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3篇
  免费   1205篇
  国内免费   1342篇
测绘学   662篇
大气科学   568篇
地球物理   581篇
地质学   5804篇
海洋学   51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06篇
自然地理   50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主要由环潮坪石英砂岩、浅海碳酸盐岩和浅海—泻湖相暗色页岩3种沉积相组合构成,以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岩占主导。碳酸盐岩中除含有丰富的微古植物、宏观藻类和微生物建隆外,还发育大量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和微生物诱发的碳酸盐沉淀(MMCP)。微生物席和MISS构造在高于庄组上部(约1.6 Ga)和雾迷山组下部(约1.45 Ga)碳酸盐岩中尤为发育,表明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高有机质产量。在石化微生物席中,发现有丝状、球状细菌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围岩中发现有针状文石、花瓣状重晶石、放射状菱铁矿、铁白云石和葡萄状碳酸盐胶结物等多种自生碳酸盐矿物,指示甲烷厌氧氧化(AOM)导致的自生碳酸盐沉淀。中元古代的温暖气候和海洋分层、缺氧、硫化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高生产量和高有机质埋藏率。气隆构造和核形石状碳酸盐结核反映浅埋藏条件下活跃的成烷作用和甲烷排放,围岩和MMCP中富沥青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富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有可能形成重要的烃源岩。据微生物席、MISS构造及MMCP的研究,初步估算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的概略生烃潜力约为10×108t石油当量。  相似文献   
62.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沉积-构造的差异性及其油气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南海北部深水区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等新生代被动陆缘盆地,这些盆地经历了大致相当的从裂陷到坳陷的构造演化史,但在张裂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沉积-构造的差异性。构造沉降特征分析显示:在同一构造带上自西向东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在不同构造带上自北向南有盆地主要构造沉降发生的时段逐步变晚的趋势。这种沉积-构造的差异性对烃源岩的发育类型、分布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裂谷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陆相烃源岩发育,以陆生陆储陆盖型成藏组合为主;裂后期构造沉降幅度大的盆地,海相烃源岩发育规模较大,海生海储海盖型成藏组合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所占分量逐渐增多。推测渐新统湖相-湖沼相及海陆过渡相源岩和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应是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的主要来源,陆生海储海盖型、海生海储海盖型及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应是深水区基本生储盖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63.
黄土台缘滑坡地表水入渗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塬区提灌工程保证了农业生产,却造成了地下水位大幅抬升,使得近年来黄土台缘滑坡不断发生。黄土滑坡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后缘发育地裂缝以及落水洞,使地表水(灌溉水以及降雨)直接灌入坡体,诱发了大量黄土滑坡。因此,地表水入渗对于黄土滑坡机理研究以及滑坡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现场调查,对黄土台缘滑坡地表水入渗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包括:①地表水入渗与落水洞形成机制;②地表水入渗途径及其与黄土滑坡发育过程的关系;③降雨因素对于黄土滑坡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4.
云南省腾冲县苏家河口电站小江平坝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家河口电站位于腾冲县境内的槟榔江中游,为槟榔江水电开发梯级规划中的第三级电站,设计装机240兆瓦。2007年7月19日清晨5时55分,小江平坝石料场运渣便道边坡发生滑坡,造成29人死亡,5人受伤,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5.
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的地质、结构及变形特征研究以及稳定性分析,阐明了该滑坡成因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滑坡活动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剩余推力法对比分析天然及暴雨条件下不同层位的滑坡稳定性系数,得出在暴雨作用下滑坡表层滑带稳定性系数最小,不同滑带的稳定性受降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呈表层〉浅层〉深层的规律;这主要受滑带土的粘土矿物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形成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华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多分布在东南、南部花岗岩区、北部花岗岩风化土区等广大中低山及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个体规模小,稳定性差,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分布等特点。五华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文章简要评述了地质灾害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发展现状、滑坡灾害多种监测预报判据的利弊。利用综合信息处理决策方法,提出了基于权变理论的滑坡灾害监测预报新思路。分析了滑坡成灾的权变特征、环境因素和决策因素,建立了滑坡灾害预报决策概念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在预报决策中应遵循的动态性及满意性原则,为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8.
1991—09—2318:18左右,云南省昭通市盘河乡头寨沟村发生山体巨型滑坡,约2000万m3。滑体物质由玄武岩组成,具有整体滑落、位能大、速度快之特点。主动滑落之岩块,撞击山头后,变成十分破碎的岩石碎块,并以强大的动能沿着头寨沟沟谷向下游方向流动(呈干燥状态)达2.8km远,直至盘河岸边碎屑物质才停止下来。滑体滑落高差为760m。在头寨沟沟谷中,仅2~3min时间内这场罕见的巨型滑坡——碎屑流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共有216人遇难,7人受伤,掩埋牲畜252头,毁坏民房202间,毁坏耕地20hm。以及大量的森林植被,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据省计委国土办)。此次滑坡引起了强烈的地面震动,昭通地震台接收到震级为3.5级的震波。  相似文献   
69.
丽江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遥感影像判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ANG Qin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8,27(1):114-119
丽江市地质灾害多发,在滇西北旅游城市中较典型。应用遥感技术对丽江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遥感研究,可突破传统方法,发挥宏观、综合、直观、快速特点,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0.
汪国军  许洪亮 《云南地质》2008,27(2):257-259
标准贯人(“标贯”)试验锤击数,要确定粘性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简易计算公式。将经杆长修正的标准贯人击数N进行统计分析,再把修正击数平均值带人相关方程,计算粘性土的承载力标准值fk,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