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1491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6篇
  1945年   3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论界牌峪地区“陀状”角砾岩成因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南石门界牌峪地区存在大量的所谓“陀状”角砾岩,它们互不相连,外观圆形,有的聚集成群或者呈完全孤立的山包。角砾岩地表多为椭圆状和等轴状,与围岩多呈刺穿状接触。通过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认为该区“陀状”角砾岩是一种由热泉气体及部分物质在封闭还原条件下产生急剧爆发所形成的特殊的角砾岩群。它们是一种极好的容矿控矿体,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2.
The data available show that some Antarctic carbonaceous chondrites are similar to Cl meteorites.Tehy contain a lot of phyllosilicate aggregates and the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whole-rock samples is approximate to that of C1 chondrites,so they are named after quasi-C1(Q-C1)chondrites Unlike Cl metcorites,the Q-Cl chondites possess chondrule structrue,and the compositions of hih temperature condensates(chondrule fragments,mineral grains or aggregates)show that the oxygen fugacity varied within a wide range in the surroundings where they were formed,similar to the variation range from E.H.L,LL to C group chondrites.It is inferred that the Q-C1 chondrites could be formed at the edges far from the equator in the whole asteroid region of the solar nebular disk.where the nebula was lower in density and the condensates were lower in accretion velocity,so that the hydration of chon drules and matrix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nebular condensation.The discovery of the Q-Cl chondrites and the fact that the earth and other terrestrial planets contain water indicate that at the edges far from the equator in the terrestrial reigion of the solar nebular disk,a large amount of water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lattice of minerals in the condensates as a result of hydration during nebular condensation,and then found its way into the interior parts of the Earth and other terrestrial planets due to accretion.  相似文献   
53.
马家沟灰岩(古)岩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华北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岩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包括沉积岩溶,暴露岩溶,埋藏岩溶,现代岩溶及陷落柱等,指出了沉积岩溶和暴露岩溶洞穴不能保存或保存甚少,但对后期的岩溶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最后,提出了今后奥陶系灰岩岩溶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4.
假玻状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假玻状岩研究的主要进展,假玻状岩形成的磨擦熔融机制与机械磨碎机制实际上不是过去所认为的是两种互相排斥的机制,而是在假玻状岩形成过程中两个密切相关的阶段,磨碎作用是熔融发生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假玻状岩不仅可以形成于脆性域(与碎裂岩相关),而且可以形成于脆韧性过渡区(与糜棱岩相关),形成的最大深度可达18km;假玻状岩是围岩中矿物选择性熔融的产物,矿物优先熔融的顺序(从易到难)为:层状硅酸盐、链状  相似文献   
55.
鄂西地区完整灰岩地层的视电阻率、密度、声波、自然伽马等曲线形态受灰岩胶结物质成份和泥质含量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灰岩地层受到构造、溶蚀作用产生破碎带、岩溶、裂隙等不良地质体或存在地下含水体时,各测井物理参数发生变化并在曲线形态上呈现异常反映,据此可以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类型进行准确判断。测井技术在鄂西地区灰岩地区隧道深孔勘探中的应用,补充、验证了钻探资料,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山西五台地区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中生代燕山造山带的西南端,分布于系舟山掀斜向斜的北西翼,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空间上由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逆冲断裂组成,剖面上表现为侧幕展布的犁式逆冲断裂所构成的前陡、后缓的单冲式叠瓦状构造。主体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冲.逆冲扩展方式为前展式,运移距离大于5.8km。推覆构造中应力状态在横、纵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根带以挤压为主的高角度逆冲断裂及复杂多级褶皱为主;中带以单剪为主,形成叠瓦状构造;锋带挤压作用增强,发育反冲断层和不对称褶皱。随着挤压应力的松弛减弱,山前形成规模较大的正断层。  相似文献   
57.
长江中游洪水沉积特征与标志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水记录是研究洪水规律的重要依据。通过对1998、1999、2002年长江中游洪水沉积物的系统观察、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洪泛沉积在沉积体形状、沉积结构和沉积物成分等方面,具有与正常河道沉积明显不同的特点,可为古洪水事件确定提供可能和依据。根据沉积环境的不同,长江中游洪泛沉积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溃口洪水事件的沉积、滨岸带的洪水沉积和洪水漫滩沉积。进而对各种类型的沉积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初步建立了其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58.
邢台矿大青灰岩水文地质条件及疏水降压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邢台矿5号煤层底板大青灰岩发生209m3/h突水量的情况,本文以分区叠加放水试验所取得的实际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井田大青灰岩水文地质条件及疏水降压可行性;给出了奥灰水与大青水水力联系的具体块段;得出了井田大青灰岩含水层具有块段可疏降性的结论.指出对于局部不可疏降地段应先消除不可疏降的影响因素,才能实施带压开采,从而达到安全采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9.
本文根据理论上灰岩中36Cl的5个来源,论述了36Cl在灰岩深度剖面上的4个分布特征,描述了36Cl的采样方法和AMS的分析技术。计算出北京石花洞地区奥陶纪(O2)灰岩的表面侵蚀速度(ε=17.40μm/a)。  相似文献   
60.
梅冥相 《古地理学报》2005,7(4):437-447
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高于庄组为一套厚度约为1 600m的碳酸盐岩地层,包括四个段:第一段以潮坪相叠层石白云岩为主;第二段主要为含锰白云岩;第三段发育较多的纹理化石灰岩和泥晶灰岩;第四段则以叠层石岩礁(叠层石生物丘和生物层)的发育为特点。根据岩相到岩相序列可在该套碳酸盐岩地层中识别出L-M型、潮下型、环潮坪型米级旋回层序。根据米级旋回层序的有序垂直叠加形式所反映出的沉积相序列可以把高于庄组划分为13个三级层序(SQ1至SQ13),并进一步归为4个二级层序。在以灰岩为主的高于庄组第三段中,其中的第三个三级层序(SQ11)中部的灰岩层中发育臼齿状构造。这种臼齿状构造以特别的形态、富含有机质、易硅化等特点可能表明了前寒武纪碳酸盐岩沉积作用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在浅水环境中发育叠层石而在较深水环境(中缓坡)中发育臼齿状构造,臼齿状构造就象叠层石一样是一种极为特别的与生物沉积作用相关的沉积构造;第二、在发育叠层石的潮坪环境中有利于发生白云石化作用,发育臼齿状构造的地层则以灰岩为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前寒武纪白云岩似乎又不是原生白云岩。实际上,这些特征本身即代表了一些前寒武纪沉积学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这些问题将会得出更加接近自然事实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