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9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测绘学   221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694篇
海洋学   259篇
综合类   686篇
自然地理   5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中国沙漠》1992,12(2):1-14
兰新铁路通过戈壁地区线路长达1050km,铁路营建后受到戈壁风沙流危害,兰铁玉门段向阳湖、垦场区间长约30公里,危害尤烈。产生的原因是戈壁铁路修建中,破坏地表使蕴藏的沙粒失去掩蔽,成为风沙的来源和加强风沙流活动,并在铁路上形成积沙。经二十多年努力,采取"以林养障(沙障)","林外截沙源,路内消积沙"的防护措施,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992.
南方石山地区集“老、少、边、穷、山”于一体。造成贫困的自然原因在于:地形崎岖、土地少而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可方便利用的水资源少、地质灾害多、环境恶化。美国田纳西流域及南斯拉夫狄纳尔岩溶区治理、开发的经验启示,要使石山地区一亿人民脱贫致富,必须在全面治理、开发之前,进行系统规划的战略研究和开展开发资源、农业经济模式和农业地质,以及环境治理、恢复生态平衡等技术先行的战术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农户生计研究为微观尺度管窥西北干旱地区复杂人地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选取石羊河流域样带为实地调查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生态足迹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刻画生态治理下农户生计转型路径,评估转型结果(社会-生态效应),探究转型机理。研究结论显示:(1)石羊河流域农户生计转型存在2条路径:Ⅰ型生计转型路径和Ⅱ型生计转型路径,前者主要是由传统农业主导型生计发散向传统非农型、新型农业型和非农主导型生计,后者主要是从传统非农型生计转向非农主导型生计;(2)生计转型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降低了生态足迹,却促使流域社会结构趋于不稳定;(3)地理区位、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认知能力是影响农户Ⅰ型生计转型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认知能力是影响农户Ⅱ型生计转型的主要因素;(4)地理环境和政策变迁是农户生计转型的前提与起因,并从宏观尺度影响生计转型过程,而理性选择则成为农户生计转型的微观动因。生计转型结果(社会-生态效应)为政策制定者和农户提供反馈,并影响农户后续生计选择和区域发展的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994.
为促进中国对南极事务的深入参与以及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文章概述现有两大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谈判与制度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争议,分析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突破路径以及中国参与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法律依据的不足、科学证据的匮乏、具体规章制度的短缺以及对《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第二条权威解释的欠缺是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所面临的主要法律困境,而导致以上困境出现的关键因素涉及政治立场、经济利益、国际法理论和全球公海保护区实践;进一步深化国家管辖范围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协定与南极治理机制的协调适用以及全方位促进南极海洋保护区养护措施的实施和完善是突破困境的核心策略;中国作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应积极推动国内南极立法、加强南极海洋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鼓励国内非政府组织加入设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国际议程,积极参与讨论并明确表达立场与主张,进一步融入南极治理的非政府联盟,提高中国在南极海洋保护区设立中的国际话语权,更好地维护国家权益。  相似文献   
995.
富裕县政府明确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目前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96.
浅水湖泊湖沼学与太湖富营养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伯强 《湖泊科学》2020,32(5):1229-1243
自2007年无锡暴发饮用水危机事件以来,太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大规模治理,各种治理措施累计投资已经超过千亿元.监测显示,在治理初期太湖的氮、磷浓度下降明显,水质有所好转,但最近几年关键水质指标总磷与浮游植物叶绿素α浓度出现了波动,蓝藻水华有所反弹.研究表明,太湖的外源负荷并没有减少,这与城镇用水量增加、污水排放标准偏低、面源污染削减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内源负荷也因为蓝藻水华的持续而加重,浅水湖泊水深浅、扰动强的特点强化了磷的循环利用效率,加剧了内源负荷对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影响.气候变暖叠加营养盐富集的复合效应、流域风速下降以及暴雨事件频次和强度增加等气象水文条件变化,都促进了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蓝藻水华的时空分布特征则受湖泊水动力的决定性影响.太湖治理的曲折过程,凸显了大型浅水湖泊湖沼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未来需要继续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别是基于湖泊-流域系统的气象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生态学的学科交叉.对于太湖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管理,既要注重湖泊与流域相结合,更需要重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达到控制太湖富营养化、维护流域水环境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7.
海洋垃圾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协调机制、日常监测、预测预报、风险评估、国际合作、宣传教育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厦门市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与管理实践和经验,针对国内当前在海洋垃圾防治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厦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立法建设、关注源头控制、开展日常监测和预报、建立评价体系、拓展合作交流、强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为我国其他沿海地方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持续排放,被认为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引发诸多极端气候事件,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海水暖化等一系列环境负面效应。海洋是地球最大的活跃碳库,增汇潜力巨大。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为干预海洋生态系统、促进其对大气二氧化碳额外吸收封存的海洋负排放技术体系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根据负排放技术的应用场景,目前海洋负排放技术体系涵盖侧重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滨海湿地蓝碳、侧重于环境友好型养殖产业的海水养殖环境碳汇和借助生态工程技术手段的负排放工程增汇。海洋负排放技术在实现人为增汇的同时,有望通过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发挥其生态治理功能,从而应对海洋环流改变、海水酸化脱氧等全球海洋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污染的局部胁迫。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程子窳滑坡体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探索了滑坡体的形成机理,指出程子窳滑坡属牵引式滑坡,并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王颖  沈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6):121-125+179
以2010—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为研究视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的整体结构演变过程和多元治理主体的地位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协作治理主体网络密度不断增大,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愈加紧密;各治理主体之间地位差距不断缩小,中央政府协作治理参与减少,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