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293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额尔古纳成矿带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蒙古—兴安造山带内。区域上大面积出露中生代火山岩及沉积碎屑岩,而元古宙和古生界则零星出露。岩浆活动较为强烈,有海西期、燕山早期和晚期。研究表明,前中生代地层中富含Cu、Pb、Zn、Ag、Mo,其中,上元古界碳质板岩含Ag高达27×10-6。这为燕山期成矿作用奠定了部分物质基础。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使这些成矿元素在一些岩石中进一步富集。燕山早期形成的超浅成斑岩富含Cu、Mo,是斑岩型Cu、Mo矿的成矿母岩,其围岩主要是富含Mo的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晚期形成的超浅成侵入岩富含Ag、Pb、Zn,是银铅锌矿的成矿母岩,其围岩为富含Ag、Zn的南平组(J2)或富含Ag、Pb、Cu的塔木兰沟组(J3)。  相似文献   
992.
赣东北田坂盆地的构造反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东北田坂白垩纪陆相红盆,属古鄱阳盆地东部的残余小型盆地。除具陆相盆地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十分突出的叠加褶皱变形特征,因而极为少见。这种发育在田坂陆相红盆中的以E—W向和NE向两组不同轴迹方向相复合的褶皱叠加干扰图像的成因可能是在盆地所处的特殊边界条件下,受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的控制,导致田坂盆地在中生代末发生构造反转及递进构造变形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陈立辉  韩宝福 《岩石学报》2006,22(5):1201-1214
阿尔泰造山带东段的乌恰沟地区发育大量镁铁质侵入岩(岩脉或小岩体),包括闪长玢岩和具堆积结构的角闪辉长岩和橄榄辉长岩。锆石SHRIMP U-Ph同位素定年结果说明这些镁铁质岩浆的侵位时间为257.4±5.3Ma,与峨眉山玄武岩相近(259±3Ma)。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和Ta,具K和Pb的正异常,LREE相对HREE富集,即具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它们之间还存在互补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闪长玢岩存在Ba、Sr、Eu、P和Ti的负异常,橄榄辉长岩具有Ba、Sr、Eu、P的正异常,而角闪辉长岩具有Ti的正异常。如果扣除围岩混染和后期流体交代的影响,这些岩石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因此闪长玢岩和两种辉长岩分别代表同源岩浆因结晶分离作用形成的演化岩浆和堆晶岩。乌恰沟晚二叠世镁铁质侵入岩和新疆北部早二叠世与铜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都具有与弧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被俯冲改造的陆下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特征。但是与后者相比,前者的Mg~#值、ε_(Nd)(t)值和La/Nb比明显偏低,暗示存在软流圈地幔来源物质的显著贡献。综合阿尔泰乌恰沟地区镁铁质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我们推测该区在晚二叠世存在地幔柱与岩石圈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华北克拉通北部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主要分布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中及附近,为一套高碱高钾的基性-中性岩,以正长岩类为主。本文通过开展系统的 Nd、Sr、Pb 同位素研究,发现所有岩体岩石均以高负ε_(Nd)(t)为特征,ε_(Nd)(t)=-3.4~-7.5,平均值为~4.8,这与研究区古-中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石的 Nd 同位素特征(ε_(Nd)(t)=-4~-8) 一致,与燕辽裂堑系发育的偏碱性火山岩 Nd 同位素特征(ε_(Nd)(t)=-4.3~-8.9)也比较相似,表明它们的物质来源相似,都与富集地幔有关。Sr 同位素初始比值(~(87)St/~(86)Sr)_i比较低,主要变化在0.7028~0.7053之间,平均值为0.7041。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普遍较低,~(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 比值变化范围(梁屯-矿洞沟岩体除外)分别为14.500~15.70l、14.887~15.150和34.178~36.537,平均值分别为14.968、14.984和35.057。在ε_(Nd)(t)-ε_(Sr)(t)图解上,所有岩体的投影点均在地幔演化趋势线附近,比较接近 EMI 型富集地幔端员,暗示它们的物质来源与 EMI 型富集地幔有关;钾长石 Pb 同位素模式图也说明这些岩体物质来源与地幔和下地壳有关。通过两端员混合模拟,揭示了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下地壳物质混染,平均约14%左右。从2.5Ga 左右开始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亏损程度逐渐变小,在2.2Ga 左右局部呈现富集性特征,1.85Ga时整个岩石圈地幔已经完全转变为富集性,之后富集程度越来越高。推测早期俯冲携带的壳源物质以及后期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可能是岩石圈地幔逐渐转变为富集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藏南江孜—哲古一带广泛分布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产出的辉绿(长)-辉长闪长岩脉,它们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发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浪卡子附近辉绿岩脉中的锆石进行SHRIMPU-Pb测年,对其结晶侵位时代进行了约束。测年结果表明,两件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值近于一致,分别为134.9±1.8Ma(MSWD=0.65)和135.5±2.1Ma(MSWD=1.40),不仅代表了辉绿岩的结晶年龄,而且记录下了新特提斯洋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扩张的时间。这一测年结果对于构建青藏高原新特提斯洋晚期演化的时间格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特提斯洋在侏罗纪…  相似文献   
996.
