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242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204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给出一种根据三斜距解算点的三维坐标的直接方法,无需初值、迭代及多值判断,非常适合计算机编程;给出的实用精度估算式能方便地实现根据三斜距计算待定点三维点位精度之目的;通过对其应用条件的讨论,提出了应用中的具体倾角限值,对指导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合肥市位于合肥盆地东南缘,东侧紧邻郯庐断裂带,多条大型隐伏断裂穿过市区.为进一步认识合肥城市下方隐伏断裂的空间展布、性质,以及城市复杂的沉积环境,本文利用布设在合肥市区的58套三分量短周期地震仪组成的台阵,获得了37天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通过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走时直接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合肥市地壳浅部0.6~3.6 km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速度结构图像展现了地壳浅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纵向成层性,揭示出NNE、NWW和近EW三组不同走向的隐伏断裂在城市地下浅部的构造特征.取得以下认识:(1)合肥市南、北方向在浅地表(2 km以内)存在显著速度差异,速度分界线位置与已知的近EW向的蜀山断裂一致,断裂南侧呈现低速凹陷,北侧则为高速隆起.低速中心深度达2~3 km,速度异常与该断裂在合肥盆地东部演化过程中的构造反转沉积了不同地层有关;(2)合肥市区存在明显的高速异常带,其走向、位置与穿过该区域的郯庐断裂带西支主干断裂相符,其中五河—合肥断裂在市区北部以东呈现低速凹陷特征,低速区范围与肥东凹陷晚白垩纪以来的沉积构造边界一致,认为肥东凹陷的最大沉积厚度可达2 km以上;(3)合肥市中心跨郯庐断裂带西支主干断裂之间呈现明显的凹、隆相间的复杂构造,推测其是在多组断裂的共同拉伸作用下形成的小型沉积盆地,沉积中心位于郯庐断裂带内部,最大厚度可达3~4 km.由于其展布方向在不同深度与该区域断裂的走向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推测不同深度的沉积形态与郯庐断裂带在不同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运用非地形摄影测量的理论,解决了井下不可达采场的验收测量问题,提出了采场离散点插值和采场体积计算的实用方法。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方法,并且大大提高了验收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94.
环枢椎冠状CT扫描因其受到人体结构及设备的制约,技术难度较大,故很少有单位开展此项检查。我院影像科与北医三院脊柱外科协作,为了临床的需要,解决环枢椎外伤及术前术后的诊断问题,我们对环枢椎的直接冠状CT扫描进行了尝试。结果令人满意,达到了临床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995.
CBS扫描图像的直接重建与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CBS扫描图像直接重建技术的原理,列出了利用该原理设计DHB2115医用CT机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并简单介绍系统的主控程序,给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996.
99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进样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陈隆懋 《岩矿测试》1992,11(1):16-23
  相似文献   
998.
直接蒸发单颗粒锆石测定~(207)Pb/~(206)Pb年龄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带源热离子发射质谱计上,用Kober,B.(1987)建立的方法直接蒸发锆石测定~(207)Pb/~(206)Pb表面年龄。4件已知年龄的锆石样品测定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的年龄值与常规锆石U-Pb一致曲线的上交点年龄一致。使用腈基丙烯酸酯粘合剂,使得装样简单、可靠,并可增加铅离子流强度。文中首次报道了湖北广水蔡家河小河岩体、黄土寨岩体中锆石的形成年龄。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给出一种新的直接法,构造一组特定的共轭方向,使其只需沿一个方向进行一维搜索,比通常的共轭方向法节省了许多一维搜索的工作量,从数值计算上看,迭代次数较Powell法有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由于“偏角法”(又称极座标法)不受地形限制,所以它是野外测设曲线点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曲线点是由弦长C和一定偏角值的视准轴交会而得,所以测设时比较麻烦,尤其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更是不便。本方法是安置红外光测距仪(例如DI-3S)在曲线起点,根据偏角值和曲线起点到各曲线点的水平距离,直接测定各曲线点位置,因此使测量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