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测绘学   395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910篇
地质学   1662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卢欢  王清斌  牛成民  杜晓峰  宋章强  冯冲 《地球科学》2020,45(10):3721-3730
石臼坨凸起陡坡带Q29和Q36构造中深部储层是渤海最大的湖相碳酸盐岩和扇三角洲碎屑岩的混合沉积,这一亿吨级油气田的发现,刷新了碎屑岩储层最厚、单层油层最厚、测试产能最高纪录.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碳氧同位素分析、元素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认为同沉积大气水淋滤作用,对石臼坨凸起陡坡带混积岩系优质储层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岩石学标志和元素地球化学标志的分析认为,大气水淋滤作用的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同沉积淋滤作用下,砾石段产生的选择性溶蚀孔、粒内缝、碎屑高岭石;二是沉积后暴露下,碳酸盐岩段产生的垂直岩溶缝、悬垂状白云石、示顶底构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气水淋滤作用的模式,可分为成岩作用差异明显两个成岩带,即大气水渗流带和大气水潜流带,并进一步总结了各带内部的成岩特征和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92.
三峡工程形成了在高程145~175 m之间的周期性水位波动,促使库区灰岩岸坡劣化损伤加剧,稳定性急剧衰减。其中巫峡段灰岩岸坡受库水长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宏观劣化现象最为明显,局部顺层岸坡底部受侵蚀劣化脱空,岩层出露,存在潜在的滑移-拉裂破坏。文章借助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技术对岩体表层宏-细观劣化进行了定量化观测,发现岩体劣化主要沿着泥质填充条带等薄弱结构面进行,现场“刀砍纹”状溶蚀沟槽的差异劣化与白云石和方解石抗溶蚀性能密切相关。室内干湿循环劣化试验进一步表明:三叠系大冶组(T1d)泥质条带灰岩的劣化速率明显高于三叠系嘉陵江组(T1j)白云质灰岩,这与两种岩性的矿物成分及孔隙微观结构组成相关,且随着循环周期增加,两种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基于核衰变劣化控制式进行回归,R2高达0.861 9~0.999 3。引入劣化常数λ、半衰期T1/2对两种岩性劣化特征进行描述,发现同一岩性不同物理参数对应的劣化常数λ、半衰期T1/2不同,呈现“簇状”分布,与室内试验数据表现一致;运用劣化控制式时要考虑现场岩体由于各种结构面的存在,岩体会加速劣化,需要对劣化控制方程和力学强度进行相应折减。文章结合现场宏-细观劣化现象以及室内干湿循环,构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基于核衰变的劣化控制方程,为类似灰岩岸坡劣化评估预测与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印支运动在龙门山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为明确龙门山南段晚印支以来构造活动特点,本研究选取山前带某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析和正演模拟,并采用碎屑锆石U-Pb年代进行定量约束。结果表明龙门山南段上三叠统物源与松潘-甘孜地块具有亲缘性,应来自北部的秦岭造山带以及松潘-甘孜褶皱带内中下三叠统的再旋回。研究区晚印支以来经历多次逆冲推覆,位移量约为1.7km,与中北段相比,其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结合区域资料,认为龙门山印支期的构造活动整体呈由北向南传递之特征。  相似文献   
994.
南京河西地区是受长江和秦淮河淤积演化而成的漫滩地,由于河西新城大规模开发建设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地面沉降已成为该区域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Sentinel-1数据是目前在轨运行的免费SAR数据,其具有较短的重访周期和较大的幅宽,为实现大范围长时序的地表形变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利用短基线集干涉(SBAS-InSAR)技术对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覆盖南京河西地区的19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研究区2015—2018年间的地面沉降结果,并结合城市开发、人口分布等信息深入分析了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和成因。  相似文献   
99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8年12月27日正式向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本文主要利用自编软件进行了不同系统卫星组合下的短基线解算试验。结果表明,在小范围区域内(5 km)的短基线,BDS2+BDS3组合定位平面定位精度达3 mm,高程方向定位精度达6 mm;与单GPS定位结果相比,N、E、U各方向分别有28.9%、6.5%、12.2%的提升幅度;与单BDS2定位结果相比,N、E、U各方向分别有34.0%、25.1%、39.6%的提升幅度。GPS、BDS2、BDS3融合数据处理结果N、E、U各方向外符合偏差均在5 mm内。  相似文献   
996.
姜兆英 《测绘学报》2020,49(3):399-399
SBAS InSAR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矿区、城市、地震等不同类型地表形变监测。但在利用该技术进行监测地表形变中发现,其形变模型的解算存在着病态和秩亏两类不适定问题,严重影响着形变信息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以SBAS InSAR技术为基础,针对其形变模型最小二乘解算中的病态问题,提出了基于Liu估计的有偏迭代估计法和Tikhonov正则化方法;针对秩亏时奇异值分解反演形变量和形变速率不稳定的问题,改进了Landweber迭代法,并将其应用到秩亏的SBAS InSAR形变模型解算中,反演出更准确的形变信息。  相似文献   
997.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北斗三号(BDS-3)的建设,其定位精度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IGS连续跟踪站2018年第227天多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数据,对短基线进行动态处理,将BDS-3的相对定位精度与北斗二号(BDS-2)的相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BDS-3短基线相对定位精度E方向优于3 cm,N方向优于3.5 cm,U方向优于10 cm,三个方向精度略高于BDS-2短基线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98.
短蛸(Octopus ocellatus)四个地理群体遗传特性的AFLP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FLP标记技术对我国北方近海短蛸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6对AFLP引物组合对4个群体(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120个个体进行扩增,其中每对引物扩增位点数在42—66之间,共得到303个扩增位点。4个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2.03%—67.93%。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353—0.2617,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497—0.3863,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497—0.085;大连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它三个群体。用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系统进化树显示,大连群体与烟台群体聚到一起,青岛群体与连云港群体聚到一起,显示群体间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但群体间存在遗传渗透。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短蛸群体88.28%的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的变异占11.72%,显示短蛸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但群体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99.
以频率、连续性、振幅、几何形态为划分依据,将海中凹陷流三段划分为6类地震相。通过区域沉积背景研究,分析其可能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并根据其自身的地震反射特征和浅层有井层段沉积相分析,进行了地震相到沉积相的转化。海中凹陷流三段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辫状河-冲积平原、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半深湖。研究的意义在于证实了海中凹陷流三段储集层发育,同时推测凹陷深处发育的半深湖和大面积分布的浅湖可能发育大套湖相烃源岩。  相似文献   
1000.
高吉 《北京测绘》2009,(2):16-18
最短路径问题是地理网络分析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搜索最短路径的方法很多,在研究了各种方法后,本文提出了在ArcGIS矢量图中搜索最短路径的新方法。首先,提取经过ArcGIS简单处理的矢量图的信息,然后,借助Floyd算法,用MATLAB建模来提取节点间的最短路径,最后根据模型运算的结果在矢量图中绘出最短路径。试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