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473篇
海洋学   55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阿勒特高勒金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中部狼山—白云鄂博铜、铅、金、锌、铁、铂、镍多金属成矿带西段,该矿是在完成1∶5万区域矿产远景调查中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发现的,金矿赋存于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建造,受NEE断裂构造控制,该金矿主要矿体赋存于地表长约1 km,宽约3~50m的褐铁矿化蚀变带中,蚀变带内石英脉发育。勘查区内圈定金矿体4条,深部钻探验证表明,矿体延深稳定。本文分析了阿勒特高勒金等多金属矿的矿床特征、控矿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2.
长兴岛碳酸盐岩区占整个岛的44%,受降雨、岩性、构造等条件的影响,岩溶较发育,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且水质较好,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在收集大量基础地质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钻探、抽水试验成果,分析了从上至下5层岩溶带的发育特征、赋水性规律及补、径、排条件。同时考虑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概算,及成井条件、水质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3.
云南省马关县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一座特大型山坡露天矿山,年均采矿能力达到210万吨。矿床中成矿元素种类复杂,多种元素组合矿体共生,产状复杂,且大小不一,目前在采区内共揭露出工业矿体近400余条,致使矿山采矿工作面临极大难度和挑战。本文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矿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总结,针对开采台阶上不同类型矿体采取不同的开采方法,极大降低了资源浪费,并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这些开采方法对露天矿山不同类型矿体的开采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16,(6):321-332
简述了从国外到国内的砂岩型铀矿概况及成矿理论研究的发展,归纳出了我国砂岩型铀矿的"叠合复成因氧化-还原成矿理论",并就"预富集"、"板状矿体成因"、"深部油气作用"、"可地浸概念"、"大砂体"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65.
2015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及生物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涛  王俊  吴强  袁伟  栾青杉 《海洋与湖沼》2016,47(1):195-204
2015年5月搭载“北斗”渔业调查船、使用渔拖网的采样方式,在整个黄海及东海北部进行系统的走航式大面调查,记录了30°N—39°N海区内的大型水母种类组成、伞径大小及生物量分布,估算和比较了大型水母与其他渔业生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5月整个调查区,大型水母的总生物量估算值5.9万t,绝大部分由黄海中部的多管水母和洋须水母生物量贡献所致。出现的大型水母种类伞径分布呈单峰型。不同种类的水母分布具有明显地理区域和水文偏好性。其中,洋须水母主要分布于黄海中、北部50m水深以深水域,多管水母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50m水深以浅的西侧以及整个东海北部;沙海蜇多为幼体,分布于黄、东海交汇区31°N—33°N间;霞水母较为集中出现于31°N以南、123°N以西近海。各水母种类的高密区的底层水温按洋须水母、沙海蜇、四叶小舌水母、霞水母呈升高趋势。东海多管水母分布区的底层水温与沙海蜇相近;黄海多管水母分布区的底层水温较洋须水母略高。沙海蜇和四叶小舌水母较其他水母的适温范围宽。霞水母和洋须水母处于相对高盐区域。  相似文献   
66.
分析柔鱼的资源现状、种群结构、洄游和集群分布等,介绍其渔场形成、类型、分布以及影响渔场时空分布的海洋环境因子,并以柔鱼早期生活史为线索,分析了影响柔鱼资源补充量的环境因子、气候条件,并归纳了柔鱼渔场预报模型及资源评估常用模型。研究认为,今后应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对北太平洋柔鱼生活史过程的研究,了解其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范围,以及洄游路线及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大尺度范围气候变化、捕捞作业、被捕食压力等对其资源的影响,结合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物理海洋学等学科,开展多学科合作,对其种群动力学过程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7.
