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62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53篇
地质学   1973篇
海洋学   95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3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中国黄土磁化率与第四纪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Heller  F 刘秀铭 《地质科学》1992,(A12):279-285
  相似文献   
172.
中国黄土10Be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期,中国和瑞士科技工作者开始联合进行黄土^10Be研究。建立了黄土^10BeAMS测量的理想流程,发现了^10Be在黄土地层良好保存性等重要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确认了黄土^10Be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洛川黄土部面0.4-138m段600多个样品进行了^10Be测定,建立了2.5Ma以来大陆堆积物同位素记录曲线。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黄土孔隙性分类判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煜东  宫家文 《地质科学》1993,28(4):378-382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一典型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洛川黄土孔隙性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洛川黄土孔隙性预测的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黄土孔隙性分类、判别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6.
黄土中的粘粒含量较高、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性较强、阳离子交换容量也较高,这些因素对迟滞放射性核素的迁移有利。而且黄土的非饱和渗透系数K(θ)远远低于它的饱水渗透系数K_(?)。使得放射性核素在黄土中的迁移很慢。因此,包气带黄土作为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环境屏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7.
民和黄土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交接部位,对气候反应较敏感,对该黄土1.87-0.70Ma BP段进行了CaCO3和有机碳总量(TOC)的采样分析。民和黄土CoCO3含量在5.89%-18.63%之间变化,平均11.41%;有机碳含量较低,在0.007%-0.452%之间,平均0.088%。民和黄土中的CaCO3含量明显高于兰州、洛川和西安等地,而有机碳含量则远低于上述地区。黄土中CaCO3和有机碳含量变化反映了该区1.87Ma BP以来气候变干冷的趋向。分别受复杂的CaCO3来源与类型、困难的采样、地区上的差异对比等和有机碳保存条件、沉积速率以及“埋藏效应”的影响,黄土中的CaCO3和有机碳的波动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最后指出,在实际应用中,黄土(特别是黄土高原西北部)中CaCO3和有机碳气候指标应结合其他环境指标共同使用,才能从中提取正确的古气候信息。  相似文献   
178.
方鹏  王立强  折学森 《地下水》2006,28(4):98-101
本文结合某公路黄土路基处理现场试验,分析了冲击压实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适用性及处理效果,提出了工程施工合理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179.
集中黄土高原有古地磁, 古生物资料的红黏土-黄土风尘土状地层剖面, 对比并归并到一个相对完好的红黏土-黄土基础剖面上, 得到一个含有大约从8.0 Ma B.P. 晚中新世中期到第四纪晚期各时段含哺乳动物化石序列的综合地质剖面. 根据有关资料, 将该综合剖面划分为12个地层段, 除两个段缺化石外, 其余的皆含其特有的化石组合, 从下向上依次为含第一化石组合的第一地层段到含第十二化石组合的第十二地层段. 逐个分析所含哺乳类化石的特征, 恢复其生活时的气候环境. 黄土高原红黏土-黄土沉积时的气候环境从老到新大致是: 由晚中新世中期起的热-半干半湿、较暖半湿、暖较湿→上新世的微暖湿、凉干、较暖湿→第四纪冷干与温半湿频繁交替; 有从晚中新世中期起的稀树灌丛草原、多树灌丛草原、亚热带森林草原→上新世的稀树草原、干草原及第四纪的灌丛草原、干草原、荒漠的变化. 新近纪期间的气候环境是在暖湿背景上的变化, 波动幅度不很大, 高原各地的情况基本一致; 第四纪期间的则是在冷干背景上的变化, 波动幅度较大. 由新近纪进入第四纪气候是一个较显著的突变. 从更新世初期起黄土高原的气候环境就明显地显示了东南较西北暖湿的地域差别.  相似文献   
180.
通过对秦安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蜗牛化石的初步调查研究表明, 在距今22~6.2 Ma期间长达近16 Ma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发育过程中, 无论黄土还是古土壤地层中都保存有较丰富的蜗牛化石种类, 目前发现的15种蜗牛化石全部是陆生种类, 化石个体保存完整, 为原地埋藏的种群, 未发现水生的种类, 多数为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常见种类, 可划分为冷干和温湿两个生态类群, 冷干类主要见于黄土地层中, 温湿类主要分布于古土壤地层中. 自中新世至第四纪期间, 蜗牛化石Metodontia(间齿螺)类和Cathaica(华蜗牛)类的属种具有明显的演化趋势, 新的种类的出现和演化与这一时期大的气候环境的改变在时代上有较好的一致性, 反映了蜗牛生态种类对全球/区域性环境格局变化的响应.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有着相似的沉积背景. 研究结果为秦安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环境、气候演化等提供了生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