在新构造作用下的演变具有区域同步性和地域差异性。许多尾闾湖,如艾丁湖、艾比湖、玛纳斯湖等都明显受活动构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4.
955.
胡受权 《河南地质》2001,19(2):101-109
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岩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的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实际可容空间变化往往由多因素复合作用所致,尤其湖平面变化与基底构造沉降的叠合,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实际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下第三系核三上段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及基底构造沉降曲线理论模型,并求取了可容空间变化速率曲线,据此,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模拟了泌阳断陷双河-越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沉积时期可容空间变化过程与陆相层序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56.
咸化湖相有孔虫及其在古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陆有孔虫化石群被一些学者视为是海侵或残留海的指相化石。中国西部内陆第四纪有孔虫化石群的发现及生存环境的研究表明,与海水无空间或时间通道联系的咸化湖泊相有孔虫是存在的。全面认识有孔虫的指相意义是理解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57.
958.
阿哈湖沉积物─水界面Fe-Mn循环的微生物影响分析万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阿哈湖,沉积物,Fe-Mn循环,微生物微生物参与的湖泊沉积地球化学作用在沉积物-水界面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贵阳阿哈湖沉积物-水界面F...  相似文献   
959.
对成都郊区龙泉湖近沉积物的污染程度作了实验研究,测试的污染物质包括:α-六氯己烷、γ-六氯己粽、DDT、DDD、DDE、茶酚、石油产品、苯芘、汞、铜、氮、磷、非晶质二氧化硅、硫、有机碳等,并对所有试样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最显著的是石油产品污染。  相似文献   
960.
西准噶尔界山前陆盆地晚期层序地层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准噶尔界山前陆盆地从晚石炭世到侏罗纪的发育与演化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前陆盆地早期(C_3—P)和晚期(T—J),后者为陆相沉积。本文对前陆盆地晚期的成生机制及其演化进行了定性研究与探索,并建立了盆地生长序列模式和建立了三叠—侏罗纪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式。阐述了陆相压陷盆地Ⅰ、Ⅱ型层序界面的标型特征以及前陆盆地晚期沉积体系域和湖水面升降曲线图版用于油气储集空间的预测;并建立了油气预测的储集层序格局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