新疆塔什库尔干铁矿带是我国西部地区新近发现的重要富铁矿带.叶里克铁矿是该成矿带大型铁矿床之一,对该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通过对叶里克铁矿开展矿床地质研究与磁铁矿LA-ICP-MS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矿体产于布伦阔勒变质火山-沉积岩中,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稠密浸染状或块状富矿体中磁铁矿主要有两种产出形式:与硬石膏或与方解石共生.这两类磁铁矿中多数微量元素含量较均一,如Mg(119×10-6~313×10-6)、Al(692×10-6~1 034×10-6)、Ti(540×10-6~840×10-6)、V(3 340×10-6~3 971×10-6)、Mn(950×10-6~1 160×10-6)、Co(4×10-6~5×10-6)、Ni(52×10-6~64×10-6)、Zn(84×10-6~143×10-6)、以及Ga(26×10-6~31×10-6),并与高温热液中磁铁矿类似;磁铁矿Al、Ti、V含量高,Ni/Cr比高以及Ti/V比低揭示出其形成于相对还原、富Al、Ti的海底高温热液体系且沉积环境稳定.(Al+Mn)-(Ti+V)特征指示其形成温度在300~500 ℃之间.与硬石膏共生的磁铁矿比与方解石共生的磁铁矿具有相对高的Ti(前者平均690×10-6,后者平均574×10-6)、P(从27×10-6骤降到7×10-6)含量,低的Ca含量(从36×10-6骤升到203×10-6)并亏损Zr、Hf、Sc、Ta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前者形成于更剧烈的热液活动中,并且硬石膏磁铁矿在热液作用过程中多数Ca离子进入硬石膏晶格中,造成磁铁矿Ca含量降低.综合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磁铁矿组成等多种证据,表明叶里克铁矿形成于早寒武世的海底高温热液系统.铁矿形成与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引发的火山弧岩浆作用有关,属于海相火山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68.
鲁麟  梁婷  任文琴  赵正  刘善宝  陈郑辉 《矿床地质》2018,37(6):1260-1280
赣南地区淘锡坑钨矿床是典型的大型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震旦系浅变质砂(板)岩,并延伸至深部花岗岩内,按空间产出位置分为内带矿体和外带矿体,包括宝山、西山、烂埂子、枫岭坑4大脉组,矿体产出各不相同,矿物组合也具有明显分带特征。在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基础上,文章选择淘锡坑主成矿期石英为研究对象,并与共生黑钨矿作对比,从空间角度开展不同脉组、不同矿体或中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对比研究。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石英包裹体类型有H_2O-NaCl型包裹体(Ⅰ型)、H_2O-NaCl-CO_2型包裹体(Ⅱ型)和纯CO_2体系裹体(Ⅲ型)及少量含石盐子晶的多相包裹体,并同时捕获贫CO_2的盐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气相包裹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内、外带石英脉气液两相的包裹体均具有较宽温度和盐度范围,外带均一温度和盐度w(NaCl_(eq))分别集中于200~220℃、1%~6%,内带均一温度和盐度w(NaCleq)分别集中于100~220℃、3%~7%,流体为中-低盐度、富含CO_2的H_2O-CO_2-NaCl体系,不同脉组不同矿脉之间对比结果均显示出多期成矿的特征。在矿脉形成过程中,流体的成分和温度在内外接触带有明显变化,表明岩体与围岩接触界面是造成淘锡坑矿床内带矿体和外带矿体的成矿条件改变的转折位置,成矿流体在此附近发生CO_2逸失引起相分离的不混溶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中国地质学会202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2021,67(2):6702339-6702366
大庆油田等: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凹陷青一段地层的纯页岩内实现水平井产量重大战略突破,试油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定产试采表现出稳定的高产能力,平面上15口直井试油证实古龙页岩油平面分布范围广,规模立体含油,轻质油带具有较好的产油能力,轻质油带页岩油气资源量达到几十亿吨。通过岩心精细描述及实验分析化验数据,建立了以古沉积环境控制原始优质烃源岩发育、适中的热演化程度控制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70.
为提升对长江流域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的认知程度,突破以往单独从地表水或地下水角度进行评价的局限性,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水循环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将水文地质单元和地表水流域有机结合,划分长江流域地下水评价单元,建立典型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开展了新一轮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水循环要素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以中游最多,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地表径流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长江北岸比南岸集中程度更高;蒸散发量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的特征,最大值集中在长江中游一带;长江流域地下水位总体保持稳定,丰枯季水位变化总体不大,一般小于2 m;长三角超采区的地下水漏斗面积已明显减小,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2020年长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总量2421.70亿m~3/a,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092.79亿m~3/a,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331.35亿m~3/a;地下水储存量较2019年整体略有增加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最为明显,共增加23.72亿m~3。(3)长江流域的水质上游优于下游,优质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和大别山南麓一带,部分地区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原生劣质水的广泛分布。长江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水平整体很低,局部地区由于过往不合理的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已得到缓解,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问题得到了较好控制。建议适当开发利用赣南地区和大别山南麓一带优质的基岩裂隙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