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532篇
海洋学   109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易门矿区的含矿层位—绿汁江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德勇 《云南地质》1993,12(1):50-56
易门矿区主要含铜的狮山段的层位归属以及绿汁江组地层分布区的构造形态,是这一地区的老大难地质问题。本文报道狮山段岩性特征、上下接触界面、绿汁江组内的分层及其在区域上的情况,由此认为狮山段确系绿汁江组的一部分。狮山段位于绿汁江组所组成的一大海进旋回的下部,本身是一个次级海侵沉积岩系;狮山段与因民一落雪组有明显差异,不是同一层位,不是底辟或断块构造所造成。上冲于绿汁江组白云岩中的紫色层“刺穿体”是存在的,但它仅来源于狮山段而不是因民组。作为易门矿区主要含矿层的狮山段,在东川、罗茨、元江等地都找到不同程度的矿化显示,应重视在这一层位中寻找矿床。  相似文献   
982.
983.
984.
本文报道了辽宁弓长岭二矿区太古宙纹层状斜长角闪岩中微球粒之发现。微球粒一种呈暗色、不透明、有磁性;另一种为浅乳黄—棕黄色、透明—半透明、无磁性或弱磁性。它们多为玻璃质,强磁性者为磁铁矿。微球粒具气孔、瘤状、气泡塌陷、连体、凹坑等反映强塑性、高速运动、富挥发份、快速冷凝特征的多种表面和内部结构。其化学组成以SiO_2、TFe、Al_2O_3和CaO为主。它们的形成可能与火山作用或陨石撞击作用有关。无论其成因如何,均表明:1)纹层状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基性凝灰岩;2)本区变质温压条件存在微区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85.
马山式黄铁矿是玢岩铁硫矿床早期成矿阶段的产物。矿石矿物成分简单,品位低,规模大,埋藏浅,伴生组分Co、Ni、Ga、Se、Te 等可综合利用。矿体产于宁芜早白垩世大王山组火山隆起构造的爆破角砾岩简附近,分上、中、下3个矿带,分别对应一套特征的蚀变岩蒂。从黄铁矿标型特征、测温数据、硫同位素及Co/Ni 比值等判断,矿床属火山喷气热液成因。形成于宁芜玢岩铁矿主体之前,找矿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986.
广东区域构造及与银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敏 《矿产与地质》1993,7(1):29-34
广东大地构造位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系.其地质构造划分出雪峰—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4大构造层.主要深—大断裂带分为NE向深—大断裂带、EW向断裂—岩浆岩带和NW向大断裂带.广东银矿床产布主要受海西—印支构造层和NE向深—大断裂带的控制,大多数银矿床分布于粤中—粤西雪峰—加里东褶皱区内,尤其是不同级别构造单元的接触过渡地带.独立、共生银矿床与区域构造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87.
四川马脑壳金矿床中白钨矿矿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88.
新田岭白钨矿床稳定同位索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新田岭钙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为例,通过硫、碳、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所获得的成矿信息,探讨了矽卡岩白钨矿床的成因和物质来源。矿区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深溶液属以岩浆水为主的混合岩浆水,后期变为大气降水;碳主要来源于地层碳,混有岩浆碳;硫源为深源硫与地层硫的混合。稳定同位素结合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矿床系与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矿床,钨主要来源于大陆地壳重熔化岗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989.
江西的长兴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竹蜒)类化石分布特征将长兴组分为三部分:上部个体较大的Palaeofusulina甚为富集;中部化石较少,且以个体微小的Palaeofusulina minina为主;底部出现大量Gallowayinella.但其分布下限可达龙潭组中部海相层.文章对长兴组的沉积环境,上下接触关系及邻区对比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0.
阎文英 《中国煤田地质》1990,2(2):22-26,T001
文中对罗茨褐煤M_2煤层的特殊性进行了概述。作者认为该煤层煤化程度低,从煤岩、煤化学性质分析介于泥炭与年青褐煤之间;在许多植物残体上可见千姿百态的凝胶化现象;多层丝炭出现,火焚迹象明显;与火焚丝炭共生的泥炭藓褐煤;褐煤中具有雏形煤核。对其成因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