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595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设计并完成一个1∶30的大比例尺高陡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坡体内部有6个软弱泥化夹层,研究在组合支护体系作用下EL Centro地震波和汶川-清屏地震波激振下泥化夹层含水量发生变化时边坡的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坡面X、Z向加速度放大系数均具有非线性高程放大效应,但前者大于后者;(2)泥化夹层含水量的变化对坡面加速度放大效应影响显著,注水后X向减小而Z向增大;(3)支护体系作用下边坡临空面放大效应的现象受限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以下边坡基本不存在加速度放大效应;边坡分级支护可有效降低X向加速度放大系数的高程增大效应,但对Z向会产生不利作用;(4)边坡的破坏模式为上部受软弱夹层滑动牵引而发生倾倒-拉裂变形,导致顶部框架梁有可能最先发生破坏,且破坏类型可能以绕坡顶为支点向坡体内侧转动,引起上部的锚索产生拔出破坏。  相似文献   
782.
河流相储层内部隔夹层研究对其储层内部构型表征及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沾化凹陷孤东油田六区为例,基于岩心、测井资料,对远源砂质辫状河的单井、连井以及平面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沉积微相控制和岩心、测井标定,对不同层次的隔夹层进行了识别以及特征描述;基于密井网的约束对心滩内部夹层的规模与产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层间夹层多是物性夹层,单砂体之间夹层包括泥质夹层与泥砾夹层,增生体之间的夹层为落淤层,落淤层宽度为80~400 m,长度为350~1 630 m,落淤层在滩头倾角约为2.03°,在滩尾倾角为1.28°,在两翼倾角为1.58°。利用界面约束方法,对储层内部夹层进行了构型建模,建立了一套能够进一步深度表征辫状河内部非均质性的构型模型。  相似文献   
783.
长期下潜养殖的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会出现脊椎畸形,这与饲料中磷不足表现的症状相同。为查明饲料磷含量对下潜养殖硬头鳟生长和骨骼组成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3种不同磷含量的饲料P1、P2、P3(磷含量分别为0.65%、1.40%、2.15%)和3种补气方式(对照组为不添加任何补气装置,网罩组为在水中增加网罩,补气组为在网罩组基础上在水中添加鱼鳔补气罩和气石),实验鱼的初始体质量为(75.01±1.36)g,养殖持续70 d。研究表明,随着饲料中磷含量的提高,硬头鳟的各项生长指标并未得到改善,反而均显著降低,高磷饲料(P3)导致硬头鳟的死亡率接近50%。在饲料的相同磷含量下,网罩组和补气组的骨骼灰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下潜养殖导致硬头鳟骨骼矿化程度加深,且增设补气设备无法缓解这一现象。在本实验所设计饲料的磷含量范围内,未使其生长和骨骼发育状态得到恢复,表明长期下潜养殖的硬头鳟骨骼矿化程度的增加不是饲料中磷的缺乏或过量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784.
卢立伍  谭锴  王曦 《地学前缘》2020,27(6):371-381
鲟形鱼类是一类脊椎骨尚未完全骨化、鳞片极度退化的原始辐鳍鱼类。本文重新系统描述了该类别中时代最古老的中华原始软骨硬鳞鱼(Eochondrosteus sinensis Lu,Li et Yang, 2005),补充并修订了其古生物学特征。该鱼类具有扇形的下鳃盖骨、多块条形鳃条骨、较大的喉板骨、具齿的上、下颌,且全身仅在尾鳍上叶具有鳞片等特征,可以区别于鲟形鱼类其他属种。初步的支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ochondrosteus可能是鲟形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与所有其他鲟形鱼类的祖先类群构成一个姐妹群;同时其具有一些古鳕类才普遍拥有的特征,如相对较大的喉板骨和眶下骨等,有可能是原始辐鳍鱼类向鲟形鱼类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这一鲟形鱼类化石产于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50 km的方山口组深灰色粉砂质页岩中。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对比,该鱼类的时代有可能是早三叠世,而非命名时认为的晚二叠世,但仍是迄今已发现的时代最古老之鲟形鱼类。  相似文献   
785.
