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确定这一主题,既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要求,也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人们生产生活、地球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我国是资源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其有限。改革开放30多年来,矿产资源高强度开发利  相似文献   
42.
In this investigation local clay from Cherat mines, Nowshera District, NWFP, Pakistan, has been tested as a pozzolanic material in high strength Portland cement. Thermal treatments were performed as a means of activation of the clay. It was found that 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clay can increase its pozzolanic activity. Different blended mortars, contain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clay, activ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studie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consistency, and setting tim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ended cements were mainly governed by the percentage of incorporation of the calcined clay. Blended cement composition has been formulated, with optimal results of 20% calcined clay at a temperature of 600℃.  相似文献   
43.
采用平均离子强度下30年雨量的模拟酸雨淋滤珠江三角洲潮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元素,研究潮土0~90 cm处各节土壤柱中重金属镉、钴、铜、锌、铅、砷、钛、钒、铬、锰等元素的释放情况。研究表明,在高强度模拟酸雨淋滤下,潮土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长期的酸雨淋滤,土壤中的镉、钴、铜、锌和铅在不同深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失;砷、钛、钒、铬、锰等元素不会造成大量的淋失。利用这种差异可以评估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预警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对石油钻杆接头水淬热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介绍了水基淬火和油基淬火后石油钻杆接头的硬度、硬度均匀性的对比试验;不同条件下的淬火液对钻杆接头冷却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基淬火方式能更好地提高钻杆接头马氏体化程度,从而提高淬火质量。  相似文献   
45.
正日前,由河南省煤田局承担的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攻关项目"大口径气举反循环钻具研制及应用研究"通过审查验收。项目研制了直径219.1/168.3毫米螺纹联接双壁钻杆、直径168.3毫米内平单壁钻杆、气举反循环水龙头、双壁主动钻杆及反循环钻头等配套器具,经生产性试验证明:该套组合钻具强度高、密封性能好、连接形式独特,可满足直径600毫米~1500毫米的大直径工程井气举反循环钻井施工,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比正循环钻进效  相似文献   
46.
绳索取心钻杆丝扣结构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峰  张瑜  熊菊秋  熊亮 《探矿工程》2014,41(1):66-69
以饱89 mm绳索取心钻杆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连接丝扣部分建立准三维模型,运用CAE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接触非线性力学分析,得出钻杆连接丝扣处等效应力及变形云图,结果显示最大等效应力出现的位置及变形状态与钻探现场钻杆常见断裂位置及形态完全一致,表明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7.
传统接卸钻杆多采用人工对扣、拖拽摆放方式,效率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针对目前流行的可抬头式全液压钻机,设计了一种BG型自动钻杆排放设备,该设备通过机械手与夹持器2个机构与抬头式动力头配合完成钻杆的自动化接卸、摆放。详细介绍了机械手结构设计与回转驱动选型、夹持器结构设计与夹持油缸选型以及液压系统的设计思路,从理论上确定设备的可靠性。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BG型自动钻杆排放设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8.
袁志坚 《探矿工程》2014,41(12):44-48
介绍了大直径气举反循环成套钻具的研制背景、设计原则、结构尺寸和主要技术参数。该套钻具不仅强度大,连接便捷,而且充分考虑了通气、通泥浆、泥浆补给三大通道面积等因素,采用内平设计。经生产试验,完全能满足大直径工程井气举反循环钻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49.
钻杆自动装卸技术作为智能钻探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制约着煤矿井下钻探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现有钻杆自动装卸系统主要依靠机械结构和接近开关进行定位,存在定位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钻杆位姿识别算法,利用摄像机拍摄含有合作目标的图像,解算摄像机与合作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姿态,通过固定坐标变换,推导钻杆相对于机械手的位姿,引导机械手进行钻杆自动装卸。首先,确定系统总体方案,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和张正友标定法建立摄像机成像数学模型,求解摄像机内外参数;然后,使用棋盘格标定板作为被测钻杆的合作目标,根据小孔成像模型和空间成像关系,建立空间任意平面的单目测距模型,计算得到相机光心与合作目标点的距离;最后,通过摄像机成像模型得出合作目标的姿态矩阵,结合摄像机内外参数,经坐标转换求解得到合作目标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姿态矩阵,再通过固定坐标变换完成钻杆位姿识别。为验证算法准确性,在室内进行了钻杆位姿识别试验,试验中对每张现场图片进行重复测距与姿态估计,结果显示钻杆距离识别偏差在0.12%之内,钻杆姿态识别偏差在1.08%之内,满足钻杆自动装卸精度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钻杆位姿识别算法真实有效,利用该算法可实现钻杆定位智能识别,提高钻杆自动装卸精度和钻探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50.
矿山发生事故导致人员被困井下时,通过地面钻孔进行救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救援车载钻机可适应多种钻进工艺,具有地层适应性广、机动性高、事故处理能力强等优点,是矿山事故救援的理想机型。鉴于国产车载钻机在生命保障孔及大直径救援井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研制了ZMK5550TZJF50/120型车载钻机,开发了适应多种工艺的大能力动力头,采用大通孔主轴、大通径冲管、气举反循环气管安设接口等设计,转速转矩调节范围宽,可满足多种钻进工艺,实测最大转矩51350 N·m,具备施工大直径钻孔和处理事故能力;设计了油缸?钢丝绳伸缩式桅杆给进装置,实现长工作行程14 m,短运输尺寸13.6 m,实测最大起拔力1205 kN,具备孔内事故强力解卡的能力。将动力及电液控制系统集成至动力泵站,为车载钻机、钻杆输送系统、井口平台提供动力源和控制源,分体式布局解决了钻进能力提升与整机质量尺寸间的矛盾,满足道路运输要求,能充分发挥钻机的高机动性。为提高起下钻效率、机械化程度,减少工人数量并降低劳动强度,研制了钻具自动加卸系统,通过HG2-01型换杆装置、液压提引装置、自动拧卸装置协同作业,实现起下钻具效率小于3 min/根。钻机在宁夏梅花井矿完成了直径830 mm、深度624.1 m救援井的施工,平均机械钻速3.1 m/h,透巷井深654.1 m,具备600 m深度的钻孔救援能力,为我国矿山灾害救援提供了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