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基于激光点云的大型文物景观三维重建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景观模型的可靠性,将球体标靶作为点云配准的约束条件,同时引入带有绝对坐标的标靶作为点云转入大地坐标系的起算数据,并将经过纠正的数字影像纹理映射到点云上,从而生成完整的三维景观.云冈石窟的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和浙江大学正在联手攻关“数字敦煌”工程,已完成部分石窟的三维模型制作。“数字敦煌”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以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为首的课题组负责虚拟现实的设计策划、组织管理和  相似文献   
53.
滕玲 《地球》2019,(7):68-73
大名鼎鼎的"吴王夫差"青铜剑、能够证明《孙膑兵法》真实存在的竹简、连现代工艺都无法还原的"兽柄青铜豆"……近日,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展出近200件(组)来自山东的重要文物,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齐地文化风貌。海岱之间的独特齐文化西拥泰山,东临沧海,海岱之间,齐风泱泱。  相似文献   
54.
石质构件风化层内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质构件风化层内力学参数随深度变化的规律是石质古建筑稳定性、耐久性和保护方案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古建筑石质构件风化层不便取样,风化岩样加工易破坏和室内试验只能得出试件整体的力学参数,不能反映风化层内力学参数由表及里逐渐变化的不足,综合运用现场声波测试和室内试验对义乌宋代古月桥(建于1213年)风化条石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与深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风化层内岩石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与未风化区域的比值随深度呈较好的负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55.
云冈石窟地区云冈组上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普遍在10%以上,其主要矿物成分为含铁方解石和含铁白云石。在碳酸盐胶结物化学风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碳酸盐矿物溶解、Fe2+ 离子氧化及Fe3+ 离子水解,以及石膏、泻利盐、水碳镁石、球碳镁石等矿物结晶。水、砂岩中裂隙和层理发育、大气污染等是影响碳酸盐胶结物化学风化的主要外因。碳酸盐胶结物化学风化引发了多种文物病害,对云冈石窟的文物价值造成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56.
北京房山大理岩的岩石学微观特征及风化机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许多石质古建筑都使用了房山大石窝的大理岩来建造的。本文以汉白玉(白色大理岩)和青白石(青色大理岩)为例,通过薄片镜下观察、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对房山大理岩的岩石学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取自房山大石窝的新鲜岩样和取自北京古代石质建筑的风化剥落物。结果证实北京大理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白云石,部分大理岩还含有一定量的石英。基于图像处理软件,对汉白玉和青白石矿物晶体的粒径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温度变化、酸雨的溶解、水的溶蚀、微裂隙的盐类充填的角度分析了大理岩的风化机理。相关研究可为北京大理岩石质文物的修复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7.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和重建的重要环节。作为传统文物数字化手段的重要补充,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获取文物材质、颜料和加工痕迹等信息,可为文物资源数字化提供文物表面物理、化学属性信息。本文首先对文保领域高光谱信息采集设备和方式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对文保领域高光谱信息处理关键技术进行了回顾,总结为信息增加、信息提取、信息分类和可视化4个方面,对常用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高光谱技术在文保领域的典型应用,包括颜料种类分析识别、隐藏信息提取和修复痕迹识别3个方面;最后,对高光谱文物应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西部资源》2014,(3):79-79
正红纹石是一种诱人的红色系宝石,色如玫瑰、水润娇嫩,自面市以来深受众多宝石爱好者的喜欢。红纹石色彩中带有白色条纹,也有通透通体粉红白纹很少的冰种红纹石,这类红纹石价格要比普通红纹石高很多,所以鉴定其真假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鉴定冰种  相似文献   
59.
2014年4月16日,《神奇的古井、风穴寺之谜》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播出。片中,千年古刹风穴寺中的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群,闪耀着“中国文物古建筑博物馆”的神奇风采。同时,引人注目的还有此次专家科考队里那个博学多才、和蔼可亲的帅小伙儿--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地质地层、水文矿产知识娓娓道来,科学地为我们揭开了风穴寺中大慈泉水能预报天气,风穴洞龙吟虎啸诡异怪声等大自然之谜,讲述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60.
薛晓轩 《东北测绘》2014,(2):99-101,10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给测绘数据获取方法、服务能力和水平、数据处理方法等带来空前的技术革命。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二、三维一体的文物时空信息云平台,然后与文物保护管理系统相挂接,形成一个集时空数据与智能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还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充分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演变规律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