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1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1402篇
测绘学   93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651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673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527篇
  1990年   417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天井山金矿的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千糜岩型,构成复合金矿化体系,各矿化类型的成因及时空配置具有密切的内在成生联系,组合产出特征明显。主成矿期成矿演化可以划分为微量金-石英阶段、金-单硫化物-石英阶段、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和微量金-萤石-方解石-石英阶段。矿体主要赋存于接触带构造及其附近,呈脉状、透镜状,膨大狭缩、尖灭再现、舒缓波状产出特征明显;断裂产状变化处及裂隙发育地段易于形成厚大富矿体,矿化发育程度与基性岩脉空间关系密切。矿体总体走向NE,具有浅部NW倾向、NE向侧伏,深部SE倾向、SW向侧伏的定位规律。其空间定位产出样式可分为外接触带型、接触带型和内接触带型。  相似文献   
992.
盖塔(Geita)金矿是坦桑尼亚重要的绿岩带型金矿之一。文章阐述了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同位素年代特征,并对矿床成矿模式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认为盖塔金矿以块状黄铁矿和浸染状黄铁矿的矿化为主,成矿时代约为2644~2680Ma,属于太古宙热液型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后生成矿模式可能是盖特金矿的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993.
上达子堡金矿化区主要出露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岩组二岩段,是金成矿物质的矿源层。黄铁矿标型特征指示目前区内的剥蚀水平相当于中上部,按黄铁矿垂直分带规律,{210}+{100}、{210}习性晶体向深部有可能逐渐增加,因此,本金矿化区深部含金量可能高于浅部。  相似文献   
994.
吉林白山市金英金矿是一个2004年发现的、大型隐伏矿床。经过2014年的生产勘探,其金资储量增加一倍多(金属量),相当于又增加一个大型金矿床。本文即注重于探讨该矿床储量翻倍增加事实的原因及其背后的成矿规律,并对其成矿远景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今后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5.
化探普查在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东部发现一巨大金地球化学块体,对Au异常查证和评价发现了博故图金矿。金矿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地层中,赋矿岩石为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次火山岩和辉绿岩,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金矿体主要受区域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与围岩无专属性,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为查明金矿特征和成矿规律、扩大资源量,开展了地质、物化探综合方法找矿,在Ⅰ号矿区及东部邻区,激电测量和高精度磁测量发现多处异常,钻探验证发现了多条隐伏工业矿体,金资源量达大型。勘查结果表明博故图金矿区有很好找矿远景,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96.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位于琅勃拉邦―黎府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属火山岛弧环境,受隐伏斑岩、矽卡岩和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提出3个找矿靶区和4个找矿预测区,新发现3个铜金矿(化)体,找矿实现了重大突破,矿床规模达到大型,预测金资源量大于50t,铜资源量大于6万t。  相似文献   
997.
滴水山金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西北边缘,矿床受控于近EW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中,并与NE向的阿尔金断裂组成"λ"字型构造。通过岩屑测量共圈定12个化探综合异常,其中AR1、AR2和Au8化探综合异常走向呈近EW向,元素组合为Au、Ag、Cu、Pb、As、Sb、Hg等,各元素异常衬度和规模较大,且分带明显,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经后期工程揭露,发现了有价值的金矿体,总结了找矿方法和找矿标志。根据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为火山岩区脆-韧性剪切带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大桥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特征、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及1∶1万土壤测量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认为该区化探工作随着比例尺的增大,异常元素增多,异常强度增强,异常浓集中心更加明显,显示出主成矿元素异常和相关伴生元素的继承性和多样性。异常元素组合显示,矿区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圈定的异常中,金、汞、砷、锑、银等中、低温元素异常发育,成为大桥金矿重要的找矿指示元素和直接找矿指标。原生晕特征标明,金及伴生元素异常展布与矿体产状基本一致,而异常强度在顶、底板明显减弱,说明赋矿层位和岩性对矿体的分布控制作用明显。本文旨在探讨该矿床不同介质系列化探异常特征,为西秦岭区化探找金工作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999.
张义斌 《甘肃地质》2015,24(1):37-41
肃北县二口井金矿位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褶皱带的南带大奇山复式向斜带中,严格受NW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均产于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体中,属岩浆热液型矿床。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深部工程验证圈定金矿体4条,矿体长60~251m,矿体真厚度0.3~2.8m,矿体倾向215°,倾角33°~80°;矿体呈透镜状、细脉状。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次为破碎蚀变岩型。金主要为银金矿,次为金银矿,呈浅黄—金黄色,主要以游离金形式产出,往往多赋存于"层"间或者石英脉内部裂隙中;少量为包裹金出现,包裹金分布于黄铁矿或褐铁矿颗粒和碳酸盐及石英当中。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矿床地质特征,为寻找该类型矿床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羊里尾沟金矿是2007~2014年以来在迭部—武都砷汞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评价的一处中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炭(硅)质板岩,局部赋存于炭(硅)质板岩夹灰岩,两组NW向断裂控制金矿带及矿体的产出,主矿体局部表现为厚度大、品位较富、倾向延伸80m左右、赋矿岩性以炭质板岩为主的大透镜体。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辉锑矿,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属粒径大部分在0.01~0.037mm之间的微细粒金。下石炭统炭质板岩,NW向断裂破碎带,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围岩蚀变,Au、As、Hg、Sb、W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等是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