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7篇
  免费   1194篇
  国内免费   2012篇
测绘学   575篇
大气科学   368篇
地球物理   502篇
地质学   6147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66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2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6 毫秒
31.
减少航道外波浪集聚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港航道开挖引起波能重新分布 ,导致航道外近区域波能聚集 ,波高增大 ,从而影响防波堤稳定及港内泊稳条件。文章介绍了 Boussinesq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发展过程 ,基于深水和缓变地形的色散关系 ,建立了波浪数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研究深水和浅水地区波浪的浅水变形、折射、绕射和反射。并提出了减少波能聚集、降低堤前波高的多种措施。结合大窑湾港实际工程 ,经过多方面的数物模比选 ,利用数学模型优化出一种可行的喇叭口航道开挖方案并付诸实施 ,降低了防波堤的堤前波高 ,满足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2.
根据1997年10月-1998年7月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南流江下游磷的时空变化及输运规律。结果表明:该流域磷具有丰水期含量较高、平水期次之、枯水期较低的分布特征:磷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沿岸支流含磷化合物输入的影响。但水体中的化学和生物过程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首次对浙北潮下带(0~-5m)水域生物学调查表明:共鉴定底栖生物222种,隶属103科170属;该区生物数量较高(生物量为80.88g/m2,栖息密度为655个/m2),以软体动物为主要类群;群落结构可划分为五个类型。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水域盐度、温度、底质性质、海湾屏蔽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乐清湾港池开挖后骤淤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建国  庄晓荣 《海洋工程》2007,25(1):114-119
乐清湾避风条件好,潮流动力强,含沙量小,具有较好的建港条件。通过对骤淤机理的分析和试挖槽在台风期间的监测以及大风浪下的悬沙淤积的估算等多种研究后,认为乐清湾港池开挖后不会发生骤淤,实行浅水深用的开发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1964年作者发表了“杭州湾潮混合的初步研究Ⅰ.上湾区”一文(毛汉礼、甘子钧等,1964)。根据表征入海径流冲淡作用的河口盐度沿程分布和变化特征,将杭州湾以海盐为界划分为上湾区和下湾区:海盐以上的上游段为上湾区,其潮混合为强混合型;海盐至湾口的下游段为下湾区。其后,又对杭州湾的盐度分布、水系和环流做了初步分析,并对潮汐、对流和风浪等作用所导致的涡动混合现象作了粗略的讨论,认为要合理地阐明下湾区的混合过程似应同时考虑侧向与垂向的混合效应(毛汉礼.沈鸿书等,1964)。本文根据1963年在杭州湾下湾区进行专题水文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杭州湾下湾区的潮混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表征该区潮混合扩散过程的某些特征量,如水平涡动扩散系数、水平涡动交换系数等作出量级估计,并给出涡动交换椭圆;估算了控制这一河口区域盐量平衡与动量平衡的各项物理过程的相对重要性,为进一步开展杭州湾下湾区潮混合过程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在恶劣条件下的气象测量@毛祖松在恶劣条件下的气象测量毛祖松编译目前应用在气象服务领域的测试设备,象涉及到无人场所、船只、灯塔、天线塔和隔离地带的,就是在我们的物力和预算仍停留在原有水平甚至更糟的情况下,也必须满足其规范化要求。现在设备的寿命周期和费用变得越...  相似文献   
37.
1nm锰矿相的金属阳离子交换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人工合成的1nm锰矿相和铜、钴、镍等二价金属阳离子的交换实验表明,1nm锰矿相具有强烈的金属阳离子交换能力.正是这种金属阳离子的交换能力,使得大洋多金属结核大量地富集了铜、钴、镍等有价金属元素.1nm锰矿相对几种金属阳离子的交换的优先顺序为:Cu>Co>Zn≥Ni>Ca>Mg.多金属结核中镍的含量往往高于铜、钴、锌等元素,但在交换顺序中它却低于铜、钴、锌等,这种不一致性说明结核成矿后期的金属离子交换并非是有价金属结合进结核的唯一途径.多金属结核富含铜、钴、镍等有价金属可能是结核初始成矿和成矿后期金属离子交换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连续变量函数的全局最优化问题 ,给出了动态隧道方法。该动态隧道方法由局部搜索和动态隧道 2个阶段构成。在局部搜索阶段用了动态系统方法。对全局最优化问题的实例进行了数值实验 ,数值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下辽河平原—辽东湾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下辽河平原—辽东湾的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除了断裂发育、火山活动早期剧烈而晚期衰弱、现代地震活跃以及地壳差异和反差升降运动明显之外,还显示了:(1)深大断裂的控制性,(2)沉降中心的迁移性,(3)构造运动的阶段性和旋回性.  相似文献   
40.
不同厚度冰层下的冰下火山喷发产物:两个来自南极的实例J.L.Smellie等本文着重介绍南极半岛两个保存最好的冰下层序(亚历山大岛的芒特皮纳佛和格雷厄姆地北部的布朗布拉夫).通过对岩相和岩相组合的分析确定喷发时和喷发后作用过程,以及原始冰层的最小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