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295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中国白垩纪沙漠中的戈壁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戈壁是广义沙漠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沙漠研究尤其在古沙漠研究中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古今沙漠的研究,讨论了戈壁的形成作用、中国白垩纪沙漠戈壁沉积和风磨石的形成和分布特征,以便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2.
新疆北部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疆北部区域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元素的丰度值、变化系数、元素在地层及侵入岩中的分布规律、元素共生组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研究,阐明了新疆北部区域上,不同时代地层及岩浆岩中元素及地球化学异常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3.
闽西南地区成岩成矿作用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西南地区是特提斯构造域向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域转换的典型地区,区内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构造单元格局和多种成岩成矿环境。多期多阶段火山侵入岩浆作用为矿集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热液活动条件和深部热源基础。笔者总结了研究区矿床时空演化规律、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构造环境的关系,指出复杂多变的构造环境造成了本区矿床具多时代、多层位、多矿种、多成因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4.
Clay minerals from different Cretaceous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s of Egypt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D,DTA,dissolution analysis(DCB),IR,Moessbauer and X-ray 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 spectroscopes.The purity of the samples and the degree of their structural order were determined by XRD.The location of Fe in the octahedral sheet is characterized by absorption bands at-875cm^-1 assigned as Al-OH-Fe which persist after chemical dissolution of free iron.The Moessbauer spectra of these clays show two doublets with isomer shift and quadrupole splitting typical of octahedrally coordinated Fe^3 ,in addition to third doublet with hyperfine parameter typical of Fe^2 in the spectra of Abu-Had kaolinite (H) sample.Six-lines magnetic hyperfine component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hematite are confirmed in the spectra of both Isel and Rish kaolinite samples.Goethite was confirmed by both IR and DTA.Multiple nature of ESR of these clays suggested structural Fe in distorted octahedral symmetry as well as non-structural Fe.Little dispersion and low swelling indices as well as incomplete activation of the investigated montmorillonite samplas by NaCO3 appear to be due to incomplete disaggregation of montmorillonite particles.Thi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ability of Fe-gel to aggregate the montmorillonite into pseudo-particles and retard the rigid-gel structure.However,extraction of this ferric amorphous compound by dithonite treatment recovers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montmorillonite samples.On the other hand,the amount and site occupation of Fe associated with kaolinite samples show an inverse correlation with the parameters used to describe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perfection,color,brightness and vitrification range of these kaolinite samples.  相似文献   
125.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侵入岩特征及构造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辽宁古元古代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太子河凹陷以南的营口、宽甸、丹东、桓仁等地。本文概述了侵入岩地质、岩石、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探讨了其源区有原幔源型、壳幔混源型、壳源型的属性。岩浆演化规律为:造山前富Mg质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系列与钙碱系列双向演化;造山期由中酸性→酸性、由钠质→钾质;造山后崩塌期由基性→中性→酸性,由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系列,由钠质→钾质。构造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和模式为造山前毗芦寺超基性-基性杂岩侵喷就位,造山早期条痕状花岗岩同构造底劈侵位,造山主期片麻状黑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同构造中高位侵入,造山晚期块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高位侵入,造山期后构造崩塌期辉长-辉绿岩组合、闪长岩-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组合伸展就位。  相似文献   
126.
米仓山地区晋宁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造岩矿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仓山地区晋宁期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形成于弧后海盆地环境,是扬子板块北缘晋宁期造山构造岩浆旋回早期阶段岩浆活动产物,具有层状侵入体的特征。其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和角闪石。对这些矿物的产生状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了矿物种属;并根据主要造岩矿物特征探讨了米仓山地区晋宁期基性超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性质、来源、成岩条件及其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27.
长江中、下游铜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长江中、下游铜矿床主要为斑岩型、夕卡岩型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文中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等三方面讨论铜矿床的成矿模式,指出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夕卡岩型矿床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的形成与斑岩型矿床的形成一致,主要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  相似文献   
128.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进入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附落所形成的,它们可形成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我们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透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亚热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冷分子混生现象。  相似文献   
129.
沟宗海 《西藏地质》1996,(1):138-147
本文描述了西藏固着蛤类化石4新种在讨论固着蛤地理分布的同时,将其划分为3个固着蛤组合,它由东向西呈带状属布,各组合显示了不同的化石特征。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