在0、5、10、15、20、25和30这7个盐度下比较研究了初始体重分别为(3.55±0.03)g陆封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3.57±0.07)g溯河型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渗透压生理及能量平衡。40天的研究显示:(1)随盐度的升高虹鳟和硬头鳟的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均升高,且S30组的数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S15、S20、S25和S30组,虹鳟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2)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Na+-K+-ATP酶(NKA)和Ca2+-Mg2+-ATP酶(CMA)活性最低;在S10、S15、S20、S25和S30组,虹鳟的NKA和CMA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3)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肌肉和鳃组织ATP含量最高;在S10、S15、S20和S25组,硬头鳟ATP均显著高于虹鳟(P<0.05)。(4)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肌肉和鳃组织AMP/ATP和ADP/ATP最低,在S10、S15、S20、S25和S30组,虹鳟AMP/ATP和ADP/ATP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研究结果表明,3.6g左右硬头鳟渗透调节能力强于虹鳟,经过逐渐驯化它们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10和5。  相似文献   
786.
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穿刺配合通窍健步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健步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配合通窍健步汤治疗CSDH,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87.
Spar是一种新型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平台,由于结构比较复杂,平台硬舱结构的弯曲极限强度很难用常规的理论方法进行计算。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结构构件、边界及载荷条件对硬舱结构弯曲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舱段和两舱段的极限弯矩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当弯矩载荷方向平行中心井对角线方向时,结构的抗弯强度较弱;重力载荷对舱段的极限弯矩影响较小;结构内部的环向框架能显著提高舱段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788.
在我国华南、东南及华北沿海地区隧道工程中,隧道围岩常为“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即洞身上部是软弱的土层、下部为强度很高的硬岩地层,在该类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目前还鲜见研究报道。针对此现状,延续采用Mindlin解求解地表沉降的思路,为了克服扩展Mindlin解面对非均匀地层时的局限性,引入层面状态向量,利用积分变换和矩阵推导解决了位移与应力在不同层面之间的传递问题,建立了适用于复合地层的扩展Mindlin解。对比了Mindlin解及扩展Mindlin解对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地表沉降问题的适应性,并与背景工程监测数据对比。推导过程表明,运用Mindlin解或扩展Mindlin解来求解地表沉降都面临困境,需要进行一定的简化。而工程监测数据则表明,采用Mindlin解计算结果偏大,可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扩展Mindlin解计算地表沉降的方法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89.
铀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能源矿产资源。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铀矿成矿区,华阳川地区发现的华阳川铀多金属矿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的东段。目前,在华阳川及周边已发现多处铀矿及铀矿化点,铀矿找矿潜力巨大。为解决华阳川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隐伏硬岩型铀矿资源勘探及外围实现找矿突破对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的需求,在华阳川铀矿区进行了航空伽玛能谱/磁法、航空瞬变电磁/磁法、航空重力/磁法等综合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统不同高度和不同尺度的航空地球物理测量,同时在地面开展了相应的重、磁、放射性测量、不同装置的激电测深及多种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勘查,对这些方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铀矿资源勘查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在外围找矿有利区段开展了示范性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复杂地形条件下隐伏硬岩型铀矿不同勘查阶段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为华阳川地区铀矿的找矿突破提供了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支撑,对其他复杂条件区的隐伏铀矿勘查及其他隐伏金属矿的勘查工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0.
利用日本KIK台网地表和井下地震记录验证了一维等效线性化土层地震反应程序,结果表明在土体小变形范围内,对于刚度递增型场地,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而对于含软夹层或硬夹层的场地,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软夹层和硬夹层对地表地震动影响的方法。为得到参照标准,将真实土层剖面中的夹层替换为正常土层,以满足刚度递增条件,采用土层地震反应程序计算在井下地震记录激励下的地表反应。将其与该场地地表实际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到软夹层和硬夹层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结论。本文对几个典型场地进行计算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软夹层与硬夹层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是一致的;当夹层处于覆盖层上部时对高频地震动有较强的放大作用;当夹层处于覆盖层下部时对高频地震动有隔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