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西部资源》2013,(1):65-67
漫步2500米的祁连山上,放眼望去都是戈壁滩。漫山遍野的鹅卵石、随意滚动的沙子,这里没有可耕地;信步城市街头,只见人员稀疏,街道紊乱,破烂的几个招牌迎着风在无力的嘶吼,这是曾经闻名中外的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它已能源耗尽,  相似文献   
12.
《古地理学报》2013,(4):504
《科技期刊编辑探索》是本刊副主编郑秀娟博士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近20年的一些感悟与思索,日前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20万字,定价48元。该书共分为5章。第1章介绍了科技期刊的功能,作者从宣传与交流、培养与发现人才、中介和桥梁、科技信息的储存、科学知识传播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这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第2章是写科技期刊编辑,从科技期刊编辑修养、科技期刊编辑精神、编辑应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新疆生产原油2740万吨,比上年增长100万吨,超越山东省,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产省区。 此前,新疆已经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第三大原油产区。新疆石油资源十分丰富,预测石油资源量209亿吨,被称作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地区,三大油田同时进入陆上十大油田之列。  相似文献   
14.
冀东南堡,一个陌生的名字将因石油闻名于世。它将和大庆、胜利、克拉玛依一样,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让中国石油界欢欣鼓舞,让全中国都为之振奋。它对经济腾飞中的中国无疑是一股强劲动力,使中国能源安全又多了一道坚强屏障。回顾中国石油走过的百年历程,我们有过屈辱,有过辛酸,但更多的是激动和催人奋进的豪迈。从以王铁人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太平洋,到西部戈壁玉门油田大开发,再到今天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这一切都书写着中国石油工业独立自主、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和不断创新的英雄史诗。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石油或能源领域,它所产生的巨大精神财富将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让世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5.
一、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前景的评估 1、世界天然气工业,从5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1950年世界剩余探明储量为8.5万亿m~3,1988年初已达111.9万亿m~3。其探明储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据十二届世界石油大会(1987年,美国休斯敦)资料介绍,尚可寻找的储量为119万亿m~3。以目前年产约1.5~1.8万亿m~3(有人预测2020年年产可达2.0万亿m~3)计算,世界天然气储量可维持开采100年以上。从全球来看,在可望的未来,天然气仍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天然气工业仍处于蓬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风暴潮灾害对近海企业安全生产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友法 《海洋预报》2002,19(1):55-58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位于天津港对岸,主业是从事渤海湾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海上勘探开发投资大,风险高,台风、风暴潮、海冰等海洋灾害对海上石油勘探造成巨大威胁。随着近海石油工业的发展,企业加强了对风暴潮灾的防范,油田领导重视,主管部门当好参谋,采取积极的防御对策。对策中以防为主,以抢为辅,以抢为辅,减小风暴潮灾害对企业的影响,保证了社会安全,确保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17.
英国、挪威和巴西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对世界石油工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3个国家建立了较完善的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极大地促进了本国油气工业的发展,实现了油气资源高效、合理的开发。本文通过总结英国、挪威及巴西油气资源管理体制,分析其特点和经验,探讨其对我国油气资源管理与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工作在石油工业中已获得了公认,并在普查和勘探油田的综合地质勘探工作中居于牢固而称职的地位.三十七年前,苏联就开始了第一次勘探地球物理工作,最初是用来研究库尔斯克磁力异常上的鉄矿床.1919年根据列宁的指示在库尔斯克地区开始了磁力测量.1925年在乌拉尔-恩巴油区开始了第一次用地球物理勘探石油的工作,旨在寻找盐丘构造.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06,26(1):29-29
由罗志立教授等三人撰写的《中国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分析》已于2005年8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共计100余万字。该书由中国科学院李德生、任纪舜两院士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分别作序;由罗志立教授撰写“我的石油地质人生”卷首篇。  相似文献   
20.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6,41(3):510-510,522
成都理工大学罗志立、李景明、刘树根等著的“中国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分析”一书,2005年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59千字,643页。本书收录罗志立先生及其学生各时期的代表性论著48篇,以“板块构造理论结合中国地质构造实际,在基础地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分析中国含油气盆地特征和油气资源远景上有所建树”为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