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567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956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断裂构造多期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绍有 《矿物学报》2004,24(2):124-128
通过对高松矿田内主要断裂构造结构面、破碎带、旁侧派生伴生构造及其蚀变矿化等特征的系统深入观察研究,构造应力场分析,推断该矿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燕山中晚期→喜山早期→晚近期的四期构造活动,其中燕山中晚期的构造活动为成矿构造;印支期活动为成矿前构造,其对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后两期则为成矿后构造,其起到破坏矿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2.
研究选择围岩蚀变复杂,种类丰富的甘肃鹰嘴山金矿,目的是建立该区硅化信息提取的定量遥感模型。通过对实测地物光谱数据、岩矿石化学组分分析、微量金分析结果等岩矿石多元数据的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找到了提取硅化蚀变的最佳组合变量,并通过建立它们之间线性回归方程的方式,建立了该区硅化蚀变的定量遥感模型:S iO2=85.047TM5/TM7-4.348TM5/TM4 16.51TM5/TM3-41.866 R=0.703。以该模型为指导,对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定量提取出了该区金矿化异常信息。经实际验证,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好,可为与该区地质背景类似的阿尔金东段和北祁连西段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地区的金矿普查与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3.
相山矿田低温热水及其与铀矿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飞 《地球科学》2005,30(2):206-210,240
从矿田现代温热水入手,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地质等手段,结合地热基础理论与方法,剖析了典型矿床地温特征,对温热水的补给源、热源进行了研究;结合铀成矿机理分析,探讨了热水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相山矿田温热水属隆起断裂型热水,大气降水为温热水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深循环及放射性生热为温热水获得热量的主要途径,热水活动对铀成矿作出了重要贡献,铀源主要来自水-岩作用,形成了受基底构造和火山盖层构造联合控制的地温高场、温热水及铀矿化于一体的空间组合.  相似文献   
964.
通过对GIS空间分析功能的论述,认为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砂岩型铀矿化的特点,可对其进行预测评价,并提出了预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965.
通过对盆地西南部白垩系地层和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基本条件,并进一步指出白垩系泾川组、罗汉洞组地层是寻找地浸砂岩铀矿的有利的目标层。  相似文献   
966.
微生物矿化成因的铁硫酸盐矿物表面特征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表明,生物一矿物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层系统演化的重要地质营力之一。微生物与矿物岩石之间进行着活跃的物质交换,微生物通过营造微观地球化学环境和提供吸附、成核中心影响着矿物的溶解和结晶,其中生物一矿物界面是物质交换和化学反应最为活跃的场所,矿物表界面记录着丰富的微生物作用信息。在综述前人微生物一矿物相互作用界面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气体吸附技术,对比分析了微生物矿化成因和无机合成含水铁硫酸盐矿物的表面积、表面分形和表面吸附能特征,初步讨论了微生物矿化成因铁硫酸盐矿物的表面特征和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967.
Mineralisa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coupled multi-geodynamic processes in the crust. The coupled mechano-thermo-hydrological (MTH) processes are the basic physical processes that govern the location of the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which can be simulated in the computer by using of the numerical codes, such as FLAC. The numerical modeling results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explain the features of existing ore deposits, but also to predict the fhvorable mineralization locations.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basic equations describing coupled MHT processes in the water-saturated porous rocks, the principles of FLAC,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MHT processes related to copper mineralization in the Fenghuangshan ore field. We used the FLAC to simulate the syn-deformation cooling and fluid flowing evolution after the intrusion was emplaced and solidified. The modeling results suggest a most prospective exploration area where the subsequent exploration supported the prediction and the test bore hole disclosed the high quality copper ore bodies in the target, demonstrating a positive role of the numerical MTH modeling in facilitating predictive ore discovery.  相似文献   
968.
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区的沉积型铜矿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沉积型铜矿床。文章对此类沉积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和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沉积型铜矿床主要有两种矿化类型:结核状铜矿化和浸染状铜矿化,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等为主;成矿受上二叠统宣威组沉积地层控制,与峨眉山玄武岩喷溢形成的古火山构造和古地形以及火山期后的热泉活动关系密切,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成矿过程可能从沉积成岩阶段一直延续到成岩期后。区域上假整合覆盖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上的宣威组沉积岩系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69.
杨晓勇 《矿物岩石》2006,26(2):52-56
对郯庐断裂南段沙溪含铜斑岩体中黑云母和斜长石单矿物的高精度40A r/39A r同位素测定,获得40A r/39A r平均坪年龄为132.62 M a±0.28 M a,40A r/39A r等时线平均年龄为132.59 M a±0.46 M a,而最小平均视年龄86 M a左右可能表示后期的一次热事件,可能对应于斑岩体与Cu-A u矿化有关的热液活动。这些年龄值比前人在该区及邻区获得的K-A r和R b-S r年龄更精确地代表沙溪含铜斑岩体的侵入时代。132.6M a左右的年龄代表着该区含铜(金)斑岩体的侵入时代,可以证实铜(金)斑岩型矿床是在稍后的大规模热液蚀变条件下所形成。  相似文献   
970.
下庄矿田是华南重要的热液铀矿产区,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下庄矿田部分矿床内热液碳酸盐样品并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测定矿田北部的1δ3CPDB为-7.6‰~-8.4‰,1δ8CSMOW为12.1‰~13.2‰,而矿田南部测波动范围较大1δ3CPDB则为-3.1‰~-8.5‰,δOSMOW为10.4‰~14.1‰。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ΣCO2主要来源于中新生代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壳源有机碳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