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58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1897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8篇
  1976年   3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6篇
  1948年   7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8篇
  1945年   6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6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带新近发现的大型斑岩型矿床,矿区内发育大量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侵入岩体。矿区南东方向接触带的铅锌矿床,尽管最早受到关注并进行开采,但研究程度却仍然相对较低。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锆石Hf同位素、微量元素,首次对铅锌矿区内出露的含矿石英二长斑岩进行研究,23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3±0.12)Ma(MSWD=2.7,n=23),系中新世岩浆产物。在完成锆石测年后,同时对部分所测锆石进行了系统的Hf同位素原位分析,测得176Hf/177Hf值为0.282790~0.282913,εHf(t)变化范围为0.6~5.0,Hf同位素测试结果与亏损地幔地球化学储库的Hf同位素特征较为相似,表明石英二长斑岩的源区具亏损特征,但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下地壳物质的混染。稀土元素结果显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明显的正Ce异常,Eu负异常,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与前人对钼(铜)矿区的研究结果一致,故推断铅锌矿与钼(铜)矿为同一斑岩系统的产物。结合与区域上相邻的甲玛、驱龙矿床,该矿床显示出与甲玛、驱龙等超大型斑岩型矿床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深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92.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方法中石英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暴露年龄测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测年技术,已在地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需要选用经一系列前处理过程获得的纯净石英作为待测样品,制备成BeO和Al2O3以供加速器质谱仪测量。因此获得高纯度的石英样品,是该测年方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在已有报道的石英提纯化学流程的基础上,尝试对流程进行部分优化,通过实验对比不同粒径组分、不同固液比水浴振荡器和滚筒HF-HNO3蚀刻效果,确定使用HF-HNO3(1%或2%,固液比15.0 g/L)滚筒加热法刻蚀样品以去除铝硅酸盐,多钨酸钠重液分离样品中的石英和其他组分。优化的分离纯化流程应用于处理采自祁连山北缘河流阶地含石英的岩石样品,经纯化的石英纯度可达98%以上,Al的含量小于200μg/g,表明采用优化的提取流程获得了高纯度的石英样品,可以满足10Be和26Al暴露测年所需样品要求。  相似文献   
993.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石英砂岩沉积与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川东北元坝及周边地区首次发现纯净的石英砂岩沉积,石英砂岩厚度10~15 m左右。研究表明,石英砂岩主要以夹层形式出现在须一、二段,但沉积环境相当特殊,主要为海泛或湖泛早期沉积的滩坝砂体,不属于须家河组广泛发育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石英砂体呈近东西向展布,明显受到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前渊带的控制。石英砂岩以粉-细砂为主,分选好,磨圆度高,杂基含量低,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与其它地区不同,研究区石英砂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石英砂岩中石英颗粒内具有高密度原生微裂缝,这些原生裂缝在沉积后成岩过程中可能闭合,但在后期的构造挤压背景下石英砂岩的脆性特性及破碎颗粒容易导致大量裂缝发育,裂缝的发育同时促进原生裂缝充填物和粒间填屑物的溶蚀,形成以裂缝为主的孔隙性储层。在研究区具有裂缝的石英颗粒并不局限在石英砂岩,我们推测具有裂缝的石英与物源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刘贵  周永胜  宋娟  何昌荣 《岩石学报》2012,28(3):1005-1016
本文以高温高压条件下石英闪长岩流变实验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进行微观结构观察,研究了样品在实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变形机制与斜长石结构对流变强度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能谱与电子探针,分析了熔体分布和成分特征,讨论了角闪石脱水熔融的影响因素与脱水熔融对岩石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岩石从脆塑性过渡域逐渐向高温位错攀移和动态重结晶为主的塑性域转化。在高温条件下,角闪石出现了脱水与部分熔融,脱水熔融的熔体分布和成分体现出非均匀与非平衡熔融的特点,空间分布上,熔体主要出现在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颗粒的边缘以及角闪石和长石颗粒之间的区域内;成分分布上,熔体的成分与参与熔融的矿物成分密切相关。角闪石边缘的熔体和黑云母边缘的熔体具有低硅铝、高铁镁特征,斜长石边缘的熔体具有高硅铝、低铁镁的特征,处于角闪石和斜长石颗粒中间的熔体,其成分间于斜长石与角闪石成分之间。实验中出现的非平衡非均匀部分熔融可以解释混合岩中的浅色体与暗色体的成因,富硅熔体可以形成富硅铝的花岗质岩石,而贫硅富铁镁的熔体可以形成基性岩。角闪石的脱水熔融程度依赖于样品的封闭条件,处于封闭环境的样品,角闪石不易脱水熔融,而处于开放环境时,角闪石脱水熔融显著。拆离断层带及其附近具备这样的开放环境,有利于角闪石发生脱水熔融。实验力学数据和微观结构显示,随机分布的斜长石对岩石强度影响并不明显,但斜长石的长轴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呈大角度相交(近90°)会显著强化岩石的强度,这意味着岩石组构与主应力方向大角度相交或呈垂直方向时,不利于岩石变形和拆离断层的形成,反之,均匀岩石或岩石组构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小角度相交,有利于岩石的变形,容易发育拆离断层。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给四川沐川黄丹石英砂岩矿的深入评价和低铁石英等高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现代岩矿测试分析技术,并采用动态和综合分析以及微区原位分析等方法,对矿石铁质赋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原矿w(Fe2O3)为0.161%左右,变化范围是0.086%~0.272%;矿石的Fe2O3含量与SiO2和粒度大小呈负相关,而与SO3、Al2O3和K2O呈正相关;原矿石英含量〉90%,粒径范围0.2~0.5 mm,其晶体结构中不含类质同象杂质,但其表面存在大小为1~100μm的溶蚀坑,较大者被伊利石粘土所充填;粘土矿物和以黄铁矿为主要含铁矿物的黑色杂质的含量分别约为8%和1%,二者是Fe2O3的主要载体,所贡献的Fe2O3占原矿质量分数分别约为0.076%和0.085%(其中黄铁矿的贡献值为0.050%)。  相似文献   
996.
