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3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在江底隧道施工中,以砂岩和泥质砂岩为主的破碎、裂隙节理发育地层经钻眼爆破震动后,出现了垮塌、涌水、冒顶等事故,直接危及工程和江堤安全。针对事故突发性、破坏性及危害性,制定了严格周密的防治 方案。应用高压封闭注浆技术,进行地层改良。首先砌筑封闭墙是关键一步,务必完全封闭,并能承受高压,该墙直接影响注浆成败;其次,河床沉陷处注浆既与井下注浆相互补充,又稳固河床及江堤;第三,注浆使浆液充填裂隙通道和垮塌体空隙,在高压下充填饱满、密实;第四,浆液硬化使裂隙被封堵、垮塌体胶结成完整一体,初步达到防垮止水目的;第五,浆液养护后,破碎地层在浆液胶结硬化作用下具有一定强度,达到地层改良目的;最后,地层改良后务必钻眼芯进行检 测,以观注浆效果。经过高压封闭注浆治理,垮塌、涌水、冒顶地层得到完全改观,注浆区域内不再垮塌、涌水,使工程顺利通过该垮塌涌水区,进入下一步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22.
地面注浆封堵松散层段井筒涌水在我国尚无先例。本文从注浆参数选择和工艺系统等方面对其作初步探讨,论述该方法在封堵井筒涌水中的意义,可行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24.
采动对红层水涌入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5.
地下水对工程和环境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地下水对上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日趋显著,人们认识日益深化。实践表明,这类问题不完伞是纯水文地质问题。实质上,它是介乎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暂定名为工程水文地质学。专门进行在工程建设和环境地质中由于地下水作用而产生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或水文地质问题。为充分阐明问题,本文从水与岩土相互作用、基坑排水与潜蚀流沙、地基沉降与黄土湿陷、道路冻害与隧道涌水、矿抗突水与竖井破坏、坝基渗漏与稳定、坝基抗滑稳定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举例阐述,初步论证了重要性、问题和某些实质。目的在于,向人们揭示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6.
以山东淄博煤田富硫煤(w(St>2%)煤矿作为典型研究区,阐述了由于直接排放酸性、高SO4离子、高硬度和较高矿化度(TDS)的矿坑水导致的地表水体及地下水的污染。研究区内地表水体的水质主要受控于矿坑排水的质量,区内主要河流、水库已被污染。引用这种受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会引起浅层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并影响到饮用此类地下水的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揭示污水灌溉过程中水-岩相互作用及地下水污染的机理,进行了现场土柱模拟实验,分别模拟了污水灌溉和降水入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污水灌溉过程中SO4-不会被吸附,也不会产生沉淀,因此,污水灌溉是污灌区地下水受污染的主要原因。降水入渗实验表明,污灌区土壤中的SO4-,Ca2+和Mg2+,也可以通过降水淋滤进入地下水,这是污灌区地下水受污染的另一条途径。就对水环境的影响而言,酸性煤矿矿坑排水的环境效应是负面的,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7.
2007年10月5日凌晨3时,正在进行暗挖施工的如意坊一工地,突然有股巨大不明涌水涌出,致命名地表塌隐,呈一个深约5~6m面积约300m^2的大坑,一座面积80m^2的餐厅当场被埋进了泥水当中。幸好未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8.
29.
汉江某区段堤防隐患探测的物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探地雷达,电磁法,直流充电法以及自然电场法,查明了汉江某区段堤防中涌水通道的确切位置,渗水的范围,并根据物探异常的推断解释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0.
韦复才 《中国岩溶》2010,29(2):112-112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韩行瑞教授等人编著的《隧道岩溶涌水预报与处治——专家评判系统在沪蓉西高速公路的应用》一书(下文简称《涌水预报与处治》),日前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