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4篇
  免费   2218篇
  国内免费   2181篇
测绘学   1964篇
大气科学   2387篇
地球物理   2221篇
地质学   4875篇
海洋学   1597篇
天文学   567篇
综合类   1161篇
自然地理   2051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875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1160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915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742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9篇
  1961年   6篇
  1960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EMD的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雄  朱航  刘杰  曾钢平  丘学林 《地震》2007,27(3):57-62
利用EMD方法对中国大陆年度最大地震时间序列进行逐级分解, 得到5个本征模态函数(IMF)项和1个趋势项, 分析了各个IMF分量不同的周期成分同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运动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初步探讨了各个IMF分量的物理机理及其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陈玉香  杜建国  刘红 《地震》2007,27(4):99-109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 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单元的组合体。 有限元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值模拟方法, 由于能够将复杂介质的力学本构关系及边界条件问题转化成为常规问题的计算程序, 所以越来越多的地震学者将其应用于地震成因与前兆机理研究中。 该文着重介绍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及其模拟在地震孕育过程与前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并提出开展小尺度规模如岩石中矿物颗粒之间的力学行为的有限元模拟研究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3.
量子退火最优化与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量子退火最优化方法的思想是基于模拟退火方法发展而来的,但利用的是量子跃迁隧道效应的机制,这和模拟退火基于热力学的退火原理是不一样的.本文首先概述了量子退火和模拟退火的区别所在;其次主要论述了量子退火在最优化方面的应用发展情况,比如伊辛自旋玻璃问题,旅行商问题,布尔可满足性问题等,讨论了具体测试问题中量子退火方法的应用情况以及和模拟退火方法的比较;随后对基于量子退火方法的地球物理反演原理和方法做了相应的阐述,讨论了不同参数比如温度、横向场的设置,比较了处于不同的横向场和势能状态的概率大小问题;最后就量子退火方法在地球物理反问体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94.
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念框架及其关键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怀成  黄凯  刘永  郁亚娟 《地理研究》2007,26(4):789-798
河岸带生态系统作为河流-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渡区,具有一系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功能加以考虑。加强河岸带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已成为流域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国内外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河岸带生态系统特征,界定了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提出了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框架,主要从范围界定、问题诊断、目标设定、综合评价、管理策略、监测评估和反馈调整7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识别出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中的4个关键问题:①研究尺度问题;②河岸带管理宽度问题;③协调生态价值冲突问题;④国内河岸带生态系统管理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灌丛荒漠化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木本植物入侵及其导致的草原灌丛化已经成为全球范 围普遍发生的现象, 是草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干旱生态系统中, 此种类型的植被变 化将对区域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过度放牧、区域气候干旱化和自然火过程是 导致灌丛入侵和发展的主要控制因子。草原灌丛化过程中, 草地生态系统分布较为均匀的土壤养 分及相关元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发生分异, 关键生命元素C、N、P 、S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 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作用。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原灌丛荒漠化之间存在潜在的反馈机制, 人 类扰动的影响将使这种反馈作用变得更加迅速和灵敏。  相似文献   
996.
过去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并认识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规律是碳循环研究的关键 问题。本文回顾了全球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储量估算研究方面的若干进展, 包括基于各种方 法和资料的主要估算结果及其尚存在的不确定性。重点评述了末次盛冰期和中全新世两个时期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对8.2kaB.P.以来全球大气CO2 浓度呈现升高的现象 及其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全新世中晚期全球大气CO2 浓度逐渐升高与旧大陆地区陆地生态系 统碳储量减少的事实是一致的, 新石器时期特别是农业文明开始以后人类活动对陆地植被的持 续干预可能是造成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是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建立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 系统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采用模型管理技术, 其主要方法包括数据式模型管理、结构化 模型管理、面向对象的模型管理和基于知识的模型管理,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地管理资源 环境模型, 但对空间数据处理的功能较弱, 需要编写大量的程序代码。另一种途径是在GIS 中管 理模型, 如ArcGIS 中的ModelBuilder,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GIS 的空间数据处理能 力, 但对复杂模型的支持较差。根据以上两种方式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资源环境 模型管理框架, 把模型抽象为模型类与模型实例,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表达模型, 通过构建资源环 境模型引擎处理空间数据和模型数学方程; 利用模型库和数据库, 可以实现模型的有效管理和模 型重用。  相似文献   
998.
城市化进程中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特征及其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袁雯  杨凯  吴建平 《地理科学》2007,27(3):401-407
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发育受到自然条件和城市化的双重影响。依据遥感解译数据,围绕城市化水平、河流形态、河流结构和河流调蓄功能四个维度,就建成区面积比例、河流长宽分布、河系分维、河流调蓄能力等具体指标,分析了城市化水平和土地利用特征不同区域的河流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和功能状态,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的可能演化轨迹,尝试建立了城市化影响下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分类方法,提出了城市河流综合整治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保护自然河流结构,注重发挥河流综合功能等观点。  相似文献   
999.
应用分析模型是面向专业应用领域GIS的关键模块之一,其设计和实现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从而达到软件复用、降低系统维护成本的目标。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辽宁省鞍山市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系统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分析模型模块进行分析和设计,提出分别封装表达地质灾害分析模型方法的抽象类(class CModel)、描述灾害评价因子的抽象类(class CFactor),以及描述灾害分析单元格的抽象类(class CGridLayer)的设计方案,达到模块划分的“高内聚、低耦合”要求,便于模块的修改和扩展。以描述单元格的抽象类(class CGridLayer)作为模块与GIS平台的中间层,面向模块屏蔽不同GIS平台的实现细节,使得模块具备良好的可移植性。最后,以MapGIS 6.5为平台,按上述设计方案构建鞍山市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系统并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DEM内插方法与可视性分析结果的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际采样的散点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反距离权、样条函数、克里格、自然邻点内插、TIN内插5种内插方法生成规则格网DEM,并对其可视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揭示不同内插方法对可视性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和可视性分析对内插方法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可视性分析对内插方法比较敏感,不同的内插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可视性分析结果,其中相关程度最强的是样条函数内插和克里格内插、自然邻点内插和TIN内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