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主要研究YF优质石灰石基本性能及其活性石灰的煅烧条件和方钙石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影响活性石灰工艺性能及方钙石显微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对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膨胀土的工程性质进行研究,从试验所得一系列试验参数对研究区内的膨胀土进行分类,并采用掺石灰处理方法对研究区的石灰改性膨胀土进行研究,提出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3.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4号孔(WFSD-4)地层极其复杂,钻探施工难度极大,对钻井液技术要求较高,据此优选钾石灰聚磺钻井液体系为该孔的钻井液主体系。介绍了钻井液技术在各开次的使用维护情况,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该孔中的特殊工艺钻井液技术及复杂情况下钻井液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24.
不同温控曲线对石灰改良黄土强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季节性冻土地区工程建设受冻融循环作用和黄土湿陷性的双重影响,工程上常采用石灰与黄土拌和作为垫层材料以满足工程要求,但冻融循环作用依旧对地基土体的性能有所影响。为探究青海季节性地区气候变化对地基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3种温控曲线(1#、2#和3#温控曲线)模拟了青海季节性冻土地区气候变化规律,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SEM等微观试验,分析不同温控曲线对2∶8、3∶7灰土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7和2∶8灰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呈现应变软化型,0~6次冻融过程中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继续增加冻融循环次数后其强度有所上升;冻融循环6次时灰土内部孔隙分布相较于冻融20次时多,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颗粒间接触方式由点-点、点-面接触向面-面接触转变;1#温控曲线的微观定量参数较2#、3#温控曲线变化明显,经历1#曲线时试样内部孔隙更为圆滑,结构排列疏松,1#温控曲线对试样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5.
基于对柴达木盆地石灰沟地区下古生界野外剖面的踏勘实测及样品采集,综合应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以及常规物性分析方法,对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物性相对较差,但次生孔隙,如溶蚀性孔洞、裂缝及孔洞-裂缝等孔隙类型优势发育;储层性质的控制因素主要为岩石组构、成岩演化和构造运动等。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储层的孔喉结构是以原生孔隙为基础,经后期复杂的成岩作用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而成的;先期的溶蚀是受岩石组构控制的选择性溶蚀,而后期构造运动产生的缝隙是溶蚀性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6.
以盐湖副产水氯镁石为原料,与一定比例的石灰反应得到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沉淀物,该混合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得到符合皮江法炼镁用的合成煅白。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在石灰/氯化镁摩尔比2.05~2.10∶1,反应时间1.0h,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60 min时,合成的煅白中钙镁摩尔比0.95~1.07∶1,煅白的平均水活度达34%,符合硅热法炼镁用中间原料煅白的参数条件。该技术可为利用盐湖氯化镁制备金属镁新工艺开发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土壤学的角度,探讨桂林晚白垩世红色岩溶建造中溶积钙质泥岩的成因及其所反映的岩溶环境和岩溶发育特征。通过溶积钙质泥岩与石灰土两者特征的比较,论证前者为古溶蚀残余成土作用的产物,经沉积-堆积再固结而成。并通过两者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的分析,推论桂林在晚白垩世时期主要为炎热多雨的气候环境,岩溶发育,地貌组合形态以峰丛洼地为主。   相似文献   
28.
石灰处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微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石灰与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对石灰加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作了广泛的讨论,并结合宏观性质对加固的微观机理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粉末 x 射线衍射法试验证实了在长期养护或高温养护下,石灰与土反应生成具有凝胶性质的产物--水化硅(铝)酸钙(CSH)微晶体。孔容试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石灰与土的生成物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其孔径减小。扫描电镜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了生成物的强度随时间增长的原因--CSH 的产生和结晶使得土的微结构更加牢固。最后讨论了添加剂在提高强度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讨论了影响石灰加固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29.
新疆哈密双井子地区早石炭世火山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井子地区位于星星峡--卡瓦布拉克地块、古生代岛弧东段北侧活动大陆边缘,分布着早石炭世裂陷盆地,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及其凝灰岩,与金矿成矿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着重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认为,该区安山岩、流纹岩及其凝灰岩为高硅富或钠贫吕钙碱-钙性火山财系列,岩浆泊区来自中下地壳;玄武岩则为富钙碱性正常基性类型火山岩系列,岩浆源区来自下地壳,  相似文献   
30.
石灰稳定红黏土强度的长期碳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云志  喻波  郑爱  付伟  张华  万智 《岩土力学》2013,34(Z1):73-79
碳化效应是石灰稳定土强度增长机理之一,但长期的碳化作用是否对其强度一直起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压实作用,碳化效果到底如何?这些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采用灰土拌和后击实养护和养护后再击实的不同制样方法,通过承载比CBR试验,探讨压实作用对碳化效应的影响。制备4种初始含水率的击实试样,开展碳酸溶液和纯水浸泡下的CBR试验,论证长期碳化对石灰稳定土强度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然养护90 d后再击实试样的CBR值明显低于击实后养护的试样;初始含水率为34%时前者约为后者的12倍。另外,碳酸溶液浸泡15 d后的试样CBR值均小于纯水浸泡的试样CBR值,但初始含水率越大其影响程度越小,当初始含水率大于34%后两者之间的强度基本没有差别。为进一步佐证长期碳化作用能弱化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开展不同浸泡时间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发现石灰土的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再次证实长期的碳化作用弱化石灰稳定土的强度。最后,利用热重分析法测试经过碳酸溶液浸泡前后的石灰稳定土,发现长期碳化溶解了部分石灰土中的碳酸钙和硅酸盐类胶结物。借助扫描电镜图片和孔隙尺寸分布曲线,从微观角度揭示不同击实和养护方式对石灰稳定土强度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