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钾铁矾是酸性矿山废水(AMD) 中常见的次生矿物,能有效吸附AMD中Cu、Pb、Zn、Gd、As等重金属元素。不 同条件下形成的黄钾铁矾微形貌不同,其吸附能力也不同。文章通过化学法和微生物法合成了黄钾铁矾,并在粤北大宝山 矿酸性矿山废水中采集了含黄钾铁矾的泥样。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 和X光衍射(XRD),对三种不同条件下形 成的黄钾铁矾进行鉴定和微形貌特征观察,并分析黄钾铁矾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pH值2.0~2.5时能够化 学合成黄钾铁矾,其晶体粒径约2~10 μm,且晶形呈板状;而在65℃时,可在pH2.0~3.0之间化学合成黄钾铁矾,但晶形 差。微生物法合成黄钾铁矾pH范围是2.0~5.0,其晶形完好,呈菱面体且晶体大小比较均匀,而约为2~4 μm。酸性矿山废 水中的黄钾铁矾形成的pH值为2.5~3.5,晶形为菱面体形,单个晶体大小多为1~2 μm。根据其形成条件和微形貌特征,文 章推测酸性矿山废水中形成的黄钾铁矾可能是微生物成因。  相似文献   
72.
岩体节理形貌的分形维数与摩擦角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乃明 《岩土力学》1996,17(3):54-58
在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岩体节理的摩角是一个重要参数,该值的获取既费时又费力。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节理形貌的描述方法和分形几何理论,然后将分形理论引人岩体节理摩擦角的研究中,得出了用分形维数表示摩擦角的经验公式。关键词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α-石英自然晶面六方柱面(100)和(010)、菱面体正形面(101)与菱面体负形面(011)、以及介于上述自然晶面之间的切面进行腐蚀形貌的观察研究发现,石英晶体同种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相同,但方位可以有变化,不同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不同;同一单形的正形与负形腐蚀坑形状不同;蚀坑形态能够反映晶体的对称性。α-石英晶体各晶面(切面)的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投影图可用于岩石中α-石英晶体的定向及缺陷研究。这一观察研究对厘清α-石英晶体腐蚀形貌立体全方位的对称关系、指导岩石中α-石英晶体的定向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4.
水晶晶体是自然界中产出最广泛的矿物之一,特别是在伟晶岩型、热液型矿床中它是最常见的主要矿物,由于产出地质条件不同,石英晶体的习性及表面微形貌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5.
氧化铁矿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及其表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振华  冯俊明 《矿物学报》2000,20(4):549-352
杂质和复杂的微形貌导致铁(氢)氧化矿物表面的能量和结构高度不均一。能量高、配位数低的位置吸附力强。电荷和离子半径决定了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由于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吸附过程几乎都与流体有关,流体的pH值主要通过对铁氧化物的影响吸附过程,pH值的变化改变了铁氧化物表面羟基的分布,即改变表面吸附位置的结构,进而影响氧化物的吸附能力,铁(氢)氧化物的表面结构其复杂,现有的吸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铁(氢)氧化物的吸附行为,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6.
断层泥是研究断裂带的重要信息载体.根据采集的断层泥样品,采用扫描电镜与XRD试验分析秦峪断裂带南支断层F1、主断层F2断层泥样品的微形貌特征及矿物成分特征.结果表明,F2断层泥颗粒多表现为板状,F1断层泥颗粒多呈现出针状、叶片状等黏土矿物特征,且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含量高于F2断层泥.F1、F2断层泥石英碎砾表面并存...  相似文献   
77.
断层中的断层泥是断层活动的信息载体.在木里地区,理塘断裂带表现出多期次活动特征,早期以韧性剪切为主,晚期表现出高角度张性左行走滑特征.通过对理塘断裂带断层泥石英表面微形貌特征观察、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石英表面形貌结构以次贝壳状和桔皮状为主,表明断裂的最新活动期在早-晚更新世(Qp1-Qp3),与电子磁旋共振(ESR)...  相似文献   
78.
唐山大气降尘的矿物组成与微观形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射线衍射线技术(XRD)和扫描电镜技术(SEM/EDX)对唐山大气降尘中颗粒的矿物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山大气降尘的主要矿物组分是方解石、石英和粘土,次为赤铁矿、石膏、白云石及长石类矿物,其它的矿物还有菱铁矿、菱镁矿、石盐、沸石、角闪石、钙芒硝和无水芒硝等;其形貌特征主要有球状、层状、片状、柱状和块状等规则形态及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等不规则形态;对XRD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表明大气降尘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地面扬尘、建筑扬尘、工业尘及在大气环境中新生成的矿物。  相似文献   
79.
由于对第四纪地层的严重依赖,传统古地震探槽研究方法在基岩区难以发挥作用,导致无法获取基岩区断层的强震活动历史。本研究以山西地堑系的交城断裂为目标断裂,以断裂北段2处基岩断层面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基岩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基于变差函数法结合滑动窗口操作量化断层表面形貌特征,开展在基岩区提取断裂古地震信息的实例研究。结果显示,2处基岩断层面的形貌在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指示了断层面在地震事件作用下的分段出露过程。这种断层面形貌分段特征可以用来识别古地震事件和同震位移量。在思西村基岩断层面上,识别出由老到新的3次古地震事件,同震倾滑位移量依次为2.0 m、1.9 m和2.3 m,在上兰镇基岩断层面上,识别出由老到新的3次古地震事件,同震倾滑位移量依次为1.4 m、2.5 m和2.0 m,指示了交城断裂北、中段具有产生同震位移量大于2 m、震级大于7.5级的破裂型地震的能力。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和形貌量化分析方法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可以准确而高效地识别古地震事件次数和同震位移量,扩展古地震的研究对象,拓宽古地震的研究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适时地开展宇宙成因核素测年以测定断层面的暴露年龄,获得发震年代,给予地震序列年龄框架。  相似文献   
80.
钙华是自然界重要的岩溶碳酸盐沉淀之一,其形成过程往往受到生命活动的影响,弄清钙华生物沉积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钙华微岩相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本文以黄龙-九寨沟钙华形成为例,阐述黄龙-九寨沟现代钙华纳米结晶特征、纳米钙华的生长和集合体形态,分析模拟实验中生物有机质对钙华生长和形貌的调控原因,揭示了生物活动和代谢产物对纳米钙华成核、生长及钙华晶体形貌的调控两途径四阶段机制;为探究钙华成因、碳酸钙生长调控机制、钙华退化的因素及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钙华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