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7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637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2497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30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81.
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高含量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云 《岩矿测试》1989,8(1):49-51
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0.05~X%的锑已有报道,但原子吸收法测矿石中高含量锑,尚未见报道。本文以盐酸、硝酸分解样品,用柠檬酸防止在盐酸溶矿时锑以三氯化锑形式挥发和锑的水解。在空气一乙炔火焰中,用锑的次灵敏线231.2nm测定0.x~60%的锑。用拟定的方法测锑时速度快,选择性高,重现性好,砷及大多数元素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982.
对二甲氨基亚苄罗丹宁吸附分离光度法测定矿石中痕量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治湘  陈坚 《岩矿测试》1989,8(3):176-179
在2%的王水介质中,以对二甲氨基亚苄罗丹宁(DMABR)吸附富集金与其它离子分离,水相中TMK显色测定金,加入丁二酮肟消除钯的影响,银的影响可蒸干离心除去。方法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DMABR对金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吸附和吸附率,但应用于金的分析还未见有报导。  相似文献   
983.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首次召开的“构造物理与地壳形变学术会议”于1985年3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矿部、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和高等院校等24个单位的代表共97人。提交大会的论文90余篇,其中以中青年作者的文章居多  相似文献   
984.
1984年8月4日至14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除两次全体参加的大型学术报告会外,组织了22个专业组(C.01—C.22)、6个专题讨论会(K.01—K.06)及10个国际岩石圈计划专题讨论会(L.01—L.10),分别进行了学术活动。涉及新构造、现代板块运动及地震构造方面的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组中:在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组(C.03)中组织了三次地貌、古地貌及新构造学的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985.
中国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介绍了我国的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包括野外取样、建立年表,“年轮—气候”相关分析、密度分析和模式研究等方面。同时,还论及了今后在我国开展该项研究的前景与潜力。  相似文献   
986.
李德生 《地质论评》2004,50(3):243-247
黄汲清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构造学者,亦是我国当代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开拓奠基人之一。早在1938年,他已在四川盆地展开了石油天然气的调查工作,发现了隆昌圣灯山气田,并细测了威远气田的地质构造。在《地质论评》第3卷上发表了“钻探四川油田之我见”一文。我和黄汲清教授是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在四川重庆认识的,他是前辈学者,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我是中央大学地质系的后辈学生。  相似文献   
987.
新构造研究的几点回顾——纪念黄汲清先生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瑜 《地质论评》2004,50(3):252-255
值此纪念黄汲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笔者回顾了“新构造’’研究的早期历史和奥布鲁切夫(B.A.OσpyueB,1863-1956)对新构造研究的贡献,回顾了新构造研究历史中不同阶段的一些特点,介绍了天山内陆新造山带的新构造研究和欧美的“活动构造”研究在新构造的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展望了新构造研究当前发展的一些趋向。  相似文献   
988.
The Late Permian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ELIP) is commonly regarded as being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Yangtze craton, SW China, with an asymmetrical shape and a small area. This area, however, is just a maximum estimation because some parts of the ELIP were not recognized or dismembered and destroyed during the Triassic to Cenozoic tectonism. In this paper, the chemostratigraphical data of the Zongza block, the Garze-Litang belt and the Songpan-Garze block suggest that the Late Permian basalts in these areas have remarkable similarities to the ELIP basalts in petrography and geochemistry. Flood basalts in the Sanjiangkou area are composed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low-Ti (LT) tholeiit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high-Ti (HT) tholeiite, 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flood basalts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Flood basalts in the Zongza and Songpan-Garze areas, which are far from the Yangtze craton, consist of HT tholeiite only. This is the same as the flood basalts within the Y  相似文献   
989.
More and mor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organic matter (OM) in immature organicrich sediments and sedimentary rocks is chemically adsorbed onto the outer surfaces of minerals and into interlayer (inner) surfaces of smectitic clay minerals in the form of amorphous molecular-scale carbon. But 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highly mature OM in marine black shales ( petroleum source rocks ). The occurrence of highly mature OM in the black shales of basal Cambrian from northern Tarim Basin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TOC) , maximum thermolysis tempera tures ( Tmax ) of OM, mineral surface areas (MSA)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ic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ic (TEM) observations of the black shal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ighly mature OM in the marine black shales of the basal Cambrian from northern Tarim Basin occurs in particulates ranging in size from 1 to 5 μm in diameter. Through the contrast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highly mature OM in the black shales with that of the immature ones in modern marine continental margin sediments, some scientific problems are proposed, which are worth to study further in detail.  相似文献   
990.
《中国勘察设计》2004,(10):75-75
伴随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的欣喜.9月22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为学成期满的硕士班同学.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国家建筑行业中一支重要的科研技术队伍.也是全国的建筑设计企业中.唯一经国家批准的具有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