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1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1534篇
测绘学   35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4333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2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992.
993.
994.
995.
灵丘小彦—枪头岭岩体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枝堂  孙占亮 《山西地质》1991,6(4):425-436
  相似文献   
996.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创建人为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教授,其代表作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1979)。该学科是在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工程地质学和岩体力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化的结果,是地质研究和力学分析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7.
燕辽三叠纪碱性偏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7  
牟保磊  阎国翰 《地质学报》1992,66(2):108-121
华北地台北部燕辽地区发现一批三叠纪(245—195Ma)碱性或偏碱性杂岩体。这些杂岩体均贫硅,绝大多数富含铁、镁、钾、磷和稀土等不相容微量元素。~(87)Sr/~(86)Sr初始值为0.7055—0.7057,它们可能源自被交代蚀变的上地幔。结合燕辽地区三叠系的分布及构造形变的研究,表明该地区三叠纪存在构造岩浆活动带,它是本地区印支运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98.
罗纲元 《湖南地质》1992,11(4):275-277
湘中印支期高坪岩体和天龙山岩体,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南北出露宽度基本一致。但天龙山岩体明显偏北,大有脱离东西向分布向北东“飘移”之势。笔者对桃江—城步断裂的野外勘查与研究查明,天龙山岩体可能是高坪岩体的一部分,印支晚期岩体形成时,它们是一个整体。现在的天龙山岩体,可能是燕山早期桃江—城步断裂对高坪岩体肢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