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4篇
  免费   3089篇
  国内免费   2868篇
测绘学   1911篇
大气科学   1606篇
地球物理   2956篇
地质学   8581篇
海洋学   1101篇
天文学   268篇
综合类   1208篇
自然地理   760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579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782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821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561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792篇
  2012年   1005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54年   13篇
  1949年   4篇
  1942年   5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利用重力资料对兰州—天水地区的深部构造进行了研究。在计算中,采用Parker-Oldenbarg三维位场反演方法,反演前对重力资料进行了地形改正和中新生代沉积层校正。根据反演结果,综合分析了有关资料,认为该区为青藏块体过渡带,并且提出了陇中盆地为断块型构造盆地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2.
电偶源瞬变测深—维正演及视电阻率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93.
温英才 《物探与化探》1993,17(2):139-146
把补偿式航空电磁法测量中遇到的主要干扰因素按性质分为地质噪声、人文干扰和机械系统形变三类、并讨论了各类干扰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新疆北天山晚古生代洋盆演化与推覆构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实地考察并综合区域及深部物探资料,研究了北天山逆冲推覆系统的构造样式、结构特征和组合方式;认为北天山晚古代洋盆为板内地壳扩张活动形成的裂陷构造产物,存在时限短暂、对生物群迁移基本没有阻隔作用,不应具有分隔岩石圈板块的大地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提出矿化连续性分类法,它根据大矿体储量比例,将铀矿床划分为9个勘探类型。  相似文献   
996.
太湖及其下部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998.
孟武 《北京测绘》1998,(1):29-32
本文通过城市小区地下综合管线的探测工作,介绍探测的各种方法、技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电磁测深新方法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友善 《地球物理学报》1999,42(Z1):240-249
用电磁波探测深度在几千米范围以内地层电性结构作为识别条件,指出入射波与地层界面反射波场强的复振幅或波形的叠加必须是能反映层次结构的“阶梯式”叠加。给出利用波形前沿叠加得出地层电导率、厚度及界面深度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办法可以实现,并能得到唯一解。  相似文献   
1000.
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幕(Carnian Pluvial Episode, CPE)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地质事件之一。此次事件以卡尼中期全球不同纬度环境湿度显著上升为主要标志。CPE的发生不仅对全球各地沉积格局产生重大改变,也对三叠纪生物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海洋生物群在跨越CPE期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灭绝与演替,大部分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部分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在CPE之后出现明显的降低,著名的关岭生物群也受到了CPE的明显影响,并开始显现出危机。CPE之后,恐龙类群开始逐步占据陆地生态的主导地位,早中生代和现代生物的先祖开始在这一时期纷纷出现。CPE的发生揭开了现生生物演化史新的一页,并最终开创了早中生代和现生生物黎明。有关CPE的触发机制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① 晚三叠世巨型季风环流在卡尼期达到鼎盛并区域上影响了大气降水量;② 板块活动造成大规模火山喷发引发全球气候扰动。由于上述2种解释还未能与我国其他地质记录较好匹配,因而CPE在特提斯东缘的发生次序和发展过程并不清晰。这其中,对CPE触发机制的探讨,需要将全球板块变化与古气候模拟纳入其研究范畴。不同于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后生物类群缓慢重启和生态逐步复苏,CPE期间的生物演化与革新在短时间内促成了现代生物类群的形成。在我国,上三叠统卡尼阶分布广泛、发育齐全,且保存有各门类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是开展卡尼期气候- 环境变化与生态效应研究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国内有关CPE研究还十分有限,一些基础的地质工作仍然有待开展。位于特提斯东缘的我国地质记录有助于深刻理解CPE过程和环境- 生物协同演化关系,尤其在现代生物多样性起源和当代生态系统结构成型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提供更多中国的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