黄铁矿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硫化物矿物,等轴晶系,常见完好晶形为立方体{100}、五角十二面体{210}、或八面体{111},还可形成它们的聚形。前人研究发现,黄铁矿结晶能力较强,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自发结晶形成完好的晶形(李  相似文献   
997.
广东石人嶂钨矿床中的晶质铀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人嶂钨矿床含钨石英脉、花岗岩、云英岩中均发育有晶质铀矿。岩矿鉴定及EDS分析研究发现,铀矿与钍石构成类质同象系列(包括晶质铀矿、含钍晶质铀矿、铀钍石、含铀钍石、钍石、方钍石),它们常常与黄铁矿、磷钇矿、锆石、独居石等矿物共生。晶质铀矿成分在不同矿脉、不同中段均有变化,矿物内部成分也不稳定,可发育生长环带。XRD分析确认晶质铀矿的存在,主要成分是UO2。随着热液活动的增强,矿物颗粒的增大,晶质铀矿成分变纯,UO2含量增加;晶质铀矿常常形成黄铁矿边,次生变化在边部析出富含杂质的铀矿微粒。电子探针测试晶质铀矿的年龄为151~157Ma,与本区钨矿化年龄相吻合,跟华南地区铀矿化构成同一成矿系列,同属于燕山期成矿大爆发阶段同一成矿热液活动的产物,这对于在该地区钨矿床及外围寻找铀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邱添  朱永峰 《矿床地质》2014,33(3):541-557
新疆西准噶尔萨Ⅰ金矿床由含金糜棱岩化石英菱镁岩和含金石英脉组成,矿体围岩为石英菱镁岩、碳酸盐-滑石片岩和蛇纹岩。根据岩相学研究,将萨Ⅰ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黄铁矿-石英-碳酸盐阶段(Ⅰ)、自然金-辉砷镍矿-铬云母阶段(Ⅱ)、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Ⅲ)、自然金-硫化物-石英阶段(Ⅳ)和碳酸盐阶段(Ⅴ)。阶段Ⅰ和阶段Ⅱ对应于石英菱镁岩经历的韧-脆性变形时期,其他3个阶段形成于脆性变形期间,反映出构造性质由挤压向拉伸环境转换的过程。阶段Ⅱ和阶段Ⅳ分别对应于Au-As和Au-Cu成矿作用。金矿化与石英菱镁岩经历的剪切变形过程相关。含金糜棱岩化石英菱镁岩的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未变形的石英菱镁岩,说明剪切带流体输送了相关微量元素和成矿元素。在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转换过程中,流体压力骤降,含金络合物分解形成金矿。萨Ⅰ金矿床是产在糜棱岩化石英菱镁岩中的严格受剪切带控制的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9.
高景刚 《地质与勘探》2014,50(6):1007-1014
对西天山可可萨拉铜铁钼多金属矿区的石英闪长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和定年工作。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石英闪长岩体具有较高的Si O2、Al(Al2O3=14.13%~15.10%)和碱总量,富Na贫K,属准铝-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本区岩体具有高的LREE/HREE和LILE/HFSE比值,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Y、Yb),与陆壳区(同碰撞花岗岩和后碰撞)花岗岩类似。石英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365.3±2.8Ma,MSWD=1.08,指示其形成于晚泥盆世。地球化学和铅同位素特征暗示形成岩体的岩浆是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并混有少量的幔源物质,具有混源花岗岩的特点。结合邻区岩浆岩的特征及其时代,石英闪长岩形成于碰撞构造事件,处于碰撞后期的隆升阶段。  相似文献   
1000.
南天山洋古生代期间俯冲作用过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斌  陈文  喻顺  尹继元  李洁  孙敬博  杨莉  杨静 《岩石学报》2014,30(8):2351-2362
南天山洋的演化历史是中亚造山带研究中关键的问题,目前对古生代期间南天山洋的俯冲极性、俯冲方式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南天山造山带南部地区近东西向出露一系列中酸性侵入岩,本文以其中的欧西达坂石英闪长岩为对象,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集Rb、Ba、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的"海鸥"型,为典型的俯冲成因钙碱性系列岩浆岩,锆石LA-ICP-MS微区定年获得418.4±2.2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成果,初步认为塔里木板块北缘至少在志留纪时期已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变成活动大陆边缘,中泥盆世开始又转变为被动大陆边缘;早古生代阶段南天山洋的演化以双向俯冲为主,向南为短期、脉冲式或间歇式的正常高角度俯冲过程,至中泥盆世结束;向北则为长期、多阶段性的俯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