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1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61.
从撰写节目演播稿的内容出发,将天气预报节目的"科学性"和"服务性"结合起来,向大众宣传气象科技,提高气象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2.
从专业性、服务性、人性化及艺术性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撰写好电视天气预报稿件,并举出一些例子具体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63.
电视气象节目发展多年,节目形态日益丰富,节目制作模式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分析了广东的作业方式,认为日常节日的质量主要依赖于编导的把握,并对相应的编导业务素质以及编导如何运用业务意识把握节目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不仅应具备新闻特征,注重气象热点,实现事实的真实,而且文字应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和富于文采,以体现艺术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善于将气象科学语言转化成电视语言。  相似文献   
65.
数字化天气节目演播室技术概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简要介绍数字化天气节目演播室的原理,相对于模拟电视技术的优势,组建数字化演播室所依据的技术标准,以及主要设备的选型和技术参数。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组建数字化天气节目演播室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66.
电视天气预报已经由原先单一的预报模式转向更为广阔的电视气象服务领域,其中包括气象新闻的播报,气象影视部门应该运用自身独有的跨行业优势做好电视气象新闻这一传播模式,开辟气象报道的全新视野。  相似文献   
67.
1引言在少年儿童越来越多的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节目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央视一索福瑞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4-14岁的少年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h22min。而“天气预报”作为一项公众性服务节目。这个庞大而忠实的观众群体是不容忽视的。而在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日益细化的发展趋势下,少儿天气预报领域的发展却略显空白。根据调查,大多数的孩子不但很关注天气预报,而且对天气都有着自己的喜恶。因此。在黑龙江省电视台少儿频道开办了一档少儿天气预报节目——小小气象站。  相似文献   
68.
69.
彭颖  翁时秀  李立勋 《热带地理》2018,38(4):504-515
在回顾电视传媒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时空分析、标准距离法和决策树C5.0演算法,研究了2005―2015年4个直辖市和26个省会城市电视市场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电视市场空间格局存在3阶段变化特征,市场化发展期为南北差异格局,市场化推进期为东西差异格局,市场化深化期东西差异格局进一步细化;文化差异、电视传媒发展、市场的“马太效应”分别是3个市场化阶段电视市场结构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原因,市场化使电视市场结构从文化差异主导的空间格局演变为经济差异主导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0.
葛宝堂  李志聃 《中国岩溶》1996,15(3):291-296
岩溶是水工电法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为探明地下岩溶的发育与分布,对较为复杂的组合球形岩溶地质体,建立了计算其视电阻率的物理数学模型,并采用等效视电阻率迭代法计算沿测线水平方向及垂直测线水平方向上组合球形岩溶的中梯装置的ρs值。重点分析了不同组合模式的中梯ρs曲线形态特征,并讨论了μ2值变化,测量电极距MN大小对组合球形岩溶地质体中梯ρs异常的影响规律。得出中梯ρs曲线对沿测线水平方向的组合球形岩溶地质体分辨能力最强,而对垂直测线水平方向以及铅垂方向的组合球形岩溶地质体,中梯ρs曲线无法分辨;μ2值的变化既影响中梯ρs曲线异常幅度,也影响其形态;当两个组合球形岩溶地质体之间的距离ΔX与MN之比ΔX/MN≤1/3时,ρs曲线会发生畸变,直接影响分辨能力,并会导致错误的解释结果。故ΔX/MN值必须大于1/3,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MN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