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2篇
  免费   881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364篇
地质学   2175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6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苍山5.2级地震的地形变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杰  冯志军 《地震》1997,17(4):417-424
运用新方法对苍山地震前后的形变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重点分析形变异常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1)苍山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调整的结果;(2)以外围区100-200km中短及短期异常为主,而震中100km内的近源区异常并不显著;(3)进入短期的异常标志是中短期异常出现转折或反向。  相似文献   
72.
万京林  李齐 《地震地质》1997,19(1):88-90
对采自红河断裂带元阳—嘎洒段的4个片麻岩和糜棱岩样品中的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FT)测年,得到5.61~10.64Ma的年龄范围。结果表明,RRFZ段磷灰石FT年龄有从东南向西北变新的趋势。结合已有的钾长石多重扩散域(MDD)模式结果,得到该段150℃至110℃温度范围的冷却过程(冷却速度为3.4~9.45℃/Ma)。FT结果反映的特征与南海盆地得到的15Ma时断裂带所受力的转换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3.
将同安岭-牛腊岭火山地层划分为六罗村组,汤他大岭组,岭壳村组,总厚度达5429m。六罗村组下部以玄安山质火山岩为主,上部为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熔岩,汤他大岭组主要为英安岩类火山岩,岭壳村组为流纹岩类的岩石,构成2个喷发旋回,根据同位素年龄,确定火山岩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与海南岛下白垩统鹿母湾为同期产物,相当于我国东南沿海白垩纪火山岩。  相似文献   
74.
东营凹陷地质构造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重力异常图和贯穿全区的地质剖面,明确了东营凹陷的次级洼陷是东营东部洼陷和博兴洼陷,纯化-乐安隆起带是两者之间的中央隆起带。东营东部洼陷内的东辛构造带位于洼陷中心部位,基底无隆起,是膏盐层上拱而成的底辟构造,形成时还受基底掀斜、左旋张扭应力,东营三角洲挤压等影响。该构造带于沙三段沉积时期开始形成,其边围形成了牛庄,利津,民丰等三级洼陷,因此该构造带是东营东部洼陷的中央构造带,而非整个东营凹陷的中  相似文献   
75.
陕西小秦岭地区太华群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小秦岭地区太华群变质岩与国内外许多高级片麻岩区类似,存在大量的深成花岗质片麻岩体,它们经过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形成具不同基础岩石类型的多相片麻岩。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区内岩石组合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将原划太华群重新厘定为太华岩群、翁岔铺片麻岩套、太峪岭片麻岩套、佛头崖单元、罗斑花岗伟晶岩及葫芦沟变砂岩,并首次在本区建立了相应的构─岩石单位体系。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总结苗儿山岩体中段铀矿田成矿断裂构造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该地区37条主要硅化断裂带的成矿条件,并对其找矿的远景进行判别和优选,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7.
NEE向阿尔金主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以左旋压扭性活动为特征,仅西端发育张性构造,并可划分出两期变形,新构造运动强度在时间上自上新世晚期开始至第四纪断裂活动强度增大,在空间上自SWW向NEE方向断裂活动强度逐渐减弱;柴达木北缘的新构造运动可划分为两期,其主要构造特征表现为向柴达木盆地逆冲的前进式叠瓦道冲带,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时的北界相对于第三纪时的北界向南迁移了数十公里;河西走廊盆地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盆地边缘断裂的逆冲兼走滑,盆地接受新生代沉积、盆地内第三系的轴面南倾的褶皱;NEE向阿尔金主断裂带与其南侧的NWW向断裂带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相互协调、同时活动的两组关系紧密的构造带,两者的共同活动构成了断块运动。  相似文献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