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59篇
  免费   5858篇
  国内免费   7763篇
测绘学   6041篇
大气科学   2661篇
地球物理   4883篇
地质学   21493篇
海洋学   3878篇
天文学   721篇
综合类   2353篇
自然地理   2450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257篇
  2022年   1378篇
  2021年   1506篇
  2020年   1178篇
  2019年   1642篇
  2018年   1210篇
  2017年   1188篇
  2016年   1236篇
  2015年   1373篇
  2014年   2059篇
  2013年   1698篇
  2012年   1970篇
  2011年   1958篇
  2010年   1765篇
  2009年   1619篇
  2008年   1754篇
  2007年   1484篇
  2006年   1416篇
  2005年   1268篇
  2004年   1209篇
  2003年   1200篇
  2002年   1099篇
  2001年   1194篇
  2000年   874篇
  1999年   908篇
  1998年   1043篇
  1997年   1022篇
  1996年   947篇
  1995年   888篇
  1994年   777篇
  1993年   704篇
  1992年   718篇
  1991年   757篇
  1990年   667篇
  1989年   607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2篇
  1975年   11篇
  1973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Helmholtz算子逆的多方向分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Fourier有限差分(FFD)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波场深度延拓方法,它需要用到包括Taylor展开、连分式晨开、迭代展开等一系列数学展开,将FFD方法从二维推广到三维时,需要解决二维Helmholtz算子的求逆问题。本文利用多方向分裂方法导出了二维Helmholtz算子逆的近似公式,可以应用于三维波场深度延拓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2.
煤层上覆地层含水不均匀性电法探测的可能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煤田上覆岩层中含水直接对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本文先从理论上阐述了电阻率勘探可以探测煤层上覆地层含水不均匀性的可能性,然后用简单的断层型薄层含水模型的CSAMT正演模拟结果展示出:地下900m深处,尽管只有20m厚的的含水岩层,但在电阻率剖面上该薄层的反映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从理论上和数值模拟实例说明,一定深度内一定厚度的薄层含水性的电阻率法探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23.
首先利用旱涝Z指数对全国9大气候区的旱涝进行了评定,并给出我国9大气候区旱涝Z指数的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1950年代我国除新疆地区处于偏早期外,其它几个区都处于多雨量期,1960年代由多雨向少雨转变的时期,1970年代——1980年代中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雨量偏少期;1990年之后我国各个区的雨量都有所增加。此外,还应用Morlet小波变化对我国9大气候区降水的旱涝周期变化、旱涝分型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6年、32年层次变化上,各气候区在不同时间段上,8年层次上降水的变化出现了一定的规律:东北、华北在1980年之后存在1年位相差;而长江中下游、江南及华南三者之间在1951~1970年时段上依次有着2年的位相差;长江中下游、内蒙及新疆之间依次存在着3年位相差。  相似文献   
924.
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位泰 《气象》2003,29(9):34-36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春末夏初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数DH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演变规律;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末夏初干旱的预测模型,业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25.
文中研究了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双热带辐合带(Double ITCZ)现象,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从海洋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Double ITCZ现象是在热带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条ITCZ的现象,这是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异常现象,与实际气候中出现的Double ITCZ现象并非指同一问题。文中对比观测和模式结果,指出了Double ITCZ现象的主要特征,针对它的出现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再利用模式输出的热量收支各项进行统计,得到了从海洋热收支分析得到的海表温度变化原因。与观测到的正常模态相比,Double ITCZ是一个异常的模态,它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西太平洋暖池区的降温和东南太平洋10°S附近的升温。海洋热量收支分析表明,暖池区的降温主要是受到扩散的作用,而表层平流的异常增暖在决定异常辐合带区升温过程中占第一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6.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中热盐环流对大气强迫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周天军 《气象学报》2003,61(2):164-179
大气环流与热盐环流 (THC)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挪威卑尔根气候模式 (BCM)的 3 0 0a积分结果 ,讨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 (NAO)对海洋的强迫与热盐环流的年际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在NAO活动的正位相 ,伴随着中纬度西风带的加强 ,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热通量损失剧增 ,同时海表盐度出现正距平 ,二者的共同作用 ,令表层海水变沉、密度增大 ,海洋层结出现不稳定 ,导致深对流发生。在NAO活动达到最强劲状态之后 3个月 ,拉布拉多海对流也达到最深。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强度变化对拉布拉多海对流活动的响应 ,要滞后 3a左右。而在年际尺度上 ,大西洋的极向热输送变化和热盐环流的变化则基本是同步的。对流活动对大气存在明显的反馈作用。在对流活动深度达到最大之后 1~4个月 ,对流热释放令拉布拉多海表层气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27.
三维坐标法放样高塔柱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型工程的建设需要施工测量快速准确地提供放样点位;新型测量仪器的应用为满足这种工程施工的需要提供了设备保障。然而,在实际荛中的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还值得测量人员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高塔柱施工放样方案的设计,探讨了应用电子速测信三维坐地放样高塔柱的几个实用问题。  相似文献   
928.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基于小波分析的滤波算法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分辨分析的信号与噪声分离方法和相应的图形图像滤波算法,该方法在滤去噪声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持图形图像上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29.
杨启和  杨晓梅 《测绘学报》1997,26(1):92-94,F003
测量和地图学中应用的三种纬度函数及其反解变换的线性插值方法杨启和(郑州测绘学院,450052)杨晓梅(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1概述在测量和地图学中经常应用到三种纬度函数的反解变换。现对这三种纬度函数的定义说明如下。1.1等角纬度φ...  相似文献   
930.
GPS长距离和多测段定位中广播星历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解先  朱文耀 《测绘学报》1997,26(2):140-147
本文分析了广播星历误差对GPS长基线和多测段定位结果的影响,由此提出了旨在减弱卫星轨道误差对于相对定位精度影响的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即先按卫星运动的力学模型建立状态方程,其初始状态向量由某组广播星历得出,由每组广播星历建立观测方程,由数值积分得出的参考轨道由广播星历toe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观测值的最小二乘平差所得的改正后的轨道,不仅可消除各组广播星历间的不一致性,而且其精度也高于任何一组广播星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