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讨论了洋中脊Th、U和Sm、Yb及Nb、Hf等同位素的示踪,浅水洋和深水洋的洋中脊有着不同的同位素特征,反映了没的石榴石信息。现在对此还不能作出完美的解释,但(^230Th)/(^288U)和水深呈负相关的关系为洋壳产生过程的模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203.
该矿床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境内,有南,北两条矿化带,在南带已圈出三条石榴石矽线石矿体,预估两带能获得可观的矽线石和伴生石榴石储量。经对矿石进行选别试验,矽线石回收率61.06%,石榴石回收率70%_85%。该矿床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4.
晋冀蒙高级地体石榴石基性麻粒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晋、冀、蒙交界处的高级变质岩区,沿孔兹岩和怀安麻粒岩杂岩的接触带上广泛发育石榴石基性麻粒岩,其主要特征:1)以透镜状、岩脉状分布于孔兹岩系和麻粒岩杂岩的接触带上;2)和孔兹岩系及麻粒岩杂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或韧性剪切接触;3)具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石榴石的矿物组合及围绕石榴石发育斜长石和角闪石或斜方辉石的交生结构,部分还可见到斜方辉石后成合晶定向排列;4)在孔兹岩和麻粒岩的接触带上  相似文献   
205.
本文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对东升庙矿区的石榴石进行了标型特征研究.石榴石具罕见的放射状"太阳晶".石榴石中锰的含量及Mn/Fe比值与矿化强弱程度一致,从围岩到矿体Mn/Fe比值渐增,晶胞参数变小,晶形由{211}过度到以{110}为主,由裼红色转变为灰白色.石榴石具有典型的找矿矿物标型意义.进而讨论了本区石榴石的成因,认为高锰石榴石的形成可能与海底喷气热液自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6.
南黄海千里岩岛地处中国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缝合线位置,其基底由强烈韧性变形的构造片麻岩组成,并出露具重要大地构造标型意义的超高压榴辉岩类岩石。本文通过对南黄海千里岩岛榴辉岩中主要造岩矿物石榴石的矿物化学研究,探讨了榴辉岩的成因。研究表明,千里岩地区高压变质岩是由于华北与华南两大陆块拼合时,处于其间的岛弧拉斑玄武岩沿碰撞带下插到华北陆块之下,从而使千里岩地区发生高压变质作用,形成了榴辉岩和片麻岩等,后期的构造折返使其上升到地壳上部。  相似文献   
207.
石永红  王娟  聂峰  曹晟  康涛 《岩石学报》2016,32(2):493-504
宿松变质杂岩因变质程度较低,岩性较为繁杂,故其变质演化及年龄一直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研究,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大别造山带结构框架和演化的深入理解。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太湖-马庙断裂和柳林-缺月岭-山龙断裂之间的宿松变质杂岩进行了综合细致的分析,确定了特征性的高压岩石——石榴石-蓝晶石-硬绿泥石片岩的存在。利用THERMOCALC的Average P-T法,确定了石榴石-蓝晶石-硬绿泥石片岩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551~569℃和P=1.96~2.47GPa,属于高压榴辉岩相。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该岩石的峰期变质年龄为242.2±2.0Ma,退变质年龄为216.2±6.6Ma。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该岩石可能普遍存在于这两断裂之间,并暗示了这两断裂之间的块体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其应当从宿松变质杂岩中剥离出来。本文在此暂定名为大山-麻石沟高压块体,并建议宿松变质杂岩的北界止于柳林-缺月岭-山龙断裂。  相似文献   
208.
浙江新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流变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浙江新昌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以残斑结构为主,并有向粒状变晶结构过渡的趋势。橄榄石组构以[010]呈点极密型式,而[100]和[001]呈大圆环带为特征。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以反映高温位错蠕变的位错壁、亚晶粒构造和滑动位错环为主要特征。利用新的地质温压计计算的平衡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50℃~1210℃和2.1~2.4GPa。利用显微构造应力计计算流动应力为22~30MPa,利用橄榄岩高温流变律计算的应变速率和等效粘滞度分别为10-14~10-13s-1和1019~1020Pa·s,上述数据均已达到软流圈的数值。结合其流变特征认为该区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代表软流圈的物质,其来源深度为68~78km。它反映在新生代时期本区存在有软流圈的底辟,它可能控制了该区新生代大地构造的特征及地质演化。  相似文献   
209.
刘若新  李惠民 《岩石学报》1995,11(3):243-256
碧溪岭橄榄岩一榴辉岩体的原岩为形成於岛弧环境并经受结晶分离作用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它们形成于2210±39Ma或更早,于800~1000Ma时经受超高压变质之后上升于壳幔边界附近,并经受多期次高压退变质作用及韧性变形(660~410Ma),于210~250Ma时折返上升至地壳并伴随发生石榴石的重结晶以及随后在地壳条件下榴辉岩的角闪岩化。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