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1篇
  免费   1599篇
  国内免费   3883篇
测绘学   23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97篇
地质学   15827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23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571篇
  1998年   722篇
  1997年   718篇
  1996年   702篇
  1995年   679篇
  1994年   553篇
  1993年   583篇
  1992年   768篇
  1991年   836篇
  1990年   476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放射成因同位素(Pb、Sr)和轻稳定同位素(C、O)对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示踪,从物源角度揭示了其在规模成矿、元素发生超常富集的原因。研究表明,锡矿山锑矿床的成矿物质不可能是来自赋矿围岩;深部地幔和基底都卷入了该矿的成矿作用;富Sb的交代型地幔和富Sb的元古界基底为其大规模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矿源,两者是形成锡成山超大型锑矿床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2.
豫西地区铝土矿中镓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散金属,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豫西地区的铝土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镓资源。通过对区内铝土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空间上,在不同铝土矿区的矿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数变化显著,在矿体平均厚度最大的张窑院矿区,矿石中的镓高度富集。时间上,沉积成矿相对较早的铝土矿层,因其长期遭受强烈的表生富集作用,矿石中镓的平均品位较高。从矿石结构类型来看,土状和峰窝状矿石中的镓品位明显高于短、鲕状和致密状矿石。另外,矿石中镓平均含量的变化总与铝土矿富矿体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并且,探讨了铝土矿中镓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3.
西范坪斑岩铜矿钾硅酸盐化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范坪铜矿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床。伴随铜矿化发生了强烈的钾硅酸盐化。蚀变作用使成矿主岩的 Si O2 ,K2 O增加 ,Ca O,Na2 O,Fe2 O3 减少 ;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降低 ;L REE减少 ,L a N/ Yb N 比值升高 ,δEu值降低。通过研究认为 ,西范坪铜矿成矿母岩是富钠 (Na2 O>K2 O)斑岩 ,而不是富钾 (K2 O>Na2 O)岩石 ,这说明相对富钠的斑岩也能成矿。  相似文献   
204.
任树祥  张崇山 《华北地质》2002,25(3):184-189
大河南矿集区处于太行山深断裂带(岩石圈断裂)上.有铅锌、金、金银三个远景区,具有形成超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显示了超大型矿床的资源前景.矿化受深断裂带及其两侧次级裂隙和各种薄弱面控制.与隐伏岩枝、岩脉群、碳酸盐地层、变质地层相关,显示地球化学异常.进一步找矿方向1) 在重要地段勘查深部资源;2)沿岩体接触带找新区.“大调查”工作突破点是加强勘查力度;加大勘查深度.  相似文献   
205.
四川攀西地区具有特定的地质条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有利的成矿环境和已发现的银矿床点,都证明区内具有很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寻找大型独立银矿很有前景。主攻内生型和沉积变质型银矿床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6.
四川石棉县首次发现独特的自然铂矿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攀西地区大片前震旦纪结晶基底杂岩中产出有众多的前晋宁期层状侵入体,其间可见钒钛磁铁矿化,铬铁矿化,最近在石棉境内新发现一处含铂矿化体呈层状,网脉状产于层状侵入体中,且多以自然铂单矿物存在。伴生主要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初步认为该矿床类型属产于层状铁质基性-超基性岩与铜硫化物-钡钛磁铁矿有关的构造-热液再活化型自然铂矿床。  相似文献   
207.
Quartz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Jinman vein copper deposit in the Lanping Basin of western Yunnan were determined by40Ar/39Ar fast neutron activ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spectra are characterized as being saddle-shaped. The samples yielded a plateau age of 58.05 ± 0.54 Ma, a minimum appearance age of 56.76 ±0.81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54.30 ± 0.15 Ma, the three ages being close to each other, indicating that the ages of the quartz samples so far determined are true and reliable. The plateau age represents the time of formation of Cu-bearing quartz veins, 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Early Himalayan. This age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time at which a tectonically thermal event (60 Ma) took place within the Lanping Basin, Yunnan Provinc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fact that copper ore and other ore types in the vast area of western Yunnan are concentrated mainly in the Early Himalayan strata,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re must have existed some indispensable key factors leading to metallogenesis on a large scale during the Early Himalayan period in western Yunnan and also constraining in union the formation of ore deposits there.  相似文献   
208.
鞍山式铁矿尾矿中含有金,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综合产物,也是火山沉积的中基性岩本身含有微量金造成的。建议开采该类型铁矿的同时研究回收铁矿尾矿中的金,加强矿床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9.
朱奉三 《新疆地质》2002,20(4):345-345
在合作合同商谈前,一般外方需对该项目(勘探或开采)作出预评估(初步评估)。预评估的基础主要是对前期地勘或生产工作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及现场调查,并对其中重要数据如钻探、抗探、矿山生产等原始数据重新处理,通常是将原始数据矢量化后用外方的软件重新编制资源模型等。  相似文献   
210.
孙邦东 《广西地质》2002,15(1):37-42
矿源层是成矿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文章通过总结广西铅锌矿在各地层各地区的丰度值及已有矿床的资料,认为泥盆系、奥陶系、寒武系是广西铅锌矿的矿源层,并分析了矿质迁移富集条件。建议加大对此3个矿源层的研究,以促进广西铅锌矿找矿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