白垩纪特殊沉积的古气候指示及红层定量古温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珂  李祥辉  王成善 《四川地质学报》2006,26(4):199-203,209
介绍了白垩纪陆相红层研究的现状及前景,特别是其在白垩纪陆相古气候恢复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系统讨论了白垩纪陆相红层中的特殊沉积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并讨论了碳酸盐岩氧同位素方法定量古温度恢复的可能性及其局限性。指出白垩纪古气候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并结合陆相红层的类型、特殊沉积的分布,参照古生物的地理分区对白垩纪古气候进行初步地理分区。  相似文献   
997.
鸡西盆地白垩纪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西盆地白垩系包括下白垩统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猴石沟组及上白垩统海浪组等。白垩纪碎屑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高SiO2、低Fe2O3、FeO、MgO的特点,说明白垩纪碎屑岩的源岩主要为长英质岩石。岩石的稀土元素具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具弱的负Eu异常,其特征类似于上地壳特征。白垩纪碎屑岩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上地壳微量元素的含量基本一致。综合分析砂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判别图解,可以认为,城子河组砂岩主要反映被动大陆边缘的源区构造背景,穆棱组砂岩反映活动大陆边缘源区背景,猴石沟组砂岩反映的源区为大陆岛弧源区构造背景。结合古水流方向和岩屑所反映的源区岩性特点,认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造山带构造杂岩是鸡西盆地白垩纪沉积碎屑岩的主要物源。但随着物源区剥蚀深度的增加,基底古老变质岩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998.
The uranium deposit Straz pod Ralskem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zech Republic was exploited by underground acidic leaching between 1968 and 1996. More than 14000 tons of uranium were produced during this period. More than 4 million tons of H2SO4, 300 thousand tons of HNO3, 120 thousand tons of NH3 and other chemicals were injected in Cenomanian sandstones. The mining has resulted in a large contamination of ground waters. Lateral hydrodynamic dispersion of the pollutants and migration of pollutants across aquitard are a potential hazard to drinking water supply and to surface aquatic environment, Chemical leaching was done by forced circulation of a technological acid solution introduced to the sandstones through injection drill holes and withdrawal of the enriched resulting solution by production wells. The solution is reacting not only with uranium ore, but also with minerals of the rock environment. Hydrogen ions are replaced by uranium and other cations leached from the rock, especially Fe, Al, Be and As. Ammonia remaining after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yellow cake (ammonium diuranate) was rejected underground in spite of that it serves no purpose in the underground leaching.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l, Be, As and ammonium ions in ground water became the most serious ecological pollutant. Modelling of the hydrodynamic dispersion of the pollutants predicts the future risks to local water supplies in 200 to 500 years. A possible way to reduce the risk is an immobilization of the pollutants in deeper parts of the sandstone aquifer. We found that modeling of the geo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classical hydrochemical models give unrealistic results because of formation of colloidal particles.  相似文献   
999.
从成岩成矿方面论证了大兴安岭地区存在两期岩浆-成矿作用,它们分别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形成于造山环境,成岩、成矿物质来源较深,以幔源为主,成矿主岩为钙碱系列中酸性浅成侵入岩,主要矿种为Cu;晚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形成于伸展环境,成岩、成矿物质来源较浅,以壳源为主,成矿主岩为酸性浅成侵入岩,主要矿种为Sn.  相似文献   
1000.
郯庐断裂中段管帅拉分盆地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帅盆地是郯庐断裂中段产出受左阶式走滑断裂控制的白垩纪盆地。该盆地长约30km,宽15km,具长宽比近于2:1的菱形构造格架。盆地内白垩纪王氏群的沉积时代为距今116~73Ma,总沉积厚度>3470m,沉积速率>80cm/103a;主体以冲积扇相—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同沉积构造发育,沉积相变剧烈,沉积中心侧向迁移特征明显,并与边界断裂的走滑效应具有一致性,具有拉分盆地典型的构造背景、构造格架及沉积特征。确定管帅盆地为郯庐断裂白垩纪走滑过程中形成的拉分盆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郯庐断裂左阶式走滑活动的构造特征及其对管帅拉分盆地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