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358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5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18年7月16日北京怀柔云蒙山地区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国道G111和省道S310多处毁损,周边4个乡镇506人被迫紧急转移。本文通过灾害发生前后高清卫星影像解译和现场详细调查,研究了区域内典型泥石流沟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松散固体物质来源,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激发条件,估算了容重、流速、流量等重要参数,并基于沟床块石稳定性分析改进了泥石流启动与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式。研究表明,怀柔7·16泥石流属极端气象条件下短历时强降雨所激发的稀性泥石流,在连续2 h降雨条件下,其临界激发雨强不低于8~15 mm·h-1,物源主要来自于沟床堆积物的揭底输移,沟床岸坡松散堆积体侧蚀增加了物源补给,强降雨条件下很可能再次发生类似规模的泥石流。该研究可对今后区域内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湖南省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地灾一半与种竹子有关,竹子根系在花岗岩沙性土壤中的含水量非常高,持水性很好,这会提高土壤含水量。如果遇到强降水,或者大风的天气,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几率就非常大。  相似文献   
84.
自然原因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但面对泥石流等地灾,"人"的因素同样致命。  相似文献   
85.
泥石流扇形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川 《云南地质》1990,9(3):239-246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地学工作者都开展了对泥石流扇形地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地学界有关人士也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泥石流扇形地的研究,认识到泥石流在短暂的堆积过程中使山麓地带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变化,是影响路基和桥涵设计的主要因素,因而在工程参数计算方面根据对泥石流扇形地各种特征反推其发生时情形,即泥石流动力堆积过程再现,很快取得良好的效果。泥石流是地质史上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常与造山运动相伴随的一种快速而显著的地貌过程。因而,地质史上许多地区的泥石流作用可能比现代强烈,原先笼统称为“磨拉石”、“复理石”或“古冰碛”,其中许多可能是泥石流堆积。由此,古泥石流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86.
水下冲积扇是山间谷地被堵截堰塞,山麓堆积进入水盆地的一种特殊“相”,以重力流堆积为主体,间夹湖沼和上迭河流沉积。熔岩流多次堵塞增高,堰塞坝的侵蚀和盆地的沉积充填,这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不同沉积类型组合。各类沉积因其搬运分选机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聚锡能力,决定了对砂锡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87.
北京北山泥石流的分布受构造控制,呈北东方向展布。其分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一条泥石流沟谷的形成从开始到结束,概括分为形成、位移和堆积。区内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以坡面侵蚀为主和以沟源崩、滑塌形式触发沟床物质活动而形成的泥石流。  相似文献   
88.
根据宁南县城后山垂直剖面观测资料,对本区降雨的垂直变化及泥石流激发雨强作了探讨。当地暴雨泥石流发生所需的10分钟雨强i_(10min)和前期降水量Pa组合为::i_(10min)≥15mm∩Pa≥50mm,或i_(min)≥10mm∩Pa≥65mm,或i_(10min)≥5mm∩Pa≥90mm。超过上述各组合值就有可能暴发泥石流。  相似文献   
89.
贡嘎山区在全新世初期(10000-7500aBP),气候渐暖,冰川后退,泥石流发生频次剧增;中期(7500-4000aBP),出现高温气候,冰川强烈后退,沉积物则以冰水河流相为主;晚期(<4000aBP),气候转冷,出现新冰期。嗣后,气候转暖,但有三次明显的冰进过程;400aBP前,气候再度转冷,出现小冰期。大量的泥石流点是出现在气候转暖、冰川退缩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