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5篇
  免费   2341篇
  国内免费   3620篇
测绘学   1512篇
大气科学   2271篇
地球物理   2959篇
地质学   6268篇
海洋学   1191篇
天文学   257篇
综合类   640篇
自然地理   668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452篇
  2019年   636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645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分析了龙门山陆内俯冲带两侧岩石圈的强度结构特征及在侧向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过程。盆地岩石圈中高强度层厚而紧凑,显示了较好的整体高强度性;造山带岩石圈上地壳具高强度,其下为低强度层。在侧向挤压力的作用下,变形主要发生于造山带一侧,最可能的变形方式是其脆性上地壳出现倾向后陆的逆冲断层,盆地岩石圈沿此断层俯冲,挤压其下部的低强度层,使之发生韧性增厚变形。  相似文献   
992.
油气在盆地中产生和运移过程中,水动力因素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1],如何确定这一作用的实际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数学推导,得出储层中的稳态油层和非稳态油层两种情况下的水动力理论模型,并且对水动力圈闭、深度-压力系统和流体势等作出理论模拟,将其用于油气勘探中,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相符。  相似文献   
993.
在分析传统的非稳定流Theis、Jacob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从理论介绍了一种利用群孔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香港大屿山残坡积土的残余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粘性土的残余强度是边坡稳定性评价、桩基与土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及填土边坡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本文在综述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香港大屿山火山岩风化残坡积土的残余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了残余强度的测试方法和影响残余强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强度与有效法向应力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与单剪测试结果相比,多级剪测试结果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995.
高速公路路基性态反分析及沉降预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用三元件粘弹性流变模型模拟路基土体的流变特性, 根据施工期实测资料, 采用粘弹性有限元和非线性二乘法阻尼优化方法, 反演路基土体的地质力学参数, 然后计算路面铺筑后的工后沉降, 编制了土体粘弹性有限元正反分析程序, 并对沪宁高速公路某路段进行了反分析计算,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西藏高原札木、当雄地区小震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根据西藏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交通等方面的情况,于1976-1977年分别在西藏札木、当雄地区设立了区域地震台网。本文根据所观测的小震资料,用和达法测定了小震的时空参数。采用圆盘形剪切位错震源模式,考虑了传播介质的吸收和地震仪频率特性的影响,计算了小震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 1.小震具有局部密集和震源深度浅的特点,当雄地区小震震源面向南倾斜。 2.小震的平均应力降为几巴至几十巴。 3.对地震纵波而言,介质的品质因子较低,Q_P的平均值为150。 4.在厚度为二、三十公里的地壳上部,地震纵波的平均传播速度较低,V_P的平均值为5.65公里/秒。  相似文献   
997.
震源机制与烈度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合了哈斯克尔(N.A.Haskell)的有限长度的运动断层模型和安艺敬一(K.Aki)的所谓ω2模型(他的模型用了一个指数衰减函数作为位错速度的自相关函数),略去了一些次要的因素和项,考虑了与烈度的联系,建立了一个计算烈度分布的模型。用此模型和震源机制工作给出的震源参数,计算了四个典型地震的理论烈度分布。同实际观测的烈度分布比较,两者基本一致。说明我们建立的模型,不仅可以解释许多实际的烈度分布(而有些是从地质构造角度无法解释的),而且可以用于计算大面积的烈度分布。  相似文献   
998.
电阻率测深的数字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积分变换的方法和采样定理将视电阻率ρs曲线作线性滤波,得出一新的电阻率转换函数T′曲线,然后,以层参数(各层的电阻率和厚度)算得的T用最优化数值方法在DJS-6型电子计算机上与其进行自动拟合,以达到解释电测深曲线的目的。 文中简述了戈什(Ghosh)提出的对ρs作线性滤波的原理,介绍了与国外不同的取样间距和滤波系数的确定以及阻尼最小二乘法和变尺度最优化法的计算框图和应用,最后附有实例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9.
从古地磁初步测定结果看郯城-庐江断裂带的运动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郯城-庐江断裂带(下称郯庐带)是我国东部的一条超壳深断裂带。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条左旋平移断裂带。然而,对平移的时间和幅度却有不同的看法。为此,我们在郯庐带两侧系统地采集了各地质历史时期地层的古地磁样品。目前仅对寒武纪和侏罗纪的地层做了室内测定。据此结果,试图对郯庐带在这两个地质时期先后的运动方式作一初步探讨。用一般的古地磁实验、计算方法求得郯庐带部分古地磁参数(表1)。可以看出:郯庐带东侧辽南复县  相似文献   
1000.
PZ—90与WGS—84之间的转换参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PZ-90与WGS-84两种坐标框架之间的坐档转换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具体计算过程以及最后转换参数的确定,另外还就最近有关此方面的其它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