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318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武安斌  宋春晖 《甘肃地质》1993,2(1):25-34,T003
本文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和指相矿物将西成矿田中泥盆统碳酸盐沉积划分为两个相带,7个相和11个亚相,即碳酸盐台地相带和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带;台地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半开阔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缘前斜坡相、生物滩层礁相和礁相。可以看出,区内铅锌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着碳酸盐沉积相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2.
众所周知,研究矿田构造对于认识矿床成因、指导隐伏矿床预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笔者根据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坳陷带、江南地块板岩带、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从事控矿成矿构造研究的体会,并参考前人的工作成果,试谈目前我国矿田构造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3.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锡多金属成矿带,过去对丹池成矿带成岩成矿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厂矿田及五圩矿田,而对丹池成矿带北部的芒场矿田岩浆作用时代、源区特征及其成矿性缺少分析。芒场矿田岩浆活动强烈,发育隐伏斑状花岗岩及有关的花岗斑岩脉和隐伏细粒花岗斑岩及有关的白云母花岗斑岩脉。本文分析花岗斑岩脉U-Pb年龄及花岗斑岩脉和白云母花岗斑岩脉主、微量元素组成,以探讨岩浆活动时代、岩浆源区特征及其成矿潜力。芒场矿田花岗斑岩脉锆石U-Pb年龄为89.1±0.9Ma (MSWD=0.9),和丹池成矿带内大厂矿田岩浆活动时代相近,表明丹池成矿带岩浆活动时代都发生于90Ma左右。白云母花岗斑岩脉具高A/CNK比值(2.69~2.88),含高铝硅酸盐矿物白云母及在Th-Rb图上沿S型花岗岩趋势线分布,和大厂矿田S型黑云母花岗岩的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其主要为S型花岗岩。花岗斑岩脉形成时代晚于白云母花岗斑岩脉,但其具有更低的SiO_2含量和更高的MgO、Fe_2O_3~T、CaO和TiO_2含量,且在SiO_2与TiO_2、Fe_2O_3~T、Al_2O_3和P_2O_5关系图中分布于不同区域,没有线性变化关系,显示两者不是同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形成的,而为不同沉积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白云母花岗斑岩脉富Al_2O_3、K_2O、Rb、Cs、Sn、W、Nb和Ta,在Rb/Ba-Rb/Sr图上位于富粘土源区,为强风化作用形成的富粘土质富稀有金属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华南西部基底发育经强风化作用形成的富粘土质富稀有金属元素沉积变质源区,为华南西南缘大规模锡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4.
白银厂式块状硫化物矿床找矿突破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白银矿田找矿勘探和再找矿历史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的找矿思路,对以往找矿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不仅有助于丰富地质找矿理论,也对当前条件下进行再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近年来,在“海底火山机构—热卤水循环动力学”学术思想指导下,在白银矿田小铁山矿床西段(11—14线)深部和折腰山矿床深部发现新的富铜矿体,显示已有工业矿床,深部及其周边地段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豫西南泥湖多金属矿田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豫西南泥湖地区具有闻名于世界的特大型钼矿,通过近几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在南泥湖钼矿外围发现了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它们成环带状分布于南泥湖钼矿外围。文章重点论述了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成因的脉状铅-锌矿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上述三者均属于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的多金属矿床,并认为,不同类型矿床既存在一定的差别,同时在时、空上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6.
长坡矿床深部区是近年来在大厂长坡矿区深部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的一个勘查靶区,新发现了77-1号、77-2号、75-1号、115号等多个锡多金属矿体,这些矿体均赋存于大厂断裂F1及其下盘F1-1、F3、F5组成的叠瓦状构造中,锡多金属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这些新发现展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文章在研究该勘查区矿床特征及叠瓦状构造控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井中物探、化探资料,对该区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湖南锡田锡矿的发现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新华  贾宝华 《中国地质》2006,33(5):1100-1108
湖南锡田锡多金属矿是近些年来南岭继骑田岭锡矿取得重大突破后寻找锡矿又一大的发现。锡田锡多金属矿由锡田岩体内外与岩体有明显成因联系的若干类型矿床组成。在南北长约18km,东西宽约10km的范围内,蕴藏的矿产资源包括锡、钨等多种金属矿产。形成一个以锡田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岩体型钨-锡矿床→构造蚀变带(脉)型钨-锡矿床→矽卡岩型(复合型)锡-钨矿床→铅-锌矿床的矿化分带。笔者通过对锡田锡矿主要矿床(化)类型的产出规律、赋存状态、形成原因与模式的探讨和研究,认为在同一成矿区形成种类齐全的不同的矿床类型是这一地区找矿潜力巨大的最重要的依据。笔者对锡田锡矿的找矿潜力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对锡田锡矿资源量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98.
江西相山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祥荣  林舸  龙期华  周叶 《铀矿地质》2006,22(5):281-289
邹家山石洞断裂构造带(又称邹石构造带)由几组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总体走向为30°~40°,倾向NW或SE,倾角65°~85°,深切基底达10 km,属区域性NE向走滑断层。根据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构造联合控矿作用等特点,自北向南将邹石构造带分为石马山段、邹家山段、书塘段和石洞段。研究构造带的铀矿化蚀变特征及构造控矿规律发现,邹石构造带在不同地段控矿形式不同,按容矿位置可分为两类,即主断裂容矿和旁侧次级断裂容矿。邹石构造带的铀矿化作用明显分为两期,邹石构造带附近的铀矿床均存在铀赤铁矿型矿化蚀变,表明邹石构造带对成矿的重要作用。相山矿田各矿床内矿带的展布表明,主要矿带走向的法线方向总是指向相山盆地的特定区域。在总结已知矿床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邹石构造带仍然是相山盆地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书塘地区是邹石构造带的首选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9.
郭米寺-尕大坂多金属矿田是位于北祁连走廊南山南坡重要的成矿地段,目前发现多个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它们具有相同的地质背景和成矿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地质工作,在找矿信息上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具有典型意义.笔者试图建立描述式为主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初步给出优选的物化探工作方法,即在综合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逐步由面到点、由浅入深,不同工作阶段采用不同种类、不同精度的物(高精度磁测、激电测量、电测深等)、化探(以地气测量为主)和地质工作手段.  相似文献   
100.
刘鸿 《云南地质》2006,25(4):413-414
贵州晴隆锑矿大厂矿田,上世纪40~50年代发现并开采,至今已探采锑金属储量21万吨,是我国重要的锑矿山之一。几十年的矿山探采表明,锑矿以硫化矿为主,氧化矿为次。矿石以以石英-辉锑矿组合为主,其次是萤石-辉锑矿组合。近年来,在个别矿区发现了方解石-辉锑矿矿物组合的矿石类型。矿体形状有囊状、似层状、透镜状、团块状、脉状及浸染状等。矿体均产于二叠统大厂层中,该层分布广